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题许汉法先生

沙里(苏)

<h3>马山纪事<br>(原创)许民荣<br><br></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 一个民族的兴盛、一个国家的复兴有许多方式,而以教育为本,来延续民族、繁荣国家值得我们深思。 一一摘自《以色列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到了,望着窗外绵绵细雨,想起自己从教路上,心中的引路人马山初中、马山中学老校长许汉法先生,作了一联,以志缅怀:</p><p class="ql-block">恩泽溢夫椒,两度办学,宗师风范,德垂后世;才堪一柱础,满腔热血,梓里楷模,名显开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马迹山,古称夫椒山,简称马山。西北狭窄,东南宽广,面积34平方公里,周长35公里。抗战时期,全山人口4000余人。</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马迹山古竹、东岗(现在灵山景区停车场)等地居住。</p><p class="ql-block"> 1922年,辛亥革命11年后,马山人将水平王庙改造成了马山水平中心小学。然而,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马山还没有一所初中。</p><p class="ql-block"> 马山子女(一般是男孩)小学毕业后,若要继续求学,就得冒着生命危险,乘船渡过太湖,南去苏州东山,或者,北去武进雪埝桥、前黄等地,或者,东到无锡,西至宜兴,投亲靠友,方能继续完成初中、高中学业,费用高,风险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马山的隶属,常有变化。据史料:隋朝时,马迹山一带归属常州。南宋时,马迹山属毗陵府武进县管辖。清朝时,武进划出了一个阳湖县,马迹山归属阳湖县。民国后,阳湖县又并入武进县,马迹山归武进县管辖。</p><p class="ql-block"> 1942年10月,中共成立马迹山山政委员会,隶属宜兴县委管辖。1943年夏,成立宜兴县马迹山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马迹山一带归属武进县。此时,已将马迹山简称为 “ 马山 "。</p><p class="ql-block">1950年5月,马山划归苏州专区。</p><p class="ql-block">1951年2月14日,马山又划归武进县。</p><p class="ql-block">1953年6月2日,马山划归新成立的震泽县。</p><p class="ql-block">1954年5月,马山划归无锡县管辖。</p><p class="ql-block">1960年7月10日,马山正式归属无锡市管辖。</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这么不厌其烦,罗列马迹山的管辖历史,是想说明,那么多年,几百上千年,换了多少朝代多少领导,在1958年前,马山上竟然没有一所初级中学!马山的初中教育还是零! 看到马山教育事业如此落后、缺失,就会想起辅仁中学1949届老学长许倬云先生的话。 </p><p class="ql-block"> 他在《我为了被历史湮没的人群著史》中曾经说过 :“ 也许因我生的时代已有太多自命英雄的人物,为一般小民百姓添了无数痛苦,我对伟大的人物已不再有敬意和幻想。” 心里就有为马山乡亲们的布衣楷模题联著文的想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咱们先不妨来个马山初级中学教育的 “ 哥德巴赫猜想 ”:</p><p class="ql-block">一、可能是领导换得太频繁,领导屁股还没坐热,升降位子事尚未有稳定,难以思考马迹山的初中教育事业;</p><p class="ql-block">二、也可能是地方财政微薄,这里那里,百废待兴,比马迹山办学重要的地方多着呢;</p><p class="ql-block">三、还有可能,马迹山位置偏僻,面子工程都顾不及,湖中弹丸小岛,上级领导又不去,就像某地买漆刷墙,只刷领导可能会经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四、最有可能的是,人人知道“ 十只黄猫九只雄,十个教师九个穷” ,教书匠太穷酸!愿意为农家子弟办学校的人,还没有出现。</p><p class="ql-block"><br></p> <h3>许叔微故居,梅梁小隐</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却说,时间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后期,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名谓“大跃进”的浪潮。</p><p class="ql-block"> 正好这时,马迹山著名的“进士名医“许叔微后裔许汉法先生,从无锡县委领命回乡:创办马山初中。</p><p class="ql-block"> 万事开头难,马山公社仅仅划给了一块荒山坡,其他啥也没了。</p><p class="ql-block"> 也是时势造英雄,借得天时地利人和,在那个“ 敢想敢说敢干 ” 的年代,许校长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率领3位老师55个学生,在马山聚马湾山坳里,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千年故土上创办起了一所全新的新式学堂! </p><p class="ql-block"> “马山初中” 的横空出世,为解决马山、胡埭等地农家子弟小学毕业后、接受更高的教育,开辟了马山历史上的教育新纪元。 </p><p class="ql-block"> 马山初中师生半天上课,半天建校。三年后,学校建成,教学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p><p class="ql-block"> 首届毕业生中考取无锡市一中8人、市一女中2人、市五中3人。