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修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记赵丽娟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

LI@li

<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24日下午,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里,镜湖区赵丽娟名师工作室在二十七中东方龙城校区的录播室开展了“以生为本、践行深度学习”的研修活动,此次研修活动不仅有工作室的研修教师参加,北塘小学的部分青年教师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此次研修活动由北塘小学赵丽老师召集,解放西路小学叶海霞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研修活动从工作室主持人赵丽娟老师的一节示范课《圆锥的认识》&nbsp;拉开帷幕。从整体上看,赵老师采用了“大问题”的教学模式,整节课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探究。第一个问题“关于圆锥,你想研究它的哪些知识?”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立体图形的研究模型;第二个问题“圆锥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同桌交流,自主发现圆锥的顶点、底面、侧面以及高的特征;第三个问题“你能不能想办法做或形成一个圆锥?”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大胆尝试,运用卷、堆、刨、旋转等多种方式制作(或形成)圆锥,并且在操作中亲身感受圆锥的侧面展开形状和圆锥的形成。赵老师的课堂轻松愉悦,学生的思维自由飞翔又不偏离主线,孩子们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大胆尝试;对于难点内容,如高与母线的区别、圆锥的展开图等,赵老师也是完全放手,让孩子们展开辩论、动手操作,在观察、推理、说理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充分地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大问题的教学模式,充分打开了孩子们的思维之门,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归纳,直到下课了,还有学生围着赵老师激动地说着自己的新发现,真正践行了“深度学习”。本节课赵老师还多次引导学生将圆锥与圆柱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对新旧知识自觉进行关联,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p> <p class="ql-block">  研修活动第二项是评课、议课环节。工作室的研修成员们积极主动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凤旻老师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夸赞学生的精彩发言,陈华老师从课堂生成联想到深度学习,陈雯晨老师从动手操作中谈到数学经验的积累,余静老师从课堂语言的严谨性展开自我反思,刘井勤老师从易错点分析说到教学难点的突破,周旭老师从“容错教育”中发现“错误生成”也是极好的教学素材,李蒙老师从作业布置中发散到学生实践性作业的探究……正因为感触颇深、收获很多,老师们才都有话可说。</p> <p class="ql-block"> 在研修老师发言之后,赵老师也说明了本节课的设计意图,让研修成员们更加清楚设计的理念与方向。</p> <p class="ql-block">  研修活动第三项是工作室主持人赵老师对目前已经开展的研修情况进行总结。自2021年元月6日工作室启动以来,赵老师坚持每周布置研修作业(除了过年期间休息了两周),至本周为止共计布置了10次研修作业。作业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到读书学习笔记、学习专家讲座、听优秀课例、写教学随笔、拍板书设计等。虽然作业挺多,但是研修老师们坚信着“有压力才有动力”,克服各种困难,每周都认真地完成作业,在作业中慢慢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专业素养。随后,赵老师还非常细致地给老师们介绍了研修活动的分工,个人资料的整理,以及制作PPT、担任照相工作、撰写通讯报道、制作美篇时要注意的事项。赵老师送给大家的一句话:“在研修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深深地鼓舞着、也激励着每一位研修教师。</p> <p class="ql-block">  研修活动第四项是工作室全体人员集体讨论、制定本学期研修计划。在确定本学期的研修主题后,老师们不仅主动承担公开课教学,也主动申请担任召集人和主持人的角色,现场讨论的气氛十分热烈。</p> <p class="ql-block">  研修活动结束了,可是研修成员们依然意犹未尽,主动留下来继续与赵老师热烈地讨论着,宛如刚刚示范课结束时围在赵老师身旁讨论问题的学生。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这也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工作室全体研修成员在主持人赵老师的带领下,努力地在研修中遇见更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撰稿人:叶海霞 </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 : 赵丽 </p><p class="ql-block">审核人:赵丽娟 </p>

研修

赵老师

老师

圆锥

工作室

学生

作业

赵丽娟

活动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