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陈毅元帅也是一位很有才情的诗人,他的诗阳刚大气,充满革命风骨;不过一旦婉约起来,也是“柔情万种”,令人心动。比如,他的爱情,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用诗赢得的:她数次拒绝陈毅的追求,无意中被他的一首诗打动,使她追随他32年!</p> <p class="ql-block">(一)陈毅的三次悲情婚恋</p><p class="ql-block">陈毅一生在婚恋上十分坎坷,他在遇到终身伴侣之前曾有过三段悲情婚恋。</p><p class="ql-block">他的结发妻叫肖菊英。早在1930年10月,陈毅任红22军军长时,在江西信丰开展工作,他同多才多艺的19岁女学生萧菊英自由恋爱结婚。陈毅的幸运之处在于,他的婚姻自第一次起就是自由恋爱,并非惯常的父母包办。</p><p class="ql-block">但他的第一次婚姻仅一年便结束了。1931年9月,陈毅去开有关“肃反”的会议。因为当时的肃反扩大化冤杀了不少红军干部,所以他临走前跟妻子说,如果他3天后回不来,可能就遇难了。结果陈毅开完会回来在半途中因事耽误了行程,到家已经超过3天,他痴情的妻子肖菊英已经跳井为之殉情自尽了。还有一说是,肖菊英是不慎坠井而亡的。</p><p class="ql-block">陈毅的第二位妻子叫赖月明,她也是位红军战士。他们于1932年9月自由恋爱结婚。但两年之后,他们就失散了。后来赖月明误听陈毅在战斗中牺牲,他在父亲的强迫下另嫁他人。同样,陈毅也误听赖月明被捕后遇难了,也十分悲伤。</p><p class="ql-block">两任妻子的离去对陈毅打击很大。1937年,他在筹建新四军时,在南昌遇到了之前的好友,著名女革命家胡兰畦,二人本就有感情基础,于是很快相恋并订下婚约。然而基于当前的形势,中国共产党东南局书记项英认为他们二人不适合结婚,组织要求胡兰畦隐蔽共产党员身份,在国民党中继续做统战工作。无奈,二人遗憾分手。</p><p class="ql-block">(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p><p class="ql-block">到了1938年,37岁的陈毅仍处在单身状态。那年他担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这天陈毅去军部开会的时候,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看他形单影只的样子,就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要给他介绍一个对象。陈毅说:“好哇,不知你说的是哪一个?”</p><p class="ql-block">邓子恢说:“你看张茜怎么样?”</p><p class="ql-block">陈毅说:“是战地服务团的张茜吗?听说是个漂亮妹子呢,可惜……”</p><p class="ql-block">“怎么,老陈,你没见过她吗?你这个大名鼎鼎的陈司令,连张茜都不认识?”邓子恢打趣说。</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刚开始,陈毅经常忙于军务,忙于新四军的组建工作,他很少闲暇时间,基本没有看过战地服务团的演出。所以尽管当时的张茜在服务团很有名气,他也没有见过她,于是道:“养在深闺人未识,我是能闻其名,难见其面啊!”</p><p class="ql-block">“张茜是个大明星啊,不见她可是一个遗憾,正好今天晚上有她的演出,你可以去看看。”在邓子恢的敦促下,陈毅答应去看演出。</p><p class="ql-block">陈家祠堂。一个用木板搭建起来的简易戏台上,战斗服务团正在演出节目。那晚演的剧目叫《一年间》。张茜在剧中饰演一位英俊的飞行员的新娘子。</p><p class="ql-block">陈毅在最前排,和战士们一样席地而坐。他被张茜栩栩如生的表演震惊了,数次起来鼓掌喝彩。</p><p class="ql-block">那晚回去之后,陈毅睡不着了。一闭上眼睛,就是张茜的倩影。那清秀可人的面庞,纤细苗条的身段,那出神入化的演技,都让陈毅如醉如痴。本来自他的前两位妻子“死后”(那时他还不知道他第二位妻子赖月明还活着),甚至在同胡兰畦分手后,他一直没有也无暇考虑自己的婚事。可此时面对美人,陈毅埋在心底的爱的种子,竟突然萌发了!而且很有长势,似乎每一秒钟都会长大一点!</p><p class="ql-block">睡不着,他就照镜子。看到镜中一脸沧桑的样子,陈毅就悲观了:人家一黄花大闺女,我这个饱经风霜的老男人岂能去伤害人家啊!</p><p class="ql-block">陈毅躺在床上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正像《诗经》中所描绘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p> <p class="ql-block">(三)金凤凰一拒陈将军</p><p class="ql-block">陈毅的眼力不错。