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风军 郑立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万毫升的血液,相当于5个体重50公斤成年人的血液总和。</p><p class="ql-block"> 他,所献的血量是自己血液量的4倍。如果按救助一个病人平均需要800毫升血液计算,他的献血量已救活25个病人。</p><p class="ql-block"> 王宝财,1966年生人,唐山市滦南县人,一位普通的退伍兵。偶然的际遇,让他把一滴滴鲜血捐献出来。这一捐,便是雷打不动的三十年,累计献血量超过20000毫升(由血站统计至今总量为23600毫升)。一摞红色的献血证和5个故事,展示了一名退伍兵的奉献精神与大爱情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次献血,只为三百元的检查费</b></p> <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一年冬天,对于王宝财一家,显得格外寒冷。刚刚退伍一年的王宝财,贷款五千元,买车跑运输,一年下来,赚的却是一屁股积荒。新婚的妻子抱着一岁的儿子愁眉不展——因为缺少奶水,不得不靠奶粉养活。此时,村里喇叭又喊着村民缴提留款……木讷的王宝财只有蹲在院子里不停地抽烟。</p><p class="ql-block">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顶头风。”对浑一身都是债的王宝财,上天不仅没有可怜和眷顾,却把不幸再一次降临:儿子残疾——六岁了,还只会吃喝拉撒和睡觉,几乎不会说话。在滦南县医院,做过常规检查后,医生让王宝财交钱做CT,可CT要三百元,十分昂贵。夫妻俩掏光最后一分钱,还付不起。</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还未出台无偿献血政策,献血者可以得到一笔“卖血钱”。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万般无奈的王宝财,最终偷偷走进献血站,第一次献出了400cc的血浆。当他拿着四百元营养费,来到医院收费处缴上费,才做了CT检查。</p><p class="ql-block"> 结果出来了:孩子脑袋里有囊肿,影响了智力发育。手术需要十几万元。二人带着孩子闷闷不乐地回到家,亲人们追问,他们哽咽难言。</p><p class="ql-block"> 王宝财和妻子只剩一个念头:给儿子治病,赚钱!攒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宝财早些时期手机拍摄的献血照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儿子的病,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b></p> <p class="ql-block"> 经过夫妻两人多年的努力打拼,他们早已还清了所有外债,而且,也攒足了给儿子治病的钱。</p><p class="ql-block"> 当夫妻二人迈进了大医院的门口,期望给儿子做手术,取出脑部肿块时,医生轻轻摇了摇头,孩子太大了,已经过了最佳手术期,再花钱也解决不了问题。</p><p class="ql-block"> 两人带着儿子沮丧地回到家里,夫妻抱着大哭一场。王宝财说,他愧对儿子,愧对妻子,愧对社会和退休军人称号。为减少这种愧疚感,他把献血救别人的命成了他的精神安慰。他疯了一般,每月都走进那个门口。就这样,他连续坚持了二十四个月。为血库贡献了8800cc的血,唐山血站为他颁发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奖状。</p> <p class="ql-block"> 自第一次献血的经历之后,王宝财就一发不可收拾。他坚持每年献血,尤其是在献血的历程中,他遇到过一个个令他感动的人和事,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世界,使得他的思想得到了升华、灵魂得到了洗礼。也使得他在之后的无偿献血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患白血病文友的感激眼神</b></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十五六岁的王宝财已在县文联刊物发稿。当时的文联主席肖波推荐他连续参加了两届文学培训。他诗歌进步很快,许多作品不仅发表在县内的文学小刊物,还在唐山文学及全国重要的诗歌刊物《星星诗刊》、《诗选刊》等处发表。当兵后,他却放弃了他心爱的文学和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宝财在业余时间坚持写作笔耕不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宝财的诗歌,收录在多家文学作品集中出版发行)</p> <p class="ql-block"> 五年的军旅生涯结束后,他站在玉米地头才找回了诗。2010年,他在环渤海文学沙龙里写诗交流,得知一个叫朗夜的文友身体残废,患有白血病,时不时需要输血。他和文友们到滦县去看望她。她得知他每年都在献血为像她那样的人治病,递来了感激的眼神。她说,没有他们这些献血者,她早入土了。回味着文友的话,他明白了献血的真正意义是救他人的命,献血者无尚光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宝财认真整理自己30年以来获得的献血证书,倍感欣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王宝财最为珍贵的一份奖励证书。