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的会议——遵义会议

陈木强

<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粉碎百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的的重要标志,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参加遵义会议的人员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红军总部和各军团主要负责人及其他人员。</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子尹路96号,会址房屋原为国民党军第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物由主楼和跨院两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遵义会议的召开,1955年建成并开放了遵义会议纪念馆。1964年11月,毛泽东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的馆名。这是他生前为革命旧址唯一的一幅题字。</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陈列馆,隶属于遵义会议纪念馆。201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八十周年之际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陈列馆建筑外观设计遵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要求,汲取遵义民居特色,利用小青瓦坡面顶、圆拱形柱廊等遵义会议会址及周边建筑元素。馆内设置《遵义会议伟大转折》专题陈列,展线1200米,文物展品1200件。</p> <p class="ql-block">展览内容包括:前言、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转战贵州出奇制胜、勇往直前走向胜利、遵义会议精神永存、结束语共七大章节。展览以长征为主线,重点突出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前奏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召开以及遵义会议完善过程(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及红军长征在贵州活动(四渡赤水、娄山关战斗、遵义战役、南渡乌江、兵临贵阳及建立地方政权、扩红等);展览以红军长征为主轴线,以编年带专题,全面系统、生动详实地展现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历史意义和红军长征、遵义会议、转战贵州的重大历史史实。</p> <p class="ql-block">1930年11月至1933年初,工农红军接连粉碎了国民党的4次“围剿”。</p> <p class="ql-block">油画:反“围剿”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1933年秋,国民党调集一百万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在“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领导下,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p> <p class="ql-block">长征出发时随中央队行军的主要领导人及共产国际军事顾问</p> <p class="ql-block">油画《我们一定会回来的》,以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开始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红军战士在于都河畔与苏区群众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达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充满胜利的信心,反映了红军战士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1934 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前夕,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领导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四师和地方武装及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红军伤病员共3万余人,坚持斗争。</p> <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撒出根据地后,按照原定计划,准备转移到湖南西部同红二、六军团会合。最初的行军路线是沿赣、粤、湘、桂边境的五岭山脉西进。国民党当局察觉后,在赣南、湘粤边、湘东南、湘桂边构筑了四道封锁线,安排重兵进行堵截和尾追。中央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军的四道封锁线,但在湘江战役中损失惨重,由出发时的8.6 万多人锐减至3 万多人。</p> <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突破封锁线向湘西转移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途中的通道、黎平、猴场三个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前奏,为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从思想上和舆论上奠定了基础。通道会议接受了毛泽东“转兵”贵州的正确建议;黎平会议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的决定》,确立了正确的军事目标;猴场会议恢复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三个会议力排左倾错误路线的干扰,成为红军历史上拔乱反正、纠正错误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版面《通道会议》画照</p> <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9日,在红军强渡乌江,进驻遵义城的同时,中共中央大部分领导人对于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军事指挥的错误问题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召开一次政治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领导上错误的条件已经成熟。</p> <p class="ql-block">红军强渡乌江的指挥员</p> <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召开的,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得以保存下来。从此以后,红军转败为胜,转危为安,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p> <p class="ql-block">油画《遵义会议》真实的再现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确立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后,全军上下如释重负的真情实感。表现的是遵义会议刚刚结束,毛泽东等领导人从会议室里走出来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李先念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懋功胜利会师。会师后,中央决定两军共同北上,创建川陕甘苏区。</p> <p class="ql-block">油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李先念在懋功。</p> <p class="ql-block">1935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至此,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一年的长征结束。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p> <p class="ql-block">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再次对46年前召开的遵义会议给予高度评价。党的两个历史决议对遵义会议的评价,代表了全党的共识。图为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会场。</p> <p class="ql-block">1970年代的李德;李德著《中国纪事(1932年~1939年)》,其中写到遵义会议的内容;李德对自已在华期间所犯错误的一份检讨(中文译稿打印件)。</p> <p class="ql-block">团队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