为此,1962年3月26日《无锡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社论《可贵的志气、可贵的精神》。 </p><p class="ql-block"> 后来,众所周知的原因,马山初中停办。</p><p class="ql-block"> 一个冷风凄雨的冬日,一位农夫一艘农用船把许校长全家送回了老家桃坞西纽村已经破败的老屋里。</p><p class="ql-block"> 又隔几年,被下放的许校长再次出山,领命创办马山中学(高中)。</p><p class="ql-block"><br></p> <h3>许汉法老师合家欢照</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没有一个人喜欢苦难,但苦难未必不是命运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借用韩美林的一句话:有人想用苦难毁掉你,结果苦难塑造了你。</p><p class="ql-block"> 共产党员老校长许汉法先生的办学功迹,将永远彪炳马山史册。 </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抗教生开始走上马山学校讲台时,才四五十岁的许校长,就已满头白发背亦驼。</p><p class="ql-block"> 可,我耳闻目睹的是许校长历史性开创马山中学教育的优秀事迹,并有幸与许校长一起,多次参加了马山中学的建校劳动。</p><p class="ql-block">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大家以沫相濡,为着马山教育的千秋伟业,出力流汗,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p><p class="ql-block"> 当下,正在开展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活动。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历史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p><p class="ql-block"> 我想,马山初中师生在共产党员许校长带领下白手起家、艰苦建校的历史是很好的教材,值得后来人好好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冠嶂巍巍,湖水泱泱;</p><p class="ql-block">先生之风,山高水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4日,岁次辛丑清明节,谨以本文开头一联,献给为马山教育事业奠定开创性基础工作、鞠躬尽瘁的许汉法老校长!</p><p class="ql-block"><br></p> <h3>许汉法校长</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朋友优秀评论选</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邓伟(二中校友)</p><p class="ql-block">@苏骓(沙里) @许民荣 ,两位学长好!</p><p class="ql-block"> 少年时,马山尤如无锡的“边疆”,在交通不便信息难通的年代,这亇孤悬在太湖之中的小岛,于我念中就是一亇风光秀丽的美丽传说,岛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期?中期?因工作关系进过一次马山腹地。其时正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时节,一路桃花盛开,竹林春笋饱绽于野,真亇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爬上山梁,看太湖波光粼粼,白帆几点,近岸处浪涛轻拍,芦苇摇曳,一时竟心旷神怡,觉好亇神仙去处。</p><p class="ql-block"> 读两位学长连袂创作的连续美篇《马山纪事》,始知这亇神仙一般的地方,绝不是世外挑源,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乡党,一样要荡涤着时代风云,载沉载浮,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经历着人生的喜怒悲欢。</p><p class="ql-block"> 其中看到许民荣学长几次提到许汉法校长的事迹。许校长几乎是凭着一己之力,赤手空拳白手起家,在马山创办了第一所初级中学及第一所高中,尤如一位播火者,为这个孤岛上的学子送来了文明与文化的火种,从此照亮他们走出蒙昧走向光明前程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许学长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许校长真挚的敬仰和爱戴之心,许校长的事迹同样受到我们的感佩和尊敬,我愿借许学长的文字来表达我同样的感受:冠嶂巍巍,湖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为苏、许两位学长的美篇点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程国平(二中校友)</p><p class="ql-block">@许民荣 @苏骓(沙里) 两位兄弟好!美篇《联题许汉法先生》巳拜读。好文,好美篇,为你们点赞!</p><p class="ql-block"> 又是许汉法校长,读文第一个念头。可见,咱民荣兄弟对许校长感情之深,佩服之至,敬仰之情。真是:</p><p class="ql-block"> 穷乡校长许汉法</p><p class="ql-block"> 边塞马山启明星</p><p class="ql-block"> 微微星光耀千秋</p><p class="ql-block"> 布衣百姓记心头</p> <h3><br><br><br>(全文完)<br><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