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人们-----80年代老照片

永明

我们这批是出生在六十年代初,八十年代初中学毕业,也算经历了时代的变迁,致我们过去的记忆! 那时候街上的海报,基本上都是控制生娃娃的 那时候马路上的车,基本上都是非机动的 那时候的市场,基本上都是没有棚子的 那时候的电影,基本上投资都没有上亿的 那时候城里人和乡下人的生活,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那时候的十字街头,基本上是没有红绿灯的 那时候的驴,基本上是很重要的 那时候的解放军,基本上是很牛B的 那时候就敢爱敢抱的公园恋爱先驱,基本上都是胆很大的 那时候人的饭量,基本上也是很大的 那时候的大型敞棚TAXI,基本上也是很爽的 那时候的火车烧炭,基本上都是不丢人的 那时候红旗车里面坐着的,基本上都是当官的 那时候,我们基本上都有一帮子这样徜怀而笑的哥们 那时候,这样的小人书摊我们基本上都坐过,看一本小人书基本上就是一分钱 那时候,大家穿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绿 那时候的猪肉,基本上都是食品公司垄断的 那时候的鸡,基本上都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耍的 那时候,上天安门的人民群众基本上是不能随意乱挥手的 那时候,去一回这个广场基本上是每个乡下娃娃的最大人生梦想 那时候,去一回这个故宫基本上是每个人的最大愿望 那时候,能去北戴河避个暑看个海的基本上都是干部 <p class="ql-block">那时候,单位组织旅游大伙基本上都是兴高采烈的</p> 那时候,上个庙烧个香基本上是不要门票的 那时候,干农活的姑娘基本上是最美的 那时候,遛鸟的老爷子基本上都是退下来啥也不干的 那时候我们养鸡,基本上是不怕禽流感的 那时候,这样的两头沉基本上都被叫作“小轿车” 那时候,人们照起相来基本上都是很认真很端正地站好的 那时候,照相的道具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基本上要么是马,要么就是轮船。基本上模型往前面一摆,帽子一戴,头一探,这就行了滴 那时候,冰基本上冻得是很厚的 那时候的娃娃,基本上都有这么一个五角星帽子 那时候,有这么一身牛B装备基本上是很让人羡慕的 那时候,儿童学自行车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那时候,卖凉粉的基本上就算是个老板 那时候,卖调料的基本上都叫十三香 那时候的医生,基本上都是赤脚的 那时候,弹棉花基本上都是这种演奏方式 那时候,提供刮胡子、理发服务的基本上还都是老头子没有小姑娘 那时候,修脚基本上是一件没有三陪服务的技术活 那时候,市场上的冬虫夏草、虎鞭鹿鞭基本上都是不值钱的狗皮膏药 那时候,干活基本上都是按工分计算拿钱的 那时候,当兵的基本上都是爱写家书的 那时候,爬长城当好汉基本上是一件全民性的乐事 那时候,长城上基本上也是需要英姿飒爽的警察叔叔严打各类犯罪分子的 那时候,记忆中的爷爷奶奶基本上都是这样朴实的形象 那时候,女人穿裙子基本上最多露到小腿肚子以上一点点 那时候,拿相机帮别人照相的人基本上都是要认认真真摆架势的 那时候,基本上这个小家伙的红领巾肯定是丢了拿个丝巾代替的! 那时候的石灰场里基本上是没有消毒面具的 那时候的快餐文化基本上是路边的 那时候戴个火车头棉帽子基本上是很时尚的 那时候打完麦子基本上就在路边晒了 那时候抽的纸烟基本上都是没有过滤嘴的,不带把儿 那时候4分钱一根的冰棒肯定卖的是很多,但基本上像这位冰棒西施这样的俊模样真的是没有几个! 那个时候自行车也要讲牌子的,基本上最好的算是凤凰和永久,飞鸽的链子老掉,不中! <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娱乐活动从十字角上的海报看得出来,基本上就是京剧样板戏</p> 那时候,我们都在喝冰峰了! 那个时候围观个热闹基本上算是稀松平常 那个时候娃娃吃饭基本上都是呼哧呼哧抢食的! 那个时候人民群众基本上还是要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晕,记得小时侯课本封面也印这个东东! 那个时候人丁兴旺的势头基本上正旺 那个时候男人穿的毛衣基本上都是自己老婆亲手织的 那个时候画画的基本上是不怎么如个体户的 那个时候叼着烟斗晒太阳的基本上都不怎么知道纪晓岚的 那个时候的娃娃基本上也是要下地的 那个时候到兵马俑是严禁摄影的,所以基本上这个照片的确是珍贵的 那个时候大雁塔的门还是小门脸,基本上还没有周边吵死人的喷泉广场 那时候外国人基本上还不是你想去哪就能去的 那时候做木工活基本上是没有电锯惊魂的 那时候八水绕长安基本上还是说得过去的,最起码可以洗菜的嘛 那时候这种铁车车饿们基本都是坐过的 那时候这样一家子这样一车子土豆基本上是够吃够花的 那时候这样保守的女娃娃基本上现在已经穿烦吊带了 那时候这个大爷前面的黑盒子基本上就是一个暗房 那时候有个白胖小子基本上是合不拢嘴的 那时候围个“帕子”只是为了漂亮,基本上跟沙尘暴没有什么关系 那时候碎娃娃街上乱跑基本上是不会被拐卖的 那时候陕西人家家户户门前晒着的辣子基本上旁人是不动的 那时候配眼镜基本上是靠目测的 那时候女人下地基本上是可以抵的上半边天的 那时候农村破破烂烂的样子到现在基本上已经改变了 那时候拿瓶酒泡个树枝枝基本上是可以当人参卖的 那时候卖干鱼的基本上都是自家靠河有鱼池的 那时候靠公路打麦子扬场基本上都是有传统的 那时候看相相基本上都是要照照的 那时候街上来个拿着喇叭卖老鼠药的基本上相当于来了一个唱戏的 那时候基建干活基本上都是人上没机器滴 那时侯海军衫基本上是每个娃娃的必备装 那时候孩子是没有奔驰接送的 那时候坐三轮车基本上是非常惬意的 那时候的鸭子基本上概念外延还没有那么广 那时候的水果饿记得基本上自家是不吃的,都是拿来卖钱给娃娃买水果糖的,真不懂膳食平衡 那时候这些背着筐子乱跑的四川人基本上都被叫做背包客 <p class="ql-block">那时候,这些放学的小朋友回家基本都会买些小零食吃的</p> 那时候的你,基本上也是一样的童年快乐 那时候的你,见了相机基本上也是这个样子 那时候的小鬼头,现在在哪里呢? 本美篇部分图片、描述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