<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董爱云,是一个有故事的母亲。她不仅是一个有智慧、有毅力的母亲,而且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第一章:身世篇</p><p class="ql-block"> 1:出生地----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她属鼠,1936年(丙子年)7月诞生在一个俗称“暖圪崂”的小村庄,这个村就是现在的董家河镇董寨村。</p><p class="ql-block"> 该村位于董家河镇的东边大约三公里的沟北岸,因其面朝南,一年四季光照充分,所以很“暖”。春天,村子周围及山坡上的杏花开了、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枣花开了,石榴花也开了,房前屋后的各种野花也随心所欲的绽放开来。整个村庄及周围就像一个巨大的花园。而秋天是水果收获的季节,各种颜色的水果相继成熟了,有红色的、有黄色的、也有紫色的。水果的颜色煞是好看,然而更是好吃, 各种水果和野果对大人小孩都有很大诱惑力。在缺吃少穿的年代,这里是我们心目中的水果天堂。村子常年被清新的空气和各种鸟鸣包围,所处的环境犹如一个大氧吧。从太阳升起直到落下,村子一直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圪崂”是形容村子的形状。村前面是一条“老沟”,沟深数丈,对面就是一座大山,翻过山上塬就到了我的故乡孙塬地界。这里景色天然宜人,村民长年饱赏着自然景色的变化,享受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在我的印象中,暖圪崂一直是一个和谐、团结、友善、其乐融融的村庄。因为村子朝阳并且全是山地,所以遇到雨水充裕的年份,基本上就是大丰收。然而,遇到干旱的年谨,甚至会面临颗粒无收。但是他们有一种精神和信念:“别看出门就是山,出产丰富比江南,只要勤劳加油干,吃喝穿戴不熬煎。”(注:这四句小诗是我1981年上大学期间给舅家拜年的时候,从一座老房子前面遗留的公示栏中看见的,当时字迹很模糊,我无意中就记下来了)。据我外爷说,在很早的时候,有兄弟几人从董家河村迁到这里,选择适合居住的地势,分别住在沟的南北两边,后来逐渐发展成两个自然村,一个就是暖屹崂 ,一个是沟对面的后凹村。因为血缘关系,所以两个村的村民关系非常亲密,有事互相帮助。他们经常隔着老沟吼也似的聊天、问候。这成了山村的一道独特的自然风景。</p> <p class="ql-block"> 我自认为是对暖圪崂了最了解的人,因为我从小一遇到假期或走亲戚,一定要尽可能的赖在这里, 因为只有在舅舅家才能不饿肚子。记得有一年母亲住了好长时间医院,我就住在舅家,在村小学上学。在我舅舅和妗子眼里,我可是掌上明珠。在外爷外婆面前就更不用说了。我受到的待遇连我表哥们都享受不上。村里有我好些同龄玩伴,现在我们一见面,就小时候的往事也能唠上老半天。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 直到现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舅舅经常带我去地里,给我挖一种俗称“羊奶奶”的植物吃;在柿子成熟的季节给我上树摘红红的软柿子;最让我惦记和怀念的是外婆窑洞里侧墙上挂的那一个黑色小瓷瓶。因为这瓶里装着土蜂蜜。每次去外婆家,外婆都要拿一根筷子在瓶中蘸一下甚至两下,让我贪婪的吃上一顿蜂蜜,这在当时可是最奢侈的甜蜜。我一直疑惑,现在的蜂蜜为什么没有当年那种感觉和久久不散的甜味。也许,其实就是真正的甜到了心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快乐而坎坷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母亲有几个哥哥,她在家最小,也是唯一的女孩。虽然生活在大环境比较困苦的年代,她一直是在被的呵护和宠爱的环境中长大。也许是越爱越娇气吧,所以母亲小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经常生病。那时候村庄方圆数里根本就没有医生,要看病就必须去耀县城。当时有个姓屈的医生是远近闻名。得的病轻一点就直接去看,如果遇到病人不能去的,就必须请他到村看病。那时候交通不方便,病人家属必须牵着骡马,在马背上垫上一条新褥子,去接大夫来村里看病,看完后再原路送回,并取回药治病。屈医生身穿长袍,头戴礼帽,背着药箱和简单的诊疗器材,很优雅,也很神气。他很受人尊重。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村里才有了自己的赤脚医生。</p> <p class="ql-block"> 我的外婆娘家在黄堡街,她从小见多识广,聪明智慧。她是村里很有名的民间“医生”,谁家孩子发烧、感冒、闹肚子,都找她来治疗,她用的工具就是一根缝衣针和一只带棕色釉子的火罐(熰罐子)。通过用针尖(挑)刺激不同穴位和拔火罐来治疗这些小病,治疗手法简单,效果很明显。用针治疗眼睛白内障可是她的一绝。有个老太太眼睛几乎都看不见了,于是就来找她。她用针和剪刀去除眼内障,“手术”后在伤口处涂一些装在葱叶中的土蜂蜜消炎,这个方法很灵。隔一段时间视力又不好了,老太太又来找我外婆。</p><p class="ql-block"> 农村的活里里外外都挡不住她的手。我家现在还保存着她用各种布做的手工艺品和用剪刀剪出的各种动物的剪影,精致漂亮,韵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 母亲小时候一直体弱多病。六岁的那年夏天的一天,她两天高烧不退,我外婆用尽了民间的各种退烧方法也无济于事。因为当时没有热水瓶,外婆就在半夜生火烧开水,给母亲喝水降温。第二天一大早外公就背着她从村里出发,沿着火车路步行到耀县城去找当时有名的屈大夫看病。在回来路上还遇到了大雨,他们不得不停下脚在杨岩村下面一排简陋的土窑洞里避雨。