张茜确实是一位美女,自小就有“金凤凰”之称。</p><p class="ql-block">1922年6月11日,湖北汉口燕山巷的一个小阁楼上,一名女婴呱呱落地。</p><p class="ql-block">“哎呦,真是金凤凰又生了个金凤凰!你们看,这刚刚出世,就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真漂亮啊,长得跟她妈妈一个样!”接生婆大声地吆喝着。</p><p class="ql-block">也是,大多小孩子刚出生都是闭着眼的,而张茜刚来到人间便睁大两眼看世界了。接生婆把张茜比作金凤凰并不夸张。她的母亲就生得非常漂亮,她身材苗条,不高不矮,皮肤白皙,眼神动人。而且她还很能干很勤快,尽管家境贫寒(张茜的父亲是位船员),但她把小小的家收拾得窗明几净,在街坊里名声很好。</p><p class="ql-block">张茜出生在夏初,那时的小巷子里到处飘荡着兰花的馨香,所以她的小名就叫春兰。可春兰并没有兰花的娇贵,她小时候的生活很苦。父亲张耀亭出身贫寒,期初在饭店里打工当店小二,后来当船员才赚到一些辛苦钱。可当张茜出生后,他在船上学会了喝酒赌博,很快就挥霍完了家底,后来就丢弃妻儿离家出走了。</p><p class="ql-block">这样,张茜就只能和母亲在一起过苦日子了。到她6岁的时候,已经学会帮母亲干家务了,她也十分勤快,什么活都干。只是到了读书的年龄,没钱上学,让母亲很苦恼。后来在姑父的帮助下,小春兰在7岁时走入学堂。她读书非常刻苦,成绩优秀,尤其是作文极好。</p><p class="ql-block">张茜小学毕业后考入湖北省立第二女子中学。在女中,她读了不少文学名著,比如《红楼》《三国》等,还读了郭沫若的《女神》,成了一名文艺青年,并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p><p class="ql-block">1935年,北平爆发“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3岁的张茜也和同学们积极响应,他们上街游行、演出,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后来她参加了武汉学联领导的读书小组,进一步接触了许多革命书籍。</p><p class="ql-block">1937年,张茜又考入湖北省立师范学校。可刚入学不久,抗战爆发。年底,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武汉便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随后,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四军筹备处也在汉口成立了。在抗日烽火的感染下,张茜再也在学校坐不住了,她和同学们走出校园,参与了抗日救国的活动。于是,属于张茜的机会来了。</p><p class="ql-block">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江西南昌成立。张茜和同学们得知后,准备去投新四军,亲自参加抗日战争。于是,她和同窗好友林仪贞毅然离开校园到了南昌。此时她自己改名为张茜。</p><p class="ql-block">张茜因为出众的长相和文艺才能,入伍后被新四军军部的战地服务团(相当于文工团)团长朱克靖看中,进了战地服务团,被分到戏剧音乐组。后来新四军军部由南昌迁到皖南的泾县云岭村,村里有个陈家祠堂,战地服务团经常在这里演出。</p><p class="ql-block">那时,16岁的张茜演戏很努力,还经常到前线为战士们演出。1938年一年间,她便演出过不少名剧,比如饰演过《阿Q正传》中的吴妈,《雷雨》中的四凤,《魔窟》中的小白菜,还有苏联剧《第四十一》中的女主角。一时间,张茜成了明星般的存在……</p><p class="ql-block">那晚陈毅看完张茜的演出后,对她一见钟情,彻夜难眠,直到天快亮时才眯了一会儿。当起床号吹响时,他打了一个激灵:“今天还有重要会议呢,必须振作起来!”</p><p class="ql-block">在军部的会议上,陈毅强打精神,汇报了一支队在南京以南的茅山地区开展游击战的情况。他胸有成竹,尽管一夜没有休息好,但还是讲得很流畅。不过细心的同志们还是发现了陈毅有点精神疲惫。</p><p class="ql-block">陈毅真的放不下张茜了。向来雷厉风行的他就想去主动争取自己的爱情了。这天下午,他到云岭村(军部到云岭村还有一定距离)去找战地服务团团长朱克靖,欲让他帮忙。他想让朱克靖分派一部分团员,到新四军一支队游击区做战地服务宣传工作。他意思是让张茜到一支队去。