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传承,感受一碗面一座城的风采——2021年南华镇中心学校南渡分校六年级春季研学活动

舒小霜

<p class="ql-block">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旅行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3月26日上午,南华镇中心学校博爱分校六年级全体师生及数十名家长在校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进行了以“非遗文化传承,感受一碗面一座城的风采”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丰富知识、感受家乡的美好和非遗文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此次研学活动由学校周密安排部署,提前安排路线并实地考察,精心选择活动地点,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与研学基地提前沟通协调,各班级班主任副班主任及几名家长全程陪同学生,并提前进行了安全出行、文明出行、活动纪律方面的教育,保证活动安全有序展开。</p> <p class="ql-block">  上午八点,同学们准时在校门口集合,有序上车。身未动,心已远。天宫虽然没有展开笑颜,但丝毫不影响同学们的热情,暖风吹拂,踏一路歌声,撒一路欢笑。</p> <p class="ql-block">  迎着无限春光,怀着无限热情,上午九点,六年级全体师生顺利抵达本次活动目的地——挂面村。在各班主任的带领下,各班开始自由活动。</p> <p class="ql-block">  此次此刻,孩子们脸上挂满了甜甜的笑。我们真爱这甜甜的笑,爱他们的青春靓丽,爱他们的天真烂漫,他们是春天的名片,名片散到哪里春天就笑到哪里;春天笑到哪里,人心就醉倒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  自由活动结束,上午10点,同学们开始观摩农户们做挂面、晒挂面。中江手工挂面早在2008年就被录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四川省第一批非遗,中江挂面凭借其制作工艺讲究、面条细如发丝、洁白空心、久煮不糊、柔嫩可口享誉川内外甚至全国。“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清代中江诗人王朗山的一首《竹枝词》便道出了中江挂面的美名远扬,历史悠长。而此次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更是激发了学生们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和老师们也忍不住体验体验做拉面。边做边向农户们请教着,还有好些个好奇心重的孩子们们围着农户匠人们问这问那,时不时发出一声声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挂面孩子们已是饥肠辘辘了,中午便在农户家品尝美味的手工挂面。面刚一端上来孩子们就一顿哄抢,生怕抢完了吃不够,农家的人见这场面赶着前来对孩子们说:“慢慢吃慢慢吃,今中午的面啊管够!”</p> <p class="ql-block">  话音还没落呢,几个孩子便端着空空如也的盆子:“叔叔,还有吗?我们吃完了!” 然后一个又一个盆子空了,孩子们便齐齐拥向厨房,吵着闹着还要吃挂面。</p> <p class="ql-block">  这群贪吃的孩子哟,可把农家的人忙坏了,这不,班主任、家长齐上阵,帮着煮面端面,连孟校长也亲自上场,帮忙添柴加火。看着孩子们吃得那么香,不禁让人感叹:中江挂面果然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饭后,懂事的孩子们帮着擦桌子,摆凳子。孩子们用行动证明:我们在感受美,也在传播美,讲文明,树新风,我们一直在路上。至此,今天的研学活动完美落幕!</p> <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课堂上,书本是孩子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即是孩子的书本。研学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定义为一场旅,更深的意义在于研学,一路走,一路研,一路学,最终能够使得孩子们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愿我们南渡小学的所有学子都能拥有自己的诗和远方!</p>

挂面

研学

孩子

活动

一路

班主任

感受

六年级

学生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