在窑里有一个简单的火炉,上面还放着砂锅,据外公说可能是无家可归的人,在这里寄宿做饭用的。在避雨的时候,恰逢土窑洞漏水,母亲回忆说当时差点把他们吓晕。</p><p class="ql-block"> 母亲天生丽质,心灵手巧。因为遗传的原因,母亲的身高一米六八,所以小的时候个子比同龄人都高。在他六岁的时候就能帮外婆做一些简单的针线活,她能手工缝制鞋面。七岁的时候开始纺线,因为个子还不够高,所以在屁股底下垫个枕头,才能够得上手摇轮。她纺的线受到大人的高度赞赏。15岁的时候就会学会了织布。母亲说织布是她在外婆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学会的,因为手法不熟悉,织布时经常发生断线的情况。连接线头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所以经常受到外婆的批评。</p><p class="ql-block"> 当时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时,为了节省菜油,母亲陪着外婆们在月光下面做针线活。当时外爷兄弟几个都住在一个几乎被窑洞包围的大院。这样母亲从小就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因为他哥哥经常去山里用骡子驮运核桃贩卖,所以她就能够享受上大吃核桃的待遇。再加上村里自产的杏、桃、枣、梨和石榴等。所以母亲从小就有机会享受这些“好吃的”东西。站在小孩的角度,我认为她小的时候比我们都幸福。</p><p class="ql-block"> 因为村庄比较偏僻,人口相对较少,山沟里野狼、豹、蛇横行霸道。在母亲成长过程中,有几次都受到了狼的威胁。当时和大人一起站在家门口的麦场里,看对面山上的狼来回走动,是当时的一幅特有的风景。直到上个世纪到50年代,在暖圪崂村里还有小孩被狼伤害的事件。“狼吃娃”游戏可能就是从现实生活中演变出来的。据我舅舅说,50年的一天,他在半沟挖柴的时候就遇到一窝小豹子。当时偏僻乡村自然生态要比现在好多了,所以野生动物的种类就比较多。当然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因为这些动物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童年是清贫困苦的,但她的童年也是幸福的,快乐的,充满阳光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3:黄堡完(全)小(学)跳级生</p><p class="ql-block"> “学校门大大开,所有的人都进来” 是当时国家号召大家上学扫除文盲的口号。1952年扫盲识字工作组进驻董寨村,通过识字量考试,母亲获得到去“长(期)小(学)”上学的资格。因为黄堡完小离家有20里路,加上当时女孩子进学堂的可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所以外婆外爷极力反对上学。</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舅家在黄堡街,其中一个舅舅是文化人。有一次母亲去舅家拜年的时候,透露出想上学的想法,于是舅舅决定和母亲一起来董寨村给他姐、姐夫做工作。感谢老人们的开明,所以我母亲就在她已经十四岁的时候,顺利的进入黄堡完全小学读书。在他的影响下,村里四五个比他小的伙伴也加入到上学的行列,他们去学校和周末回家休息都相伴而行,其中两个人在毕业后都先后从事乡村教育事业。因为母亲比较聪明,上学期间一直担任学习委员和生活委员。生活委员的职责是售卖和管理饭票,这在当时是一件相对复杂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就锻炼了她的管理和计算能力。所以,她以后给生产队当了23年出纳打下了基础。她用的算盘是1954年七月母亲和外婆一起去西安走亲戚的时候,花两块五毛钱买的。这把算盘一直陪他走过了几十年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当时学校上学的条件非常差,没有教室就在原来的爷庙里上课。冬天的宿舍像冰窖一样,睡觉的时候只有和衣而睡。开始的时候还有通铺大炕,后来由于建教室,大炕就不不复存在。学生只有在堆积的火车道木上铺上干草和麦草睡觉。冬季下来脚都冻肿了,手上裂开一道道血口子。因为要生炕和炉子取暖,同学们两个人一组,从离学校几公里的新村沟煤矿抬煤。学生从家里拿干材引火。从水井往学校抬水,也是当时学生们必须做的功课。每到雨季,大家就站在学校高处,看漆河发山水的情节,水上漂的物体应有尽有,洪水的声音像打雷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学校开的课程有语文,算术,地理,历史,音乐,美术和体育,也包括写大字和打算盘等,学习的面很广。母亲的数学和历史课最优秀。美术和音乐课是她的最爱。</p><p class="ql-block"> 我小的时候母亲就给我唱 眉户剧“梁秋燕”和“ 白毛女”本剧,一个人能唱出里边的男女声唱法,唱的很专业。母亲经常用笛子给我吹兰花花,绣荷包,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社会主义好等等曲子。这也许是我现在喜欢笛子的原因吧。笛子是她上学期间跟班里的王富贵同学学的。在我现在看来,她当时的笛子吹奏水平是相当高的,这些都得益于她广泛的兴趣。母亲的汉字写得非常潇洒。因为她学习基础好,连跳两个年级,所以只用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六年的完全小学课程,顺利毕业。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她就是著名的跳级生。</p><p class="ql-block"> 母亲从小心灵手巧,从外婆那里学到了绘画、刺绣、纺线和织布等手艺。她手工刺绣的裹兜、围裙和枕头参加学校举行的手工技能展览,受到师生们的围观。