</p><p class="ql-block">朱克靖送陈毅走时,正好碰上张茜几个去河边洗衣服回来。于是朱克靖指着陈毅向张茜介绍说:“小张,这是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同志!”</p><p class="ql-block">还不待张茜答话,陈毅便爽朗地说:“嗨,你就是那晚演新娘子的小鬼吧?”</p><p class="ql-block">“我不叫小鬼,我有名有姓呢,嘻嘻。”张茜道。</p><p class="ql-block">陈毅说:“我知道,你叫张茜,哈哈!”</p><p class="ql-block">张茜辩解道:“可你不知道我还有个小名!”</p><p class="ql-block">当陈毅再问时,才知道张茜小名叫春兰。于是道:“春兰,这个名字好哇,那我以后就叫你春兰啦!”</p><p class="ql-block">张茜羞红着脸和几个女伴跑开了。</p><p class="ql-block">朱克靖看出陈毅对张茜的心思了,于是就问陈毅,“要不要我当红娘啊?”</p><p class="ql-block">陈毅也不推辞,直接道:“这事就拜托你老兄了,哈哈!”</p><p class="ql-block">接着朱克靖便去找了张茜。张茜此时年方二八,正是花一样的年龄,而且为人比较稳重,当然也自视甚高,不会轻易答应一个人的求爱的。朱克靖也知道这个理。当他试探着跟张茜说起这事时,张茜只是微微地笑了笑,并不答话。</p><p class="ql-block">朱克靖有点尴尬,知道这事并不好办……</p> <p class="ql-block">(四)张茜二拒陈将军</p><p class="ql-block">张茜这边呢,虽然没有答应陈毅,但也是有所考虑的,并非一拒了之。她把陈毅喜欢自己的事告诉了她的好友林琳。</p><p class="ql-block">林琳自然对陈毅极为崇拜,于是就赞成这事,别人还求之不得呢,你摊上好事了,就答应吧!</p><p class="ql-block">可张茜并不接受好友的意见。首先她认为她和陈毅的年龄相差太大(她小陈毅21岁);其二,陈毅是位文韬武略的将军,而自己才疏学浅,岂能高攀?再说,自己曾被不少人追求过,但她都以自己年龄小为借口拒绝了。如今你答应了军中的首长,岂不是让人觉得你有傍“大款”之嫌啊?然而我岂是那样的人?</p><p class="ql-block">因此,张茜拒绝林琳的好意后,从此再不愿提及此事。</p><p class="ql-block">不过陈毅还是放不下这事,他心里老出现张茜的倩影。他是个敢作敢为的人,于是就想再试一试。但他还是不便自己亲自出场,毕竟自己是个领导,大家都看着呢。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一个诗友聂绀弩。聂绀弩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杂文家,当时任新四军文化委员会委员兼秘书,还是军部刊物《抗敌》的文艺编辑。</p><p class="ql-block">陈毅写了一封给张茜的信(情书),在他上前线之前交给聂绀弩,让她转交给张茜。</p><p class="ql-block">聂绀弩就临时当了一回“红娘”,把信交给了张茜,并微笑说:“信可交给你了,我的任务完成啦。信上是什么内容,我可什么都不知道啊!”</p><p class="ql-block">当张茜看到信封上龙飞凤舞的“陈毅”两个字时,立刻飞红了脸。她看完信后,更加明白了。她也为陈毅的痴心所感动。说实在,她还是非常钦佩甚至是崇拜陈毅的。他不仅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而且还能诗善文,他的《梅岭三章》等自己也非常喜欢;而自己也是个文学爱好者,彼此会有共同语言的。</p><p class="ql-block">但她还是不能答应。年龄问题;陈毅的婚史问题;地位问题等,她考虑得很多。她也是一个很有自尊的人,决不能随便答应别人,不管你是什么人物!</p><p class="ql-block">说着说着,这事就耽误了下去。到了1939年冬天,朱克靖团长终于又为陈毅“出手”了。为了让陈毅同张茜有更多相互接触的机会,他安排张茜去一支队演出。张茜当然要服从命令,去了一支队。</p><p class="ql-block">这天,文工团的领队有意让张茜去向陈毅借件衣服。那时由于条件所限,演出的服装、道具往往要临时拼凑。</p><p class="ql-block">醉翁之意不在酒。聪慧的张茜当然知道领队的意图。但她也不好意思拒绝。去就去呗,又能怎么样?哼!</p><p class="ql-block">想当年,白娘子因遇雨向许仙借伞,从而发生了一段绝世姻缘;如今,张茜去向陈毅借衣服,会不会再演绎一场旷世绝恋呢?</p><p class="ql-block">(五)一首诗定情三十年</p><p class="ql-block">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性。