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木兰》,老何乱弹

黉门耕夫

<p class="ql-block">  《木兰诗》是北朝著名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千百年传诵不绝,甚至走出国门,风靡世界。</p> <p class="ql-block">   对《木兰诗》的解读连篇累牍,众说纷纭。笔者不敏,蹭下热度。既不正说,也不反说,只想乱说,是为乱弹。</p> 捅不破的窗户纸 <p class="ql-block">  “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前线战事紧张,常常枕戈待旦。那么,木兰是如何克服生理特点,不被小伙伴发现她的女儿身份。第一种猜想,她十年不换衣服,十年不洗澡。这种假设太大胆,想想都浑身发痒。</p> <p class="ql-block">  第二种猜想,她每次洗澡、换衣都能完美避开战友,从无例外。假设太过理想化,三岁小孩都不信。</p> <p class="ql-block">  在“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惨烈的战场上,她从未受伤吗?她有神功护体,还是刀枪不入?如果她重伤,她是如何处理的?又是怎样避免被发现是女儿身的?如果受伤严重,乃至丧失知觉,她又是如何堵住众人的悠悠之口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兔子确实雌雄莫辨,更何况是在飞速跑动的情况下?但是木兰和战友是朝夕相处,小伙伴们真的不辨雄雌吗?还是木兰的颜值惨不忍睹?</span></p> <p class="ql-block">  木兰颜值的另一种猜想恰好与长相丑陋相反,她貌若天仙,颜值爆炸。行军打仗之时,耳鬓厮磨之际,小伙伴们都知而不言,心照不宣地保守这个秘密。北军队伍里都是纯真的小兔吗?有没有心怀叵测之人想借此揩油?其心可议!</p> 理不清的关系网 <p class="ql-block">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骑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和可汗是君臣关系,不是父子关系,用“儿”是否妥当?有人会说,难道不能用儿自称吗?恐怕不妥吧!木兰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猛将无疑,自称为儿,反差是否太大?古代入伍,年龄应不会太小,以十五岁计算,凯旋之日,应有二十好几了,心智能不能成熟点啊?</p> <p class="ql-block">  古代女子不得为官,少数民族虽然民风粗犷,但对待女子为官的态度与汉族王朝无二。故而,“木兰不用尚书郎”中的“不用”是否可以理解为“不能”,非“不为也”?一旦身份被拆穿,免责已属万幸,安敢望高官厚禄哉?详见黄梅戏《女附马》,可惜木兰没有一个好哥哥。</p> <p class="ql-block"> “开我东阁楼,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诗中写木兰回到家里的情状,喜悦之状跃然纸上,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眼前。只是,从军十年,风餐露宿,木兰的外貌没有变化吗?她吃了防腐剂吗?一个半老徐娘,穿上十几岁小姑娘的衣裳,好看吗?真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姐”啊!</p> 说不完的木兰诗 <p class="ql-block">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纸辔头,北市买长鞭。”显然,木兰是自带装备从军的,可见,北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军民一体,农隙训练。</p> <p class="ql-block">  木兰平时不训练,战时直接奔前线,当局是吃白饭吗?花家如果有适龄男丁,则早该训练;如果没有适龄男丁,则代父从军则是不可能的。难道花家男儿可以随风而长,一夜成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