有一次在学校前面的大路捡到几块石膏,据说是拉运的车辆上掉下来的。于是她就在捡来的石膏上雕刻出菊花、荷花等花卉,经过简单染色后鲜艳夺目,惟妙惟肖,同学们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大哥哥是民办教师,每个月仅有的11块钱工资都全资助给了她上学。在学校期间,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因为她的学习成绩优秀,组织能力出色,身段高挑,长发飘逸,给同学和老师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0年去梁家塬走亲戚时遇见她当年的同学赵凤琴,在我面前她对母亲赞不绝口,毫不吝惜赞美之词!我也从中感受到当年母亲在学校的优秀。想想那时候,在离家二十里之外的学校上学,每逢星期六要回家背馍,星期天下午再返回学校,都要靠步行。如遇到雨天雪天,他们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步行,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更恶劣的是,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全是荒郊野外,当时经常有狼和其他野兽出没,来回路上必须几个人结伴而行。正是她在学校所学到的各科知识,也给以后的工作生活,以及对儿女们的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第二章:工作篇</span></p><p class="ql-block"> 1:出席省人代会的董代表</p><p class="ql-block"> 1958年7月28日到8月3日,母亲出席了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陕西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耀县出席会议的有县长林忠保,工商业代表张秀珊和农业代表董爱云(我母亲)三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长赵寿山作的《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要求的全省人民,必须继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p><p class="ql-block"> 当时出省代表由村委会推荐,经乡政府选举,报县政府审核批准产生。当时乡书记田永贵,副书记王柏林。</p><p class="ql-block"> 参加省人代会期间,代表可以在人民大厦贵宾商店购买稀有物品。当时我的三伯---陕西省著名医生李生文大夫在西安医学院上学,得知有熟人在西安人民大厦开会,就和他的一个好友一起到大厦参观。走时母亲给她三哥在贵宾商店买了一盒“大前门”香烟。由于当时政治形势的原因,在我三伯走后,会务组专人前来调查了来人的政治背景,母亲还做了耐心细致的解释。我2017年和三伯聊天并给他拍照的的时候,他就提到过这件事情,心里还乐滋滋的。当时这种高档香烟在外边是买不到的。会议结束后,母亲用给代表发的15元会务费分别给爷爷奶奶,外婆外爷和姑姑从西安带回“大包头”头巾,做衣服的布料和两盒高档香烟等礼品。 母亲说她给自己什么都没有买。</p><p class="ql-block"> 随后母亲参加了1959年7月的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1960年三月的第三次会议。1962年的第四次会议因为我初刚降生,而没有参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了准备好参会资料,代表们走访了铜川、耀县和富平等地区的企业、基层单位和不同岗位,了解工业、农业生产情况,搜集资料,做了大量的走访、统计和资料汇编等工作。坐火车去铜川考察的是三里洞煤矿和铜川耐火材料厂。代表们(包括铜川市人代会代表,耀县人代会代表和一些劳模)一行人和矿工一起下煤窑,参观了平井和直井。直井就要坐桶子提升机,下到52丈深的采区了解一线采煤工的工作环境和有关情况。那时的提升机不是封闭式的,是由铁链一圈一圈儿绕成的,上下数百米,有的代表都吓得直哆嗦。当时的矿灯电池是加注硫酸的,我母亲用的矿灯漏硫酸,把她的衣服都烧坏了。有的代表不了解煤矿的情况,下井的时候穿的干净的衣服和鞋子上来后都变成了煤黑色。下井要求穿绝缘大鞋,他们都将穿着自己鞋的脚穿到大绝缘鞋里边。放炮的时候大家躲在安全的地方,放完炮后把胆子小代表吓的躲着不敢出来。</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除了坐火车到车站,下车后其余的考察调研都要步行。去耀县小丘乡,挂子碥村,柳林等乡镇考察时,由成逊山副县长带队。有的村直接派人牵来骡马,让代表们骑着到下一个目的地考察。去小丘考察的时候,正好遇上高尔塬水库引水上塬仪式庆典。参加庆典的干部群众,看到检查工作的副县长和省人民代表,大家欢呼雀跃。中午在乡政府食堂招待代表,那天吃的荞面卷卷给母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有的人没有骑行过,所以就出现过一个代表从马背上摔下来的情况。从小丘乡骑骡子必须翻移寨沟,当时翻沟的路特别堵,路又窄,路面是土石渣子,在下沟的路上骑骡子非常危险,母亲根本不敢骑行,所以就步行下坡。到郭家村时,大家又饥有饿,于是就在村民家休息吃饭。随后张(秀珊)代表就找和他熟悉的村长派了几匹骡子,把他们送回耀县。据母亲回忆,就这样连续数日基层考察之后,回到家浑身都散架了。</p> <p class="ql-block"> 他们还坐火车去富平,考察了富平制糖厂和当地农业生产等。 