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王洛宾(1913年12月28日—1996年3月14日),汉族,北京人,中国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杰出音乐艺术家。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49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曾获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8年按副师级离休。</p><p class="ql-block"> 王洛宾一生执著于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搜集整理创作民歌达一千多首,代表作品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王洛宾创作的民歌,优美流畅,诙谐夸张,寓意深长,跨越了时空地域广为传唱,</span>成为不可超越的传世经典。先后获得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金唱片特别创作奖,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于他“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王洛宾的歌,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音乐家、“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p> <p class="ql-block"> 王洛宾史诗般辉煌的作品,有过无数的光环和荣耀。他一生虽然没有参加过任何党派,但命运多舛,历经坎坷而又充满传奇,他先后三次入狱,身陷囹圄长达二十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遭遇和罹难。</p><p class="ql-block"> 1941年3月,王洛宾因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被国民党军统逮捕坐牢。1944年,当时的西北大军阀马步芳敬重王洛宾的音乐才华,力保王洛宾出狱,并留在属下任上校文化高参。马步芳酷爱西部民谣,与王洛宾相见恨晚, 1945年马步芳与王洛宾合作创作了红遍中国的歌曲《花儿与少年》。</p><p class="ql-block"> 1951年,因为当年与西北军阀马步芳的短暂交集,王洛宾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判二年徒刑。时任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独臂将军左齐(著名神枪手、军中才子,曾用步枪击落国民党飞机,独创左齐左笔书法,出版三本回忆录,受到毛泽东接见和表彰),爱惜王洛宾的才华,以监外执行的名义,把他要回到南疆军区文工团,当了一名音乐教员。</p><p class="ql-block"> 1960年,王洛宾再次以历史和现行反革命罪名被判刑15年,所谓的现行反革命罪名非常荒唐(王洛宾的诗歌影射领袖,他导演的舞剧枪口对着台下首长)。王洛宾百思不得其解,无数次申诉材料都石沉大海。在监狱的砖瓦厂里,年过半百的王洛宾与其他年轻囚犯一样,在新疆灼热的阳光下,做砖坯,背红砖,出窑装窑。王洛宾也曾有过轻生的念头,但对民歌的追求和梦想支撑他度过了苦难的5400多个日日夜夜。在新疆第一监狱时,王洛宾为了听犯人唱各自老家的民歌,拿自己的窝窝头跟他们交易,宁可饿着肚子也要听歌。1975年刑满释放时,王洛宾一无所有,只有监狱里搜集的三大本民歌集和一包音乐研究杂记。</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王洛宾已是63岁的白发老人,他在乌鲁木齐生活,成了一个没有户口、没有粮票、没有工作、居无定所的无业游民。为了生存和音乐,王洛宾先后干过挑沙子、搬砖块、运石头、拉板车等重体力活。</p><p class="ql-block"> 1981年7月,在时任中组部长宋任穷的亲自过问下,新疆军区为王洛宾彻底平反,任命王洛宾为军区文工团艺术顾问。王洛宾开始了人生第二春。</p><p class="ql-block">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回顾王洛宾的一生,无论是身陷囹圄的日子,还是饮誉海内外之时,他都荣辱不惊坚守着自己的人生信念;虽然历尽沧桑和委屈,他百折不挠,穷尽一生,始终没有放弃对西部民歌孜孜不倦的追求。王洛宾用全部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甚至整个生命,为我国的民族音乐史增添了瑰丽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 狱中的王洛宾。</p> <p class="ql-block"> 王洛宾在狱中背砖。</p> <p class="ql-block"> 王洛宾在监狱里收集创作了数百首民歌。</p> <p class="ql-block"> 1981年,恢复军籍重新穿上军装的王洛宾。</p> <p class="ql-block"> 王洛宾一生交集了四个重要女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使他的故事更加凄美传神,情动天下。