</p><p class="ql-block">张茜一到首长的住处,陈毅立马眼前一亮,林妹妹终于从天上掉下来啦!于是他又是端茶,又是倒水,警卫员就歇着了,呵呵。</p><p class="ql-block">可张茜并不领情,说明来意,借了衣服,然后刷地行了个军礼,“谢谢首长!”立马闪了。</p><p class="ql-block">陈毅一阵失落。但他突然一拍脑袋:完了!完了!于是脸上立马淌出一道“河”来……</p><p class="ql-block">陈大将军什么阵势没有见过?什么让他如此“惊惊惶惶,汗流如江”?原来那天他由于思念张茜,灵感突发,写了情诗一首。刚刚写就,便有人送来文件要他审阅,于是他便紧张地把诗稿一团,塞进了衣袋里。过后,他把这事给忘了,刚才张茜借走的衣服里正装着那首诗!</p><p class="ql-block">这下惨了!陈毅心说,这要让张茜看到了,我这人岂不是丢大了?他有心让警卫员把衣服要回来吧,可没有借口;人家借你衣服一用,怎么又反悔了?难道你衣服里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我偏不还你怎么办?</p><p class="ql-block">陈毅正为难时,机要员又送来一份急电,电报称,沪宁铁路和南京、宜兴等公路的各个敌伪据点,集中几路兵力向茅山抗日游击区开始进行扫荡!军务要紧,陈毅便放下了自己的私事,投入到部署战斗的工作中了。</p><p class="ql-block">让陈毅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疏忽竟给他帮了大忙。那天,张茜回去整理陈毅的那件衣服时,发现衣兜里鼓鼓囊囊像有个东西,于是便掏出来,悄悄打开一看,她的脸立马又红成一朵桃花了。</p><p class="ql-block">纸上的字迹潇洒漂亮,是一首诗,名为《赞春兰》:</p><p class="ql-block">小箭含胎初出岗,</p><p class="ql-block">似是欲绽蕊露黄。</p><p class="ql-block">娇艳高雅世难觅,</p><p class="ql-block">万紫千红妒幽香。</p><p class="ql-block">看完,张茜感动得哭了。陈毅将军可真的对我很痴情啊!女为悦己者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她瞬间改变了自己对陈毅的看法,认为今生可能找到了归宿。</p><p class="ql-block">那天晚上她的演出格外卖力,她希望陈毅来观看。但令她失望的是,陈毅没有来,那时他正在军部忙碌着……</p><p class="ql-block">那晚回去后,张茜也失眠了。她也跟陈毅一样,一闭眼都是对方的影子……</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张茜把陈毅的衣服送还时,整个变了一个人。他见了陈毅温柔地说:“我把衣服还你了。”也不叫司令了,也不谢谢首长了,也不行军礼了。</p><p class="ql-block">陈毅连忙接过衣服,往那兜里一摸,东西还在,这才把心放肚里。陈毅这个动作被张茜敏锐地捕捉到了,于是她噗嗤一笑。</p><p class="ql-block">此时陈毅才发现张茜今天有点黑眼圈,略显憔悴。于是心疼地说:“春兰啊,是不是昨晚演出太累了?没休息好吧?”说着还给她倒了一杯水。</p><p class="ql-block">张茜一边喝水,一边打量着陈毅。她突然觉得对方很可爱,不仅像一位长者和智者,而且很帅,很威武。你是我的了!</p><p class="ql-block">张茜默默地望着陈毅。那不是眼光,是一汪秋波……</p><p class="ql-block">分别时,陈毅握着她的手说:“春兰,我马上要上前线了,但我会给你写信的。”</p><p class="ql-block">“嗯……”张茜的眼里秋波闪闪,陡地溢了出来……</p><p class="ql-block">1940年2月的一天,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驻地江苏省溧阳县的水西村,39岁的陈毅和18岁的张茜终于结为连理。</p><p class="ql-block">那晚,夜阑人静之时,陈毅挽着张茜的手静静地沿着一条小河漫步。累了,就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就着皎洁的月光,听那河水私语。在一阵春寒之中,陈毅用大衣把爱人裹在自己的怀里。张茜感觉好温暖。</p><p class="ql-block">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日子……</p><p class="ql-block">我也想这样结尾。