因为上面不但有中国卫生委和中国红十字总会的印章,而且还有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的朱红大印――这令他万分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因为,他曾经是一名军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出租车司机不要钱</b></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他去唐山血站献血,因常规检查没出结果,他趁机到汲古书店看书。</p><p class="ql-block"> 汲古书店是唐山文学圈的交流平台和学习平台,也是王宝财去市里经常看书的地方。他正在看书,血站突然来电话让他去献血。他急忙叫了一辆出租车。 </p><p class="ql-block"> 当他上了出租,司机见他有些面熟,问他干什么的。他说是农民,来献血。对方忽然说出他的网名,并夸奖他写得棒。原来,他爱文学,经常在环渤海文学沙龙看稿子,从照片认出了他。聊天中,司机被他献血精神和家庭境遇感动了。车到站后,司机执意不收钱。司机说父亲母住院输过血,没有献血者早就不行了——不收钱就算表示一点敬意吧!</p><p class="ql-block"> 他,再一次感受到献血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他决心一定要坚持下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宝财在2019年1月4日献血小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孙姐帮他付了车胎钱</b></p> <p class="ql-block"> 特别理解他的还有血站的医生们。</p><p class="ql-block">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唐山血站打电话说血库告急,请他去献血。当时,各地封村锁镇,公交车早已停运。王宝财只好试开好久没用的二手轿车,颠颠达达地去献血。</p><p class="ql-block"> 回赶时,刚进滦南县界,车子噗的一声,侧歪过去。他停车查看,左前轮爆胎了。他想找车辆救援,换一条新轮胎,但翻翻口袋,钱不够。离家还有五十多里,又没车没辆的,咋办?</p><p class="ql-block"> 恰好,血站的孙姐打来电话,得知王宝财轮胎爆了,没钱买胎。二话不说,孙姐从唐山打车给他送来二百块钱,才解了他的围;一位滦县的田医生,为他的献血精神倍受感动,回家时,常绕道滦南,捎带东西,看望他和孩子。</p><p class="ql-block"> 他用实际行动,为社会树立奉献榜样,同时感染着周围的许多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山市中心血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市血站填写无偿献血申请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宝财在市血站无偿献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献血结束后接受献血证书)</p> <p class="ql-block"> 三十年过去了,王宝财坚持献血的故事激励着一个又一个无偿献血志愿者:“我们不仅体会到的是献血救人的精神,还体会到他温暖的胸怀给这个社会的温度。”一名志愿者这样说。</p> <p class="ql-block"> 走进王宝财的家,打开抽屉,只见里面摆放着两大摞红色的小本,上写无偿献血证。此外,还有一张张白色的献血证明,足有四十份。</p><p class="ql-block"> 据他回忆,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也曾遇到许多不解,甚至冷嘲热讽。有周围亲戚朋友劝他:何苦呢?对身体有影响怎么办?面对这些劝告和质疑,王宝财觉得一切语言和解释都是苍白的。从此,他的微信朋友圈除了记录每次献血,还多了一项体育运动——爬山。从迁西的青山关到秦皇岛的祖山、北京的的灵山……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坚持献血30年的王宝财身体健康精力充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宝财的妻子李翠荣接受县电视台采访)</p> <p class="ql-block"> 妻子李翠荣也从原来的不理解慢慢转化了过来,她说:当每次看到唐山市血站发来的手机通知短信,她就知道又有一位病人因丈夫献出的血液得到了救治――这是在救人命啊! </p> <p class="ql-block">【血站信息】:“尊敬的王宝财先生,您的血液经检测,确定为A+型,检验结果合格,即将用于临床救治。感谢您的爱心奉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宝财接受唐山市电视台采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充满温馨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临近记者采访结束,他不无愧疚地说,自己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只有这点奉献来回报社会了,能救多少人是多少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