这四个重要女人是:</span>热情奔放的杜明远,美丽动人的卓玛,恬静体贴的黄静,浪漫执着的三毛。</p> <p class="ql-block"> 与王洛宾交集的第一个重要女人,是他的初恋也是第一任妻子杜明远(又名洛珊)。</p><p class="ql-block"> 1938年,王洛宾经同学介绍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攻读西洋画的杜明远相识。在一次赈灾义演中,王洛宾为跳芭蕾舞的杜明远伴唱,他们珠联璧合的演出赢得了热烈掌声。在热情奔放的杜明远主动追求下,两颗年轻的心由此贴近,24岁的王洛宾收获了人生中的首次爱情。</p><p class="ql-block"> 婚后,他们双双到了革命圣地延安,随后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到兰州(照片右二、右三为王洛宾和杜明远),开展抗日文艺宣传工作。1939年王洛宾到条件比较艰苦的西宁采风和执教,杜明远怕吃苦不愿跟王洛宾去西宁,在兰州耐不住寂寞移情别恋于一位男演员。1941年,王洛宾与杜明远在兰州报刊上宣布脱离夫妻关系。王洛宾的第一段婚姻只维持了三年多时间。</p><p class="ql-block"> 离婚后不久,王洛宾被国民党军统以共产党嫌疑逮捕入狱(也有一种说法是被杜明远的情人举报)。其实,王洛宾并不是共产党员。</p><p class="ql-block"> 杜明远后来去了重庆,并与一位国民党的白姓县长结了婚。60年代,王洛宾在监狱为犯人排演豫剧,写信求助于杜明远。杜明远不仅寄了剧本和曲谱,还给狱中的王洛宾寄去了绒衣绒裤。</p><p class="ql-block"> 80年代末,已恢复军籍享受副师级待遇的王洛宾,专程去河南开封看望四十几年未曾见面的杜明远。旧时爱人重逢,杜明远以贵宾的礼节热情款待,但双方当年那种激情已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合影(中间王洛宾)</p> <p class="ql-block"> 与王洛宾交集的第二个重要女人,是青海湖畔金银滩草原的萨耶卓玛姑娘。</p> <p class="ql-block"> 1939年初夏,中国早期电影人郑君里到青海湖畔金银滩草原拍摄抗战纪录片《民族万岁》,邀请正在西宁的王洛宾一起帮助工作。</p> <p class="ql-block"> 电影队住在当地千户长同曲乎的家里,千户长是当地最高首领,相当于镇长。这部片子要拍摄牧民的生活场景,因千户长家的羊只最多,郑君里请千户长的女儿萨耶卓玛扮演影片中的牧羊女,王洛宾扮演萨耶卓玛的帮工。情窦初开的17岁少女萨耶卓玛,能歌善舞,美丽俏皮,热情奔放,金银滩上的牧民说,草原上最美的花儿是格桑花,青海湖畔最美的姑娘是萨耶卓玛。</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下,王洛宾穿着当地民族服装与卓玛各骑一匹马并肩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一大群羊宛若一幅宽大的白绫在绿茵中向前飘动着。根据剧情需要,导演安排王洛宾和卓玛同骑在一匹马上,卓玛恶作剧地突然纵马狂奔,吓得王洛宾差点摔下马来本能地抱住了卓玛的腰,乐得卓玛开心大笑。黄昏牧归,夕阳下的卓玛亭亭玉立,充满着野性的妩媚,王洛宾不禁呆呆地看着被晚霞染红了全身的卓玛,卓玛察觉到他灼热的眼神,高高地举起手中的牧羊鞭轻轻打在王洛宾身上,返身离去。 王洛宾木然地站在栅栏旁,望着消失在夜幕中的卓玛,轻抚着被卓玛鞭子抽过的地方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在拍摄的空余,王洛宾搜集了大量当地流传的歌谣,卓玛载歌载舞为王洛宾演唱哈萨克族民歌 《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给王洛宾留下了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影片拍摄了三天,王洛宾与卓玛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情谊。电影队要离开青海湖了,卓玛和她的父亲骑马一程又一程地为电影队送行,直到在一个小坡上方才停住。 王洛宾骑在骆驼上不住地回头张望,远处那一团火苗似的红裙渐渐模糊,但卓玛姑娘美丽的形象在他心中升腾挥之不去,令他产生了创作的强烈欲望。于是他耗时三个晚上,吸收《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的个别调式与音素,创作出了世界文化史上的经典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萨耶卓玛在王洛宾走后,当地的大户人家都来提亲,她都回绝了,她说要嫁王洛宾那样的汉人。但由于王洛宾当时已有家庭,后来又被捕入狱,一直没有再见面。1944年卓玛嫁给了时任海晏县县长的史炳章,1954年因病去世,当时只有32岁。</p> <p class="ql-block">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民歌创作中艺术评价最高的歌曲,被赞为“艺术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这首歌优美抒情的乐句,朴素简洁的歌词,生动流畅的旋律,如诗如画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升华了爱情和生命的意义,宛如天籁之音,让人听不够唱不够,迅速在华人世界传播并经久不衰。