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扬帆远航——记张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2)

城堡里的猫

2021年3月25日,孩子们在校学习已有四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再次带着满满的正能量走进教室。瞧!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在上《说说我自己》。 三四年级的孩子们正在学习《给自己点赞之绽放自信的笑脸》。自信是一种力量。缺乏自信的人,即使有远大的目标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容易在朝向目标的过程中自我否定、懈怠甚至放弃;也体会不到由成功带来的喜悦。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阶段,培养孩子的自信,就是引导孩子发现自身蕴藏的巨大能量,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概念,从而激发孩子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呵护孩子的自信,就是呵护孩子的意志和毅力;激励孩子的自信,就是激励孩子焕发生命的活力和潜能。 五六年级的孩子们齐聚一堂,在两位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分析当自己生气的时候,自己会有怎样的情绪,思考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并积极想办法排解负面情绪。 有一篇网络爆文转发率很高,题目叫《真正伤害你的是你对事情的看法》,文章的论点、论据都深得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心。你对事件发生原因的解释才使你形成对事件的最终看法,继而影响情绪和行为。<div> 从专业角度来讲,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ABC理论。该理论强调:是我们对某件事的认知评价引起消极或积极的情绪及行为反应,而非事件本身。</div><div> 当老师们将这个理论带入课堂,并列举多个实例后,孩子们颇受启发。看到他们认真思索的笑脸,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我们从“心”出发,陪着孩子们扬帆起航,继续相约下周的心理课堂吧!<br><div> </div></div>

孩子

心理健康

自信

情绪

课堂

教育

呵护

认知

笑脸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