晚上就住在设在富平法院的临时招待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他们现场参观考察了全国“1.5”重点项目耀县水泥厂,和德国专家一起参观水泥旋窑及生产线,了解工厂的生产和设备运转情况。参观完后座谈并合影。在母亲的记忆中,那天在水泥厂专家食堂吃的那顿饭档次很高,馒头雪白雪白的。因为德国专家的孩子特别喜欢我母亲,所以还专门给他们拍了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代表所到之地都受到了很隆重的欢迎。后来,他们就是带着几个月的基层调查研究的结果,去参加第二届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的。</p> <p class="ql-block"> 参加省人代会期间,大会安排精确到位,服务热情周到。凡是带孩子的女代表,开会和讨论期间孩子都有专人来负责照顾。代表们的衣服脏了,有专人清洗,晚上收集,早上送来干净的。当时母亲参加会第二次会议的时候还抱着我的哥哥。当时哥哥还出荨麻疹发烧几天,后勤组精心照顾,还送给小孩小玩具和糖果。</p><p class="ql-block"> 当时还发生了这么一件小插曲,1958年第一次会议期间,大会组织代表参观西安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城墙现状调查,参观接近尾声的时候,突然狂风四起,暴雨瓢泼,好多辆大轿车拉着代表紧急集合返回。慌乱之中,我母亲和长安县代表李竹梅脱离了大部队,没有坐上回程车,后来他们在两个小时后,才边走边问,冒雨赶回人民大厦。当时没有手机等联系方式,真是急坏了组织者,大家都到处找董代表和李代表。第二天早上,他们又穿上了被会务组洗的干干净净的衣服,参加了分组讨论会。</p><p class="ql-block"> 在大会议程结束后,为了活跃气氛,要求代表中能够善舞者出节目。我母亲就把她自编自演的“妇女摆脱家务事”表演给了与会代表,这个节目是说唱一体的展示。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又清唱了一段“梁秋燕”。当时不论参加乡三干会,人代会,每次董代表都要表演节目,这似乎成了惯例。直到现在孙塬村还有人见到母亲后称呼他“董代表”。</p> <p class="ql-block">2:扫除文盲,夜校和耕读小学</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全国文盲率高达80%以上。农村的文盲率更高达95%以上。从1952年5月,我国开展大规模扫盲(扫除文盲)运动。</p><p class="ql-block"> 母亲说,当时孙塬村在扫盲运动中属于孙塬乡标兵村,其他村都前来学习扫盲的经验。 扫盲运动刚刚开始时,学校是临时的,老师是业余的,教材也都是自己编的。从1956年到1960年期间,母亲就加入到孙塬村的扫盲大军中并担任教师,她和其他老师一起一边教书一边编写扫盲课本。当时的扫盲教师还有蔡智忠、李振全、张忠录和张秋叶 。村上扫盲开始的时候是小队为单位的,后来因为师资力量和大家的对扫盲运动的认知,就改成全村集中扫盲。授课时间是采用白天和夜校结合的方式,白天通常给不上地的妇女们上课,而夜校则是给白天劳动的男人上课,但是没有严格的界限。</p> <p class="ql-block"> 扫盲活动的授课地点在现在的孙塬小学,基本上都在爷庙里集中上课。那时候条件很差,没有桌椅板凳,上课的民众必须自带板凳,没有凳子的人就只有席地而坐。上课期间,老农民们都抽旱烟,教室里乌烟瘴气,把人呛得眼睛都睁不开。教室里的四五个煤油灯,晚上学习结束后把一个个熏的黑鼻子黑眼。</p><p class="ql-block"> 学校根据识字多少,把学员分成了高级班和初级班,也叫“复式班”,由李振权、蔡智忠教高级班。当时学校里有一棵巨大的酸枣树(我上小学的时候,这棵树还在),在树旁边有两间破房子,在这里住着一位老人,他一直负责管理学校和爷庙,人们把它叫“官二爷”---大家的爷,据说他的辈分比较高。除了工作称职之外,扫盲好几年盲,最终依然是个文盲。</p> <p class="ql-block"> 扫盲识字对文盲农民来说是比较枯燥无味,好多人都对认字失去了兴趣。有的人在教室学着学着就睡着了,呼噜声震天响,惹得其他人大笑。因为白天干农活实在是太辛苦了;有的实在学不进去,上一会课就转身回家了,怎么叫都不回来上课。有的人抱怨说让他学识字还不如到地里干活去。有的妇女一学习就恶心呕吐,于是就央求着我母亲:“好我的董老师哩,你让我学习认字,还不如让我上地里抬土去”。</p><p class="ql-block"> 因为冬天农活比较少,所以就利用这个季节,把大家集中起来学习识字,于是就起了个名字叫“冬学”。当时最流行的口号是“吃了饭,洗了锅,背着娃娃上冬学”。</p><p class="ql-block"> 把农民集中起来,学习文化识字扫盲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好多人都不愿意来,都想早早休息,第二天还要上地。所以我母亲就拿着手电,在熟悉各队情况人的引导下,挨家挨户的动员参加扫盲班。事实上参加扫盲的队伍是逐渐才壮大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 扫盲工作最初开始的时候是以小队为单位的,母亲经常游走在各队之间,在学习识字的间隙给大家教歌、唱歌,以此来活跃气氛,提高识字效率。母亲曾经先后两次带着夜校班嗓子亮的李百朵、李秀玲、张雪、蔡莲菜等十几个学生去耀县广播站录制“妇女摆脱家务事”和“孙家(塬)是个好地方”,录音每天在大广播上长时间播放。在上地劳动的间隙,一有机会就教大家认字。教识字的过程是由点到面,随后带动了一大片。通过各位老师的齐心努力,最终实现了绝大多数人脱盲的目标。通过扫盲无数农民感觉到了文字的尊严,有的农民第一次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扫盲是那个年代乡村最温暖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从1956年到60年扫盲结束,母亲一直坚守在扫盲运动的最前线。