</p><p class="ql-block"> 1947年,美国歌唱家罗伯逊在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庆典上用英文演唱了《在那遥远的地方》。<span style="font-size: 18px;">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将这首歌编入学院东方音乐课程教材。台湾女作家三毛从小就爱唱《在那遥</span>远的地方》,她把这首歌曲传播到了西班牙、撒哈拉。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以外的太空播放《在那遥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金银滩草原,这里诞生了《在那遥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金银滩草原卓玛塑像。</p> <p class="ql-block"> 金银滩草原位于青海湖畔海北藏族自治州,距西宁约110公里,已成为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与王洛宾交集的第三个重要女人,是王洛宾的正式妻子黄玉兰(后被王洛宾改名为黄静)。</p><p class="ql-block"> 1944年,王洛宾被国民党释放出狱,遭遇前妻背叛和莫名的牢狱之灾,王洛宾的情绪有点低落。出狱后的第二年,在朋友们的热情张罗下,王洛宾与医院护士黄静结婚,婚前他与黄静连面也没有见过。婚礼上,当新娘徐徐掀起头上的红布盖头时,情感始终置于冷漠下的王洛宾不由得愣住了,映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张非常标致的漂亮脸容,看上去显得那样文静温柔,王洛宾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比他小16岁的姑娘。黄静聪明贤慧,温柔体贴,克勤克俭,从不与王洛宾红脸,把小家庭安排得妥妥当当,给王洛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爱和一个温馨的家,这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但这样的幸福时光好景不长。1951年6月,因政治原因王洛宾在北京的家中被捕押回新疆,刚做产的黄静受惊吓卧床不起,留下三个孩子离开了人间,年仅23岁。噩耗从北京传来,远在新疆监狱里的王洛宾悲痛欲绝,他的身心受到沉重打击。在后来近半个世纪的生涯中,王洛宾都无法忘怀,无论谁也无法替代黄静在他心目中的位置。<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几十年来,每天黄昏他都会在爱妻的遗像前,弹着吉他述说对她的思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时年39岁的王洛宾一直没有再婚。</span>即使在黄静含恨离开人世40年后,那个曾经演绎过浪漫话题的台湾女作家三毛,试图走入王洛宾的这个家,但王洛宾委婉而坚决地将她拒之于“门”外。这是因为,黄静无时无刻不在这个家中,无时无刻不在王洛宾的心中。王洛宾永远忘不了黄静,直到晚年,直到他临终前,在他寓所的客厅的墙上,始终端端正正地悬挂着一幅黑纱缠框的黄静遗像。</p> <p class="ql-block"> 与王洛宾交集的第四个重要女人,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旅行家三毛。一个<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怀抱着新思想,写尽自由的文艺女神。一个是从旧时代里走来,唱遍情歌的西部歌王。金风玉露一相逢,演绎出了</span>一段短暂、凄美、曲折、充满传奇色彩的忘年恋情。</p> <p class="ql-block"> 1989年10月,台湾作家夏婕在新疆访问王洛宾后,在媒体上发表了《王洛宾老人的故事》的连载文章。三毛从小就爱唱王洛宾改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等民歌,当她在文章中看到自己崇拜已久的王洛宾,三次“莫须有”罪名坐牢,年近不惑丧妻,历<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经坎坷磨难</span>仍然痴心不改追求民歌艺术。特别是每天夜幕降临时,王洛宾总要对着挂在墙上的太太遗像弹曲子给她听,三毛几度哭红了双眼,她心里顿时生出了对王洛宾强烈的敬仰、爱慕和同情。她立即向夏婕查询王洛宾在新疆的联络方式,急切地想到大陆看望这个有情有义有才的偶像王洛宾。</p> <p class="ql-block"> 1990年4月16日,三毛随台湾赴新疆旅行团到达乌鲁木齐。那天,王洛宾在家里听到有轻轻的敲门声,他打开房门顿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位女牛仔,穿着大方格的长裙,镶金边的腰带,头上裹着一块大花巾,只露着滴溜溜的一双大眼睛。这是三毛按照《在那遥远的地方》里的卓玛形象精心打扮的。初次见面,两人都很拘束,简单寒暄几句后,两人才打开了话匣子。三毛聊起了自己从小就喜欢唱王洛宾的歌,对王洛宾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王洛宾也指着卧室说,我床头就放着你的书。