可生活不是安徒生童话,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六)慨然随君去</p><p class="ql-block">战争岁月,玩不得浪漫。陈毅和张茜结婚之后,在一起的日子非常有限。1940年初夏,他们才结婚三个月时,陈毅便前往苏北开展工作,自此,夫妻俩开始不断地分离了。</p><p class="ql-block">不久,随着皖南事变的发生,项英的牺牲,叶挺被反动派囚禁,陈毅出任新四军军长,开始全面主持新四军工作,他更加忙碌了。张茜也跟着他风里来雨里去,一天安稳日子都没有过。1942年5月和1943年9月,张茜分别生下陈昊苏和陈丹淮两个儿子,她在繁忙的工作中,同时还要照料两个孩子,其辛苦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1943年11月,黄花塘事件发生,陈毅受到政委饶漱石的排挤,他被调到延安,夫妻俩再次分离了。两个孩子,一个一岁多,一个才两个月,又要干工作,张茜可不是一般的累。但她没有怨言,两地分居并没有影响她和陈毅的感情,二人通过鸿雁传书,表达着同样的爱。</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陈毅做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挥军南下。1949年4月5日,他在安徽时忙里偷闲写信给张茜:</p><p class="ql-block">“我现在由蚌埠转至合肥附近,南方景色十分可爱,多年久居北方,不禁有新鲜感觉。你既然任医学宣教工作,望努力。但盼望多多照护三个小孩(当时陈毅的三子陈小鲁也已经3岁),我不能兼顾,一切只能靠你了……好在胜利很快,望于打下南京之后,火车通了,即盼你能同三个小孩迅速南下会合。不然,让多年来夫无妻伴,妻无夫陪,儿子离父母,父母离了他们的爱儿呀!望注意身体,你吃得太少,要养得胖胖的来见孩子的爸爸!”</p><p class="ql-block">张茜读信后热泪盈眶,心中充满幸福,工作的疲累,养育三个孩子的辛酸,顿时一扫而空……</p><p class="ql-block">直到1949年夏,上海解放后,陈毅一家五口才终于团聚。之后陈毅任上海市长,可做为市长夫人,张茜并没有享一点清福,不以高级干部夫人自居,此时37岁的她又开始提高自己,刻苦攻读英语和俄语。数年后,她以耿星为笔名,翻译出版了苏联作家绥拉菲摩维奇的小说集《原沙》,和李昂诺夫的多幕剧本《平平常常的人》等。张茜的才女天分再次得到了展现。</p><p class="ql-block">1955年,陈毅被授元帅军衔;1958年,陈毅又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此时,张茜先后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任编译。他们又有了个小女儿,儿女双全,这样的家庭可谓令人羡慕之至了。然而幸福的日子没有多久,他们的灾难便来临了。</p><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陈毅和其他将帅一样受到了冲击。后来陈毅被下放到石家庄,张茜放下一切,忠诚地追随年迈的丈夫。她不辞辛劳,对陈毅照顾得无微不至。后来,陈毅得了重病,但此时他的保健措施已完全被撤消,他的身体全靠张茜了。所幸,张茜也曾被下放到一家制药厂去劳动过几个月,她凭着自己的聪颖好学,在药物学方面有了很大长进。这时,她的学识派上了用场,就自己亲手给陈毅配药吃,对陈毅的健康起了相当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但后来陈毅的病情一天天加重(肠癌),张茜忧心如焚,她不得已写信向周恩来总理求助。于是,在下放一年后,张茜终于陪陈毅回北京治病了。可一检查,陈毅的肠癌已到了晚期!张茜是悲痛欲绝,可她没有放弃,对丈夫精心地护理着。</p><p class="ql-block">张茜照顾了陈毅整整一年,不但变得心力憔悴,同时她自己也得了重病。可面对重病的丈夫,张茜仍振作精神,尽可能多地给予爱人以慰藉。在陈毅生命的最后时刻,张茜写了一首诗安慰丈夫:</p><p class="ql-block">山穷水尽疑无路,</p><p class="ql-block">柳暗花明又一村。</p><p class="ql-block">人生征途履危难,</p><p class="ql-block">抗疾亦当如易看。</p><p class="ql-block">想当年,自己用一首诗征服了佳人的芳心;32年后,爱人又用一首诗回敬自己!看着妻子的这首诗,陈毅老泪纵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p><p class="ql-block">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p><p class="ql-block">陈帅的去世,令毛泽东主席十分难过,他亲自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那时候毛主席的身体也很不好,但他还是坚持去了。