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回家很晚很晚。有一次还抱着我的哥哥在回家的路上和狼不期而遇,幸亏手里多了一把手电。正因为她的坚持努力工作,取得了大家的认可。所以,被多次评为乡、县扫盲运动积极分子。由于其它方面工作成绩显著,也为随后相继出席县、市、省人民代表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耕读小学是1963年为贯彻执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在农村兴办起的专收不能入全日制小学就读的儿童的小学。耕读小学由大队管理,聘请民办教师任教。负责学生的教学和适当参加义务劳动。母亲在1963年到1967年之间在耕读小学任教。早期的耕读小学是以小队为单位,64年后改为全村集中授课,授课地点在八队的孙姑姑庙里。当时的老师有张忠斌,张忠田 ,焦战琴 , 安淑芹, 张宽文 ,李振邦 ,张彩霞和我母亲。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耕读小学培养出无数品学兼优的学生。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不久就取消了这种办学方式。</p> <p class="ql-block">3:首创孙塬村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1958年春天,孙塬村历史上第一个幼儿园在孙家堡子中巷子大白门马房(张汉儒家)挂牌。我母亲是幼儿园中唯一的教师。最开始的时候蔡军团母亲帮她一起收拾屋子,刷墙搞卫生。那时候的条件非常简陋,没有桌子只有小板凳。对当时的人来说,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情,所以开始的时候就没有几个学生。我母亲给大家做工作,讲孩子上幼儿园的好处,挨家挨户叫孩子上学。我的恩师音乐天才张建国老师就是当时幼儿园的学生之一。</p><p class="ql-block"> 起初办幼儿园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于是就自己编排课程。通过给孩子们讲故事,教跳舞,教唱歌,把幼儿园办的风生水起。到年底还收到了省上发的一张奖状。因为大环境的原因,幼儿园没有能继续办下去。但是留给我母亲的是不可磨灭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恢复孙塬村幼儿园那是1968年的事情。起初幼儿园以队为单位,后来逐渐变成村幼儿园,地点在八队饲养室。最后就基本固定在八队的孙姑姑庙里。母亲一直在幼儿园任教。1972年幼儿园又变成以队为单位。母亲负责七队的幼儿园教育。1977年成立孙塬村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当幼儿园老师期间,母亲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也获得多次奖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4:村副主任 出纳 院长</p><p class="ql-block"> 母亲出任孙塬村副主任期间,村委会没有办公的固定地方,工作都要在自己家里完成。需要开会的时候临时找地方,经常开会的地方是药王大殿下面的石灰窑或者在“永海老油坊”。还有一次就在药王大殿里开会,有时甚至在饲养室和村民家里大窑里开会。母亲分管妇女工作,她组织各生产队的妇女骨干,集中培训唱歌、唱戏、讲故事等技能,成立村秧歌队。“妇女摆脱家务事”是她自编自演的节目,并且得到了全面推广。通过开展文艺等活动调动了大家劳动的积极性。期间,她分别到八个生产队统计各队劳动力的分配情况。为了加强对小队的粮食管理,由母亲掌管村委会印版。每逢夏收、秋收期间,堆在场里新打的粮食必须盖有村上的大印。粮食管理工作被做得精细严明,杜绝中间环节的漏洞。</p><p class="ql-block"> 从1965年到1988年期间,母亲一直兼任第七队出纳,连续工作23年无间断。在黄堡完小上学的时候,她打算盘在他们年级是出了名的。从我记事的时候开始,多少次半夜睡觉醒来,母亲不是煤油灯下面加班算账就是给我们做鞋或缝衣服。</p> <p class="ql-block"> 母亲是出纳,凡是遇到有大笔支出的都要她亲自去县城银行取款。1975年临近年底的的时候,队上需一笔现金,当时因为任出纳的母亲身体不好不方便远行,于是就派我替我妈去取钱。处于安全考虑,专门派老孙(孙志荣)当我的“保镖”。从南街工商银行取到那笔钱后,我把钱小心翼翼的装进母亲给我准备的一个小布袋,然后将布袋缠紧放在衣服内兜,扣上口子,再用一根准备好的带子系在上衣外面。我在前面走,老孙跟着我一直从城里回到村上。我记得很清楚,从离开银行到出城,我一直很紧张,不时的用手背擦额头上的汗。当时我感觉到好像街道上的人都在看我,知道我兜里揣着一大笔钱似的。其实,当天我就取了1100多块钱。说老实话,那一天的角色对我来说非常神圣,我的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我记忆中那次是13岁的我第三次进耀县城。</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后期,各村都有工作组。有一天工作组的杨军政和小队长一起去信用社,在没有告诉出纳的情况下,私自从七队账户上取了200块钱,说有急用。过了几天,我母亲才发现账兑不上,从信用社主任那里了解情况后,就顶着压力去找他们讲理、追款,由于母亲的执着和坚持原则,后来钱被退回。假如库不平,那必须有出纳来负责的。要知道当时的工作组是很有特权。</p><p class="ql-block"> 母亲当出纳23年无差错,我很佩服她。不过,为此她付出了多少,又有谁人知晓。</p> <p class="ql-block"> 孙塬村妇产科医院是当是唯一的农村产院。