<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毛为王洛宾深情演唱了她自己作词的歌曲《橄榄树》,王洛宾深受感动,弹着吉他也为三毛唱了一首狱中的作品《高高的白杨》,并介绍了歌中的故事:一个维吾尔青年在结婚前夜被捕入狱,美丽的未婚妻不久忧伤死去,青年为了纪念死者留下了胡须。当唱到“孤坟上铺满了丁香,我的胡须铺满了胸膛”这句歌词时,三毛感动的流下了眼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旅行团在新疆的时间只有两天。两天的交流</span>对话,三毛为王洛宾的坎坷人生和艺术才华所倾倒和感动,临走时,三毛依依不舍地对王洛宾说,半年后,我还要来见你。王洛宾评价三毛是一个热情、开朗、洒脱、无羁的女人!”他专门为三毛写了《掀起你的盖头来》的第五段:掀起你的盖头来,美丽的头发披肩上,像是天边的云姑娘,抖散了绵密的忧伤。” </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见面,王洛宾和三毛如“灵魂伴侣”般产生了共鸣,三毛自她前夫荷西去世后第一次有了心动的感觉。当时,三毛47岁,王洛宾77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三毛</span>的感情真挚而热烈,她不在乎30岁的年龄差,不在乎相隔万里,在乎的只有对王洛宾爱。<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三毛离开大陆不久,王洛宾就收到了她的第一封来信:</span></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朋友,洛宾:公元1990年4月27日,万里迢迢,为了去认识你,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没法抗拒的。我不要称呼你老师,我们是一种没有年龄的人,一般世俗的观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尊敬与爱,并不在一个称呼上,我也不认为你的心已经老了。回来早了三天,见过你以后的路,在成都,走得相当无所谓,后来,不想再走下去,就回来闭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没有办法。照片上,看我们的眼睛,看我们不约而同的帽子,看我们的手,还有现在,我家中蒙着纱巾的灯,跟你爱的都是一样的。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在这一点上,我是自由的。上海我不去了,给我来信。9月再去看你。寄上照片四大张一小张,还有很多。每次信中都寄,怕一次寄去要失落。想你,新加坡之行再说,我担心自己跑去不好安排。秋天一定见面。三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此后的3个多月时间里,三毛给王洛宾写了15封信。5月,王洛宾把《掀起你的盖头来》新补的歌词寄给三毛,三毛很是感动,回信致谢同时表达了渴望再见王洛宾的心愿。</span></p> <p class="ql-block"> 三毛炽热的爱念让王洛宾有些措手不及,他当年已经77岁了,迟暮之年的他似乎不敢接受这份沉甸甸的爱。王洛宾写信给三毛,委婉表达自己的彷徨:“萧伯纳有一把破旧的雨伞,早已失去了雨伞的作用,但他出门依然带着它,把它当作拐杖用。”王洛宾自嘲而诚恳地说,他就像萧伯纳那把破旧的雨伞。之后,王洛宾减少了给三毛回信。为此,三毛匆匆来信,责怪王洛宾:“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p> <p class="ql-block"> 1990年8月23日,对未来满怀憧憬的三毛再次来到乌鲁木齐,寻找她梦中的橄榄树。这一次,三毛把自己打扮成了《达坂城的姑娘》模样,穿着藏族衣裙,去见心中的爱人。此前三毛在给王洛宾的信中说:“这次不住宾馆,住在家里是为走近你。”从未置办过家具的王洛宾,请自己的学生陪同,到乌鲁木齐的家具市场选购了一张当时最流行的单人席梦思床及书桌、台灯和一套新被褥。</p> <p class="ql-block"> 三毛在王洛宾寓所居住期间,与王洛宾各骑一辆自行车外出探亲访友、上街逛景、购物买菜,回家后由三毛亲自掌勺做饭。<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毛还穿上民族服饰为王洛宾跳舞,王洛宾也为三毛深情唱歌。这时的俩人,像极了一对热恋中的恋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 骑自行车外出采风。</p> <p class="ql-block"> 三毛想长期和王洛宾生活在一起,于是就对王洛宾儿子说:“下次我来的时候会多带些钱,你在乌鲁木齐给我买套最好的房子,我要住在这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一个是飞蛾扑火般的爱,一个是畏惧不前的迟疑。<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王洛宾顾及部队环境、家庭子女、社会影响和现实生活赋予他的理性,没有贸然接受三毛追求的勇气。</span>三毛想和他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二人世界生活,他却偏偏安排学生来家里照顾她;三毛搬出去住宾馆,他还要带上2个女学生,才好意思去见她;三毛不喜欢被打扰,也不喜欢自己的私生活被暴露在聚光灯下,可王洛宾害怕和三毛独处,经常让电视台的摄影团队围绕着她。