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剑川县钟灵毓秀,风光旖旎。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钟山石窟,有被列为“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八大片区之一的“滇山之祖”—老君山;有双A级风景名胜区—千狮山,有“高原明珠”剑湖;有被列为世界101个濒危建筑遗址之一的沙溪寺登街。剑川古城、茶马古道文化遗址、丹霞地貌形成得天独厚的旅游业资源。</p> <p class="ql-block"> 剑川古城内有二大古建筑群,分别为景风阁和西门街。西出古城,溯淙淙清溪而上,远眺山麓,一围龙蛇起舞画壁描檐的红墙内,古木参天,屋宇重重,一塔耸立,就是景风阁。狭义上,景风阁专指园内建于元代的一座飞檐斗拱三层楼八角高阁。古阁构架精巧,秀丽雅致。南面底层安有春夏秋冬四扇木雕格子门,其中凤穿牡丹、鹭鸶登莲、喜鹊登梅三扇是大理“杜文秀帅府”遗物,格芯花板三层镂空,精美绝伦。此阁原名魁星阁,清光绪年间,剑川著名学者赵藩倡议改名为“景风阁”,供奉历代地方名贤牌位,寄寓景仰先贤遗风之意。这里的遗风指剑川重文教、礼贤才的文化传统。赵藩即是四川成都武侯祠著名“攻心联”的作者。</p> <p class="ql-block">景风阁内古树颇多,树龄都在百年以上。一株盛开浅红花朵的山楂树,在此生长已有170年了。</p> <p class="ql-block">从景风阁出门往右一转,即为西门街。西门街古巷通幽,明、清古宅有百余栋,如七曲巷四合天井的何宅,五马坊明代古建张宅、赵薄藩故居光禄第、原古谯楼下明建武将军府第鲁宅等。古城的居民至今仍生活在鲜活的文化生态当中,古风依旧,古习犹存。古城呈现出丰富的多元文化形态,但始终保留着浓郁的原生白族本主文化和独特的阿吒力佛教密宗文化。居民以白族为主,白语为主要交际语,白族民风民俗保留十分完整。文献名邦光彩照人,古城众多的名人故居,仍在叙述着历代风流人物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古城新建了剑阳阁广场,周边古迹不少。白天的古城游人不多,夜晚则是散步健身的居民。</p> <p class="ql-block">出古城东门不远就是剑湖。若论风景,剑湖不及泸沽湖和洱海,面积也小很多。但剑湖胜在非常原始,几乎没有游客。湖边散落着白族村庄,白墙灰瓦倒映在湖面上,波光粼粼,远处是连绵群山,近处是青草绿树,牛羊在悠闲吃草,仿佛一幅岁月静好的山水画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这里居住着世界上最美的水鸟——紫水鸡,它们大多生活在湖泊沼泽中或者草丛中,以昆虫、软体动物、水草等为食,性温顺而胆小,因此只能远观,稍微靠近它们就跑了。去年七月,几只彩鹮在剑湖安家,现有八只。我两次前往拍摄均只见到两只。距离较远,静静地欣赏也是超级享受。</p> <p class="ql-block">剑川古城是厚重的。在历史长河中,剑川曾散发过耀眼的光芒,而现代科学技术发达,似乎又将剑川掩映在深闰。现在的剑川正在实行城市装衣戴帽提质工程,我相信今后的剑川定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明天一定会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