1958到60年母亲当院长期间,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当时条件有限,产院换了几个地方。院长还有另外一个“特权“,就是给每一个产妇批一斤红糖,从供销社领取。</p> <p class="ql-block">5:大公社 大字报 上陕报</p><p class="ql-block"> 1958年初,县上取消了公社建制,成立了一个“大公社”。仅仅几个多月之后又恢复了公社制。</p><p class="ql-block"> 母亲被抽调到大公社文工团工作。当时她的工作就是文艺宣传,经常下到各村田间地头演出。其余时间他们一起在耀县石灰窑劳动,出工考勤返回到小队记工分。演出内容通常是唱一些歌颂新社会,歌唱共产党的歌曲,演“梁秋燕”、“白毛女”、“石川河”。她还能记起“石川河”的一段歌词:“冬去春来冰雪融,沿河两岸起歌声,复电光辉照心窝,山村处处春意浓。你看那------果树满山桃花红,梯田里麦苗儿一层层。你听那-------青石滩里天地动,阵阵炮声轰隆隆。社员们学了复电方向明,挖石造田干劲增。看着这青山绿水热气腾腾展新容,我老婆越活越年轻。”</p><p class="ql-block"> “妇女摆脱家务事”就是母亲在这段时间创作的。其表演形式是唱跳一体展示。该节目由八部分组成。下面是其中一小部分:“ 妇女愁满面,叫人左右难, 去劳动,家务事,摆下一大摊 ; 公社像天堂,人人喜羊羊 , 不磨面不做饭,一心把活干 ; 把娃送到幼儿园,老师教他把书念,又唱歌来又跳舞,活泼真喜欢……… 。 ” “石川河”和“妇女摆脱家务事”在铜川文化宫演出大获成功。当年无论参加公社的三干会,耀县、铜川人代会,母亲都要表演节目。“妇女摆脱家务事”当时唱红了铜川地区。</p> <p class="ql-block"> 这里说的“大字报”不是文革期间写的“大字报“。1956年前后村与村之间的交流形式就是互贴大字报。大字报写的有正面和反内容,以反面内容居多。反面交流就是给对方提意见、挑刺。大字报是以敲锣打鼓的形式送到该村直接贴到墙上,指明他们的缺点不足,提改正的意见。当时孙塬村的大字报几乎都是由李振东和我母亲起草,我母亲执笔,因为她的毛笔字写的很到位。有一次还指定我父亲和另外一人给孝雷村送的大字报,因为这样的事情还有一定的保密性。</p> <p class="ql-block"> 1956年,村里要求各队在地头打窑窖收集雨水,然后用收集的水灌溉农田。那时候我父亲才从部队转业在家等待上班,我父母俩和张俊莲一起共打了九个窑窖,其中付出的劳动可想而知。那时候实在太贫穷了,家里经常没饭吃。干完活母亲就翻沟越岭去外婆家吃饭,回来后还给父亲带苜蓿馍和煮鸡蛋。现在想起来,好感激我的外婆和妗子!母亲给我讲到这里的时候,我眼含泪花……。</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57年母亲被选为人民陪审员,参与监督民事案件陪审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 1958年上半年在陕西报上刊登了:“运动中的穆桂英---蜂王董爱云”的长篇幅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概括了母亲从1956年开始所取得的成绩。蜂王被解释为正能量的传播人和扫盲运动的带头人。母亲是村秧歌队队长,再加上能歌善舞,能写会画,所以村上姑娘们都喜欢她,她走到哪他们跟到哪,就像蜂王一样。记得我初中期间还在家里见过那张报纸,后来搬了几次家,也不知去向。当时的报纸是油印的蓝色字。</p><p class="ql-block"> 自从母亲嫁到孙塬村,干过的工作真的不少。1959年10月,在省第二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结束后不久,耀县组织科杜副科长亲自到孙塬村找母亲谈话 ,说组织决定让她去小丘乡任妇联主任。因为当时家庭拖累比较大,奶奶去世早,分家的时候把两个大大(叔叔)分给了我爸妈养活,正是因为我父母亲的善良和责任心,最后选择了放弃这次提干的机会。然而这件事也成了她心中永远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6:超强记忆力</p><p class="ql-block"> 80多岁的母亲,讲起来当年的往事,依然井井有条。母亲在扫盲、教夜校,在耕读小学、幼儿园任教期间,好多教材都是自己编写的。它具有超强的记忆力,直到现在都能记起来当时很有时代特色的民间歌谣。</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了,人们都有了选举权,民间歌谣是这样表达的。</p><p class="ql-block"> 《选民》</p><p class="ql-block">喜鹊叫鲜花开 ,选民证发下来 ;黑纸红印亮堂堂,我的名字在中央; 手拿选民证,去把领导选,选出好领导, 心里更喜欢 ,他给人民办好事 ,也为人民掌政权,谁的工作搞得好,我就选他当领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新婚姻法颁布之后,民间流传的顺口溜,母亲熟记在心。</p><p class="ql-block"> 《秀女结婚》</p><p class="ql-block">旧社会,王法瞎,婚姻不能由自家。秀女年长十七八,他妈给他寻下家,别的下家他不给,一心要卖两千花(棉花)。贼媒人把媒说,他在两头投吃喝,进馆子吃啥呀?吃的八宝甜盘子, 酥肉蒸鸡炸丸子。 说的婆家家当好,一年吃喝用不了 。水旱地好几顷,还有几挂水车井 ,高门楼大庭院,屋里人穿绸又挂缎 ,又有阶级和门面,一年到头好吃穿。 青石桥粉白墙 ,房上使的松木樑 ,格子门可啷啷, 黑了睡觉钢丝床 。说的女婿长得漂,还在西安上学校, 人有力气又能干,他舅在兰州做知县, 还有两个经活店 , 借人借钱都能办 ,说的他爸把头点 ,这事情你看着办 。到婆家说这姑娘长的好 ,性格棉来手又巧 , 又能糷来又能炒 ,又能描来又能绞 。 虽然他爸不抽烟,教一教也可以给你把烟烧 。