因此和王洛宾相处3周后,她带着绝望受伤的心回到台北。</p> <p class="ql-block"> 吉他是王洛宾伴随一生的“爱物”,三毛还留了一线最后的希望,临走前把她的粉红色发针别在王洛宾的吉他上,作为三毛求爱的信物。王洛宾为此感叹不已,写了《幸福的e弦》表达自己的心情: “我常拨弄着琴弦,独自漫步海滩上。琴声那样忧伤,弹奏着无尽惆怅。今天我抱起了吉他,琴声却是这样明朗。像一双自由的白鸥,追逐着海波浪。虽然san-moor不在身旁,琴声却是这样明朗。因为她那发针,插在e弦上。啊我幸福的琴弦,奏起幸福的交响。她那粉红的发针,曾经插在鬓发上。”</p> <p class="ql-block"> 没成想这次分别,竟然成了永别。三个月后,也就是1990年12月11日,三毛给王洛宾写来了最后一封信,告诉她自己订婚了,以此来试探王洛宾。当三毛收到了王洛宾为其有了归宿而欣慰的回信时,三毛彻底绝望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1991年的1月5日,</span>也就是离开王洛宾后的第121天,三毛在台北自缢身亡。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把王洛宾打懵了,他悲痛欲绝,泣不成声。</p><p class="ql-block">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失去了才更加痛惜和悔恨,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开始不断地喝酒麻醉自己,他十天内喝了八瓶52度新疆烈性白酒,因酒精中毒住进了医院。王洛宾一直在反思:如果当初对三毛更好一点,更温柔些,再多一点关爱,对她一往情深的示爱表达的更婉转含蓄,给她留存希望,也许她就不会这么极端。正因为自己过于理性和固执,才造成感性三毛的悲剧。可以说,三毛是为他而死的,是为他殉情的。</p><p class="ql-block"> 心力交瘁的王洛宾,在三毛居住过的卧室里设了一个小小的灵堂,把三毛的相片放大,让学生用绒丝线装饰起来,围上黑色纱巾;还有白绢布包起来的三毛的一缕秀发,那是三毛在王洛宾家居住时,临走前剪下来留存在乐谱内的遗物;把三毛写给他的最后一封信贴在一个杂志封面上,疾笔题写了久违的音乐日记:“后悔吧!后悔安慰不了她的在天之灵!实际上后悔又是在责备自己。”</p> <p class="ql-block">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只恨此心未能与君同。</p> <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王洛宾才明白,不知不觉之中他已经对三毛爱得这么深,却那样残忍地拒绝了她的爱。他可能现在才开始理解三毛,三毛是愿意爱得轰轰烈烈的一个人,她想要的,不过是对方也能回应她同样的爱。如果生命里没有了爱,她甘愿赴死。</p> <p class="ql-block"> 王洛宾在极度悲痛之中,写下了他晚年最后一首情歌:《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歌词充满对三毛的爱、膜拜、愧疚和遗憾。只是斯人已去,遗憾也无从弥补,想要去爱,也来不及了。</p><p class="ql-block"> 在《等待》中,王洛宾真情流露,“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你永远不再来,我永远在等待等待等待,等待等待,越等待,我心中越爱!”</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代的差异、年令的差距和海峡两岸人文与生活准则的差异,在两个人之间横恒着一道深深的鸿沟,他们的爱也成了永远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那个难以忘却的时代,一段难以忘却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旷世“忘年恋”,留下了许多遗憾,不禁让世人唏嘘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王洛宾唱着《高高的白杨》应和着三毛的《橄榄树》,却最终游走在了这份情感之外,直到三毛去世,他轻吟《等待》,为了这一世的错过,也为了下一世的重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王洛宾后来选择皈依佛门。</span></p> <p class="ql-block">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综合了音乐剧、话剧、音乐会、舞剧等几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制作一出反映王洛宾完整音乐人生的音乐剧场《你是我的孤独》。剧中再现了王洛宾最为经典的24首代表作品以及三毛的《橄榄树》,透过音乐来发展和挖掘出王洛宾灵魂深处的孤独、乡愁与爱恋。</p> <p class="ql-block"> 王洛宾的作品中,没有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社会变革和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的描写,大部分是对普通老百姓中的人和事、情和理的体现,是对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命运、情感与生活的讴歌,他的音乐传达着永恒的“真善美”主题。