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学习古诗的时候,我经常提醒孩子们注意古诗里的地名。</p><p class="ql-block"> 比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为什么提到“河”(黄河)“岳”(华山)?因为这两处地名都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源——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华夏先民的诸多起源故事都发生在黄河流域;而华山,与我们自称为“华夏族”“华人”是有莫大关系的。这两个地点不仅象征着北方失地,更有一种民族文化根脉丧失之沉痛寄托其中,自豪、自责、自警、自励兼而有之。如此重要的文化符号,不是其他地名所能替代的。然而不了解文化常识,就可能肤浅理解,一闪即逝。</p><p class="ql-block"> 又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与“玉门关”也不是随意写就。青海是防御吐蕃的前线,玉门关则是抵御突厥的火线,都是反复拉锯,边疆战士的效死之地,扑面而来的悲壮与苍凉,何假解释?</p><p class="ql-block"> 又如之前学过的《题临安邸》,诗中的“杭州”“汴州”都不是等闲之地,一为南宋都城,一为北宋首都,不只代表着两个时期,更代表着两种文化。</p><p class="ql-block"> 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诗歌大多不长,以上几首,均为二十多字。要在极其有限的字数限制之内,表达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每个字的作用堪比黄金地段中的黄金地段,然而,诗人舍得将这一字千钧的重任托付给表面木讷的地名,后者必然有非凡之处。阅读时能够抓住它们加以思考,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深意。</p><p class="ql-block"> 当然,不止如此,古诗中与地名类似的木讷之语,如人名、物名、事件名,亦然。阅读时反复深味,久而久之,如嚼橄榄。从领一个角度来说,诗歌艺术之所以迷人,恰在于它的精炼,正像值得回味的人,话不必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