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传说<br>🍂️ 🍂️ 🍂️ 🍂️ 🍂️ 🍂️ 🍂️ 🍂️ 🍂️<br>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br>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br>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br>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br><div> 又是一年清明时,为了让青少年了解清明节的意义、由来及风俗习惯。魏井社区协同西楚庄园网格党支部开展了“纸鸢寄情”活动!</div> 活动得到了许多家长孩子的报名! 我们都是小小设计师,创作属于自己的专属风筝~ 让我们为自己的风筝添加上美丽的色彩! 看!我画的风筝漂亮吗?! 社区志愿者们帮助孩子们系上放飞线!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br>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了解到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心里都拥有了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伟大理想。<br>假期温馨提示<br>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春游、放风筝,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和孩子一起去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在活跃孩子身心的同时,开阔孩子视野,增进亲子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