叠床暖被不用叫 ,天不明就把尿盆倒 。笨人一脚踢不动,灵人就不用你叫 ,这亲事很可靠,你可不能错过了 。这门亲事说成啦,日字合到腊月二十八 ,眼看秀女结婚呀,她爸她妈商议呀,看给他娃陪啥呀 ,买立柜带匣匣 ,洋瓷脸盆红手帕 ,那天到就一转眼 ,客人来了一大院, 他姑他姨他妗子 ,还有秀女她干大(爸) 。有说的有笑的,他爸抱娃上轿里 ,唢呐吹得滴滴呐 ,不觉一时到婆家 , 婆家门前把轿落,娃娃围下一抹河, 叫个娃娃把狗跑 ,先看媳妇聊不聊 ,麦积火了轿里, 媳妇看里娃笑里, 下了轿拜花堂,拜毕花堂入洞房 ,女婿进房揭盖头,盖头一揭把采亮。秀女抬头把他望 ,红秃撒(头)光光亮 ,黄瓢脸猴娃子像,才知上了媒人的当 。低头不语泪汪汪 ,一怪爹二怪娘 ,怪的二老爱棉花 ,把我落下这下家 。 过了门没一年, 受的恓惶说不完 。阿家阿公抽大烟,睡在炕上不动弹 。他女婿也荒唐 ,一天没事闲郎当 ,推牌九打麻将。那阿家心肠恶 ,不对就用烟枪搓, 扫帚骨头毯子把, 打的秀女害了怕 ,可她实在没办法,忍气吞声呆到家 。 一次出门上大坡,碰住娘家她大哥,哭哭啼啼把话说,旧社会婚姻把我害,媒婆嘴甜心眼坏,父母听了媒婆话,把我当做牲口卖,过老门,你要粮他要钱,没啥给人好作难。难熬的日子啥时变,想跳窖,想喝烟(大烟),度日如年受熬煎。</p><p class="ql-block"> 东方春雷一声响,中国有了共产党。解放军来了变了天,秀女有了自主权。妇女翻身得解放,学习识字脱文忙,女婿不再胡逛荡,家里生活变了样。齐心协力为了家,日子过的有模样。自从有了婚姻法,妇女翻身得解放,幸福生活天天有,感谢恩人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刘家媳妇子》</p><p class="ql-block"> 刘家有个媳妇子,做的事儿莫样子,未曾结婚要票子,供销社里扯料子,不算毛巾毛袜子,还要绒衣绒裤子,缎被子花单子,又要照相进馆子,票子花了一摊子,闹得刘家没法子。结婚过后摆架子,每日梳头照镜子,双帽辫上扎绸子,打打扮扮像疯子,东出西入串门子,全家吓的没法子,不敢开口装哑子,单怕离婚找岔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光荣在党50年。</p> <p class="ql-block"> 母亲曾经有一个棕色笔记本,在上面记录着从1952年她上学开始到后面几十年的学习体会,工作成就等;还有自编自演的节目范本、诗歌、绘画以及……重要事项。它应该是一个跨越历史的“聚宝盆”。遗憾的是这个笔记本被她的好朋友借去以后一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归还,随后通过我的努力,也没有找到。看来确实留下了不小的遗憾,也使我的文章缺少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虽然已经85岁了,她还坚持看书、作画、写字、唱歌和使用智能手机。她是从1955年到现在孙塬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和实践者。她不但是我慈祥的母亲,她一直是我的榜样和楷模,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她,一个有64(1957入党,出席第二届省人代会之前已经入党了)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直坚守着这份责任和信念,像蜡烛一样,照得自己的儿女们长大成人,也把光明分享给了他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朋友写诗留言</p><p class="ql-block">雷景民是我的发小,挚友 。虽然擅长数学,会当校长,他文笔精美,语言沉淀丰厚。读完我的美篇之后,感慨万分,提笔写下精美诗--<span style="font-size:18px;">《致董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致董代表》</p><p class="ql-block"> ---为鹏飞母亲而作</p><p class="ql-block">老沟北岸圪崂暖,</p><p class="ql-block">田园风光赛桃源。</p><p class="ql-block">名门望族看董家,</p><p class="ql-block">人才辈出露笑脸。</p><p class="ql-block">读罢孝儿敬母篇,</p><p class="ql-block">感动之余写感言。</p><p class="ql-block">却说李家老母亲,</p><p class="ql-block">董氏爱云志高远。</p><p class="ql-block">阳光雨露她播洒,</p><p class="ql-block">平凡之中显非凡。</p><p class="ql-block">言传身教爱意浓,</p><p class="ql-block">淡泊名利云聚散。</p><p class="ql-block">出身贫苦心不甘,</p><p class="ql-block">立志读书见世面。</p><p class="ql-block">耳濡目染学技艺,</p><p class="ql-block">心灵手巧纺线线。</p><p class="ql-block">自幼勤奋又好学,</p><p class="ql-block">班上干部挑在肩。</p><p class="ql-block">六年课程四年完,</p><p class="ql-block">连跳两级打算盘。</p><p class="ql-block">能写会画能吹笛,</p><p class="ql-block">三好学生不间断。</p><p class="ql-block">品学兼优人羡慕,</p><p class="ql-block">天生丽质举止端。</p><p class="ql-block">自从嫁到孙家原,</p><p class="ql-block">才华出众红又专。