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监督“五个一”工作机制

蓓加珍惜

<p class="ql-block">村级监督“五个”工作机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选派一批驻村包村的“第一书记”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包村,确保每个村都有1名“第一书记”“第一书记”组织关系接转到村,对村务决策和公开、村级三资管理、村工程项目建设、发展党员工作等重大事项进行全程把关和监督,指导推动村级权力和事务规范运行。“第一书记”任期一般不少于2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构建一系列村务决策的规范流程实行重大项提级管理,建立村级财务联审联签制度,每周确定1天,由村党组织书记召集村两委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相关经办人员一同商议审核本周村级财务支出,经办人员逐个签字一次性审签完毕,“第一书记”全程监督。结合“包网联户”大走访,由“第书记”带领村党员干部走遍所有农户,上门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和辅导,提高群众知晓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探索一组简洁管用的公开办法。全面推行主题党日“公开唱账”做法由村党组织书记在每月主题党日活动上向全体党员逐笔通报上月村级财务收支情况,主动接受党员质询,经审核后向全体村民清单式公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形成一个“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强化“第一书记”全程监督,“第书记”参加村务联席会议,对会前议题酝酿、决策程序规范、决策失误纠编、审核签字上报等进行全程监督。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功能,各村可结合实际,成立若干个由“1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N名党员+N名村民代表”组成的专项监督小组,对工程项目、产业发展、资产管理、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进行专项监督,并负责做好群众意见收集、释疑解惑等工作。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做实包网联户“两问大家访”,党员干部每月走遍包联农户,引导党员群众加强对村级事务的合理监督。持续跟进群众反映事项落实,每季度收集群众评价意见,形成工作闭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健全一套保障落地的有效制度。严格双述双评制度,村“两委”班子每季度向镇党委、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述职,重点报告规范执行村级制度情况,接受镇党委评议和党员群众信任度测评。严格考核奖惩制度,镇党委每季度对各村制度执行和公开情况,开展综合评议。对不按制度要求执行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及相关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视情给予约谈提醒、书面警告、责令公开检讨、免职、责令辞职或依法罢免等措施。推进村档镇管制度,积极推进“标准化+数字化”村级档案建设,实现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一事一档”记实。</p>

村级

监督

村务

第一书记

党员

制度

镇党委

公开

全程

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