要知道,毛主席在晚年一般不参加别人的追悼会的。十大元帅中,有六人在毛主席生前去世,但他只参加过两位元帅的追悼会,即罗荣桓和陈毅的。</p><p class="ql-block">在追悼会上,毛主席紧紧地握着张茜的手,泪流满面,他说:“陈毅是个好同志啊!”</p> <p class="ql-block">张茜感到了温暖。然而不幸的是,陈毅去世不久,她就被检查出患了肺癌。可她没有被病魔吓倒,而是遵从丈夫的遗嘱,辛苦地整理他的遗稿。</p><p class="ql-block">张茜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忍受着病魔的打击,以惊人的毅力,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编辑了一部《陈毅诗词选》,并写了序言和题后诗。</p><p class="ql-block">然而,令张茜遗憾的是,她的病情持续加重,使她再难完成对丈夫遗作的整理了。1974年3月20日,在爱人去世两年之后,张茜也慨然而逝,年仅52岁。32年的忠诚追随,2年的孤身奋斗,至此全部结束。</p><p class="ql-block">然而人间的故事完结了,天堂的传奇才刚刚开始。天堂里没有战争,没有离散,没有癌症,没有痛苦,陈毅和张茜将在那里演绎另一场美丽的风花雪月……</p><p class="ql-block">(文/说历史的女人·夏日漱冰)</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张茜(陈毅夫人)传》《陈毅传》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诗情画意”的爱情——</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7, 17);">陈毅与张茜</span></p> <p class="ql-block">▼1940年春,陈毅和张茜在溧阳县水西村结婚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陈毅与夫人张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张茜(1922-1974),湖北武汉人。陈老总的夫人张茜有一股明星的气质,美丽而睿智,落落大方。这种气质,使得她成为陈毅的得力助手,在陈毅担任外交部长时,张茜随同出访过很多国家,其美丽大方的形象赢得了一致喝彩。</p> <p class="ql-block">▼1949年夏,陈毅(左四)、张茜(左二)与邓小平(右二)、卓琳(立者)和子女在上海寓所。</p> <p class="ql-block">▼张茜(左一)、王光美、邓颖超与西哈努克夫人</p> <p class="ql-block">▼陈毅与爱人张茜!</p> <p class="ql-block">▼1960年,陈毅夫妇与周恩来夫妇在桂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1972年1月10日,毛泽东到八宝山参加陈毅追悼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毛泽东主席在追悼会前一个小时临时决定参加陈毅的追悼会。来不及换掉睡袍、仅在外面罩了一件大衣的毛泽东匆匆赶到了八宝山。周恩来把毛泽东迎进休息室在沙发上坐下,毛泽东提出要见陈毅的夫人张茜及其子女。 张茜领着子女来到休息室。毛泽东欠了欠身要站起来,张茜快步走到毛泽东面前,握住毛泽东的手,满脸泪痕哽咽着问:“主席,你怎么也来了?”毛泽东看着悲咽的张茜,不禁也凄然泪下:“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嘛!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 毛泽东叫张茜坐在自己的身边。张茜看到毛泽东亲自来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心情非常激动。她知道,建国以来,毛泽东很少参加领导同志的追悼会。张茜喃喃地说:“陈毅不懂事,过去反对过主席。”毛泽东打断张茜的话,不让她讲下去,说:“不能这么说,也不全怪他,他是个好人。” 毛泽东又一一问及陈毅几个孩子的名字及近况。周恩来在旁边一一做了介绍。毛泽东勉励陈毅的几个孩子:“要努力奋斗,陈毅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是做出了贡献、立了大功劳的,这已经做了结论了。” 随后,毛泽东到告别厅对着陈毅的骨灰盒,鞠了3个躬。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