</p> <p class="ql-block"> 王洛宾的歌曲曲式结构都非常的简练,短小精悍,风趣诙谐,寥寥几笔,就把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给展现了出来,很少能够见到复杂的结构形式。《达坂城的姑娘》就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王洛宾还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音乐艺术家。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他毅然奔赴抗日前线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他用自己满腔的爱国热情创作了大量抗日歌曲,并在抗战队伍中广泛流传,极大地鼓舞了有志青年们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中。代表作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老乡,上战场》。</span></p><p class="ql-block"> 全国解放以后,他怀着对新中国的热情又创作了 100多首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的歌曲,在整个新疆乃至全国广为传唱,鼓舞着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代表作品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萨拉姆毛主席》、《社会主义光芒照在我老汉的心坎上》。</span></p> <p class="ql-block"> 1958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1993年王洛宾被聘为达坂镇荣誉镇长。</p> <p class="ql-block"> 1994年6月,王洛宾在联合国总部为各国官员举办《丝路情歌——王洛宾作品音乐会》,演出厅里座无虚席,不少人只得坐在台阶上或站在通道上观看演出。当时联合国副秘书长陈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肇星也观看了演出。李肇星在演出前致词说:“在联合国,每天听到的是战争和灾难的消息,王洛宾先生却给联合国带来了美妙的音乐和精湛的艺术。</p><p class="ql-block"> 王洛宾说:“在远离祖国大半个地球的纽约找到知音,我实在感到幸福。我期望歌声、友谊与和平充满世界上每一个角落”。</p><p class="ql-block"> 在纽约的演出,人们从四面八方兼程而来,他们希望一睹艺术大师的风采,并从他那感人的肺腑的歌声中去寻找失去的岁月和重温昔日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王洛宾“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和“国际音乐大使”的光荣称号。</p> <p class="ql-block"> 王洛宾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国席位上。</p> <p class="ql-block"> 王洛宾和儿子王海成</p> <p class="ql-block"> 这是王洛宾留下的最后文字,25天后,1996年3月14日,这位为中国民族音乐鞠躬尽瘁的人民音乐家与世长辞!</p> <p class="ql-block"> 2009年6月29日,王洛宾音乐艺术纪念馆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开馆,纪念馆正面的纪念墙墙面上铭刻着王洛宾手书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曲谱。</p> <p class="ql-block"> 华盛顿华人举办演唱会纪念西部歌王王洛宾。</p> <p class="ql-block"> 永远的王洛宾——纪念王洛宾百年诞辰音乐会,2014年9月在西安举行。</p> <p class="ql-block"> 各地举办王洛宾作品音乐会,全国掀起王洛宾热。</p> <p class="ql-block"> 苦难带给王洛宾的不是畏惧退缩、颓废沮丧,而是胡杨林般坚毅不屈: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p> <p class="ql-block"> 著名作家秋石在评价王洛宾的历史功绩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古往今来,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还没有哪一位民间音乐家能像王洛宾一样,在他去世二十多年之后,还能让全世界华人年复一年去缅怀回味。人们纪念王洛宾,是因为他的歌曲打动了亿万听众的心。”</p><p class="ql-block"> 经典永恒!</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2年9月,小编在达坂城王洛宾纪念碑前留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