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草长莺飞,正是学习成长的好时节,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亦是如此。借着学校开展“构建相融课堂,成就未来名师”主题教研活动的契机,开学第四周我们组的党员教师赵幺霞老师和李洁老师发挥了标杆引领作用,为我们带来了两节可圈可点的教研课。</p><p class="ql-block"> 在上课前,主讲教师进行说课,组内教师共同研讨,初定课堂的大致流程,提出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和生成并找出应对方法。</p> <p class="ql-block"> 本次呈现的两节课都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中的内容,本单元所学的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是有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积累丰富的四则运算活动经验,三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p> <p class="ql-block"> 赵幺霞老师在402班执教《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p> <p class="ql-block">学生积极思考参与互动</p> <p class="ql-block">李洁老师在407班执教《乘法分配律》</p> <p class="ql-block">“小老师”开讲啦</p> <p class="ql-block">观课教师认真聆听,详细记载。</p> <p class="ql-block"> 课后学校数学学科分管领导胡萍主任对于两节课均给出了细致的点评和具有时操性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首先,高度肯定赵幺霞老师教姿教态都挺不错,状态也很好,教学环节落实到位,习题设计很丰富,较前两年教学有很大进步。同时指出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教学中,对于定义的知识点,不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二、课题提前出示,没有了新鲜感,可以上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后再点睛出示课题。三、四年级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课新授部分比较简单,可以适当加大教学难度,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需求。四、当学生呈现的不是老师预设的答案时,不要急着否定学生。如:25×15×4,学生黑板上呈现的是先算15×4得60,再算25×60得1500也是可以的,再问学生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再去呈现(25×4)×15这种简便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比较,知第二种方法更加简便。五、125×16这道题简便计算设计很好,在教学125×16将16拆成8×2时,老师不用直接告诉学生要添括号,而是写出125×8×2,问学生你看的出是16拆出来的吗?从而让学生思考得出要加括号。四年级数学教学要注重发散学生思维,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对李洁老师精心准备的这节课给与了肯定,对于老师摘录题目中的信息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渗透十分赞扬。与此同时,胡主任也指出了教学中需要调整的环节:乘法分配律之所以难,是因为它存在着两级计算,并且计算顺序也在改变,学生理解其含义很困难,教师应结合乘法的意义来理解定律表达式中两个部分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借助以往的知识长方形的面积入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这节课除了教会学生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建立数学模型。</p> <p class="ql-block"> 同时,也基于这两节课给了我们四数组教学建议,认为高段数学教学,理解为先;高段教师要起到正向引领示范作用,特别是符号意识的培养以及利用多种表征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建模过程学生要全程参与等。四年级是低段向高段过渡的时段,我们缺乏高段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会认真学习,用心领会,向优秀学习,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实践与调整自己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