</p><p class="ql-block">青春飞扬热情高,</p><p class="ql-block">能歌善舞村民欢。</p><p class="ql-block">尽职尽责走在前,</p><p class="ql-block">善作善成不自满。</p><p class="ql-block">迎难办起扫盲班,</p><p class="ql-block">白手建起幼儿园。</p><p class="ql-block">妇产医院当院长,</p><p class="ql-block">秧歌唱红半边天。</p><p class="ql-block">村上粮印她掌管,</p><p class="ql-block">还是人民陪审员。</p><p class="ql-block">多才多艺展风采,</p><p class="ql-block">自编自演到西安。</p><p class="ql-block">省市县级“董代表”,</p><p class="ql-block">深入基层做调研。</p><p class="ql-block">人代会上展歌喉,</p><p class="ql-block">政策随时做宣传。</p><p class="ql-block">《妇女摆脱家务事》,</p><p class="ql-block">爱党爱国情绵绵。</p><p class="ql-block">业余不比专业差,</p><p class="ql-block">张口就能来几段。</p><p class="ql-block">《白毛女》,《梁秋燕》,</p><p class="ql-block">《山丹丹开花红艳艳》。</p><p class="ql-block">二十三年当出纳,</p><p class="ql-block">分文不差村民赞。</p><p class="ql-block">蜂王事迹上陕报,</p><p class="ql-block">弃官养家留遗憾。</p><p class="ql-block">各级表彰捧大奖,</p><p class="ql-block">优秀事迹夸不完。</p><p class="ql-block">教子有方子女棒,</p><p class="ql-block">永葆本色数典范。</p><p class="ql-block">党龄高达六十四,</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永向前。</p><p class="ql-block">福如东海寿比山,</p><p class="ql-block">敬祝健康高于天。</p><p class="ql-block"> 雷景民 2021.3.30</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章:家庭篇 (后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鹏飞(Roclee):陕西药王(孙思邈)故里人,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省翻译家协会会员,职业英语翻译,新概念英语髙级培训师,《腾飞新概念英语》培训中心创始人。擅长竹笛等乐器。</p><p class="ql-block"> 从2000年开始涉足摄影,系自由摄影人。其摄影作品《爱国电影映乡村》(组照)曾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全国摄影大奖赛一等奖,同时荣获“中国摄影艺术成就奖"称号;作品《柿乡情》获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全国摄影大展银质收藏作品,并在“中国摄影报上”刊登;作品《陶乡女》获陕西省14届摄影艺术作品展二等奖,《地窑电影》获得优秀奖;《地窑电影》还获得“中国摄影报”西安影友联谊会作品擂台赛三等奖。作品《牛气冲天》在大众摄影杂志举办的联谊比赛中获得十佳奖;作品《核桃熟了》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尼康在中国”2009中华56个民族摄影活动》中获得“表彰作品奖”;作品《灯趣》获得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首届妇女儿童健康生活全国摄影大展”入选奖;作品《秋实》入选“摄影世界”杂志2003年第一期尼康奖读者园地摄影季赛,并获得由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的“东新科贸杯”优秀奖;作品《婚礼》获得由陕西省文化厅举办的“那一缕阳光”摄影展二等奖;作品《中国地窑之乡—耀州社火》获得西部影像民俗摄影大赛银奖;作品《视觉》获得佳能西安嘉年华联谊会十佳奖。</p><p class="ql-block"> 还多次在行业摄影、专题摄影比赛中获奖。市、县级获奖作品,略!</p><p class="ql-block"> 这是作者本人和母亲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陶乡女》获得陕西省第十四届“延安杯”摄影大赛二等奖。</p> <p class="ql-block">摄影作品:《陶乡女》获奖证书。</p> <p class="ql-block">《柿乡情》获得全国摄影大赛银质收藏奖。</p> <p class="ql-block">摄影作品:《柿乡情》获奖证书。</p> <p class="ql-block">摄影作品:《爱国电影映山村》(组照)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全国摄影大赛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获得“中国摄影艺术成就奖”称号。</p> <p class="ql-block">腾飞英语的学生们上课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