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促教研 携手并进共成长——教学共同体小学第四组教学交流研讨活动

小付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p> <p class="ql-block">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共同体学校的全面合作,有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发挥优秀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有效课堂的构建。3月25日,繁荣小学、道东小学、达斡尔民族学校、柴河学校、大河湾农场小学、哈拉苏学校和兴华小学教学共同体有效课堂教研活动在兴华小学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评课地点:</p><p class="ql-block">语文:二楼书法教室,</p><p class="ql-block">数学:二楼录播教室,</p><p class="ql-block">英语:二楼美术教室。</p> <p class="ql-block">  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p><p class="ql-block"> 白璐老师执教三年级《元日》一课。她课前精心备课,在教学过程中把传统文化渗入课堂,围绕单元人文主题,通过吟诵、品味古诗,启发学生想象、领悟古诗意境,以说、背、唱、画、写等形式,潜移默化渗透古诗词学习的基本方法。这节课既是对古诗词教学的深入探究,也把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民俗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价值观意识。</p> <p class="ql-block">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p><p class="ql-block"> 苏丹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的《绿》。她精心研读教材,找准教学重难点,依托单元语文要素,在教学艾青的现代诗《绿》中,把学生又一次引进诗歌的花园。课文学习把感觉与景象融为一体,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而且注重朗读引导,教方法、重实践,把诗歌特色一一色彩凸显出来,让学生有独特而丰富的审美内涵。教师以灵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以聪慧的双眼观察生活,争做小诗人。</p> <p class="ql-block">  两位年青教师的灵动的诗词课堂教学,展示了我校“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探究”这一语文课题的阶段成果,同时大大促进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  杨延芬老师教学内容是《体积和体积单位》,结合学生实际,抓住重点,迁移难点,用全新的理念和方式,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了体积的真正含义。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紧密联系生活,挖掘生活素材,使课堂内容得到升华;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圆满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p> <p class="ql-block">  刘玥老师所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Unit2 What time is it?PartB Let's learn&amp;Let's play。刘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课堂伊始,刘老师通过一首英文儿歌,让孩子们在跟唱的过程中,快速进入英语课堂,开始英语思维。在热身部分,先是用follow the cards的方式复习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单词卡片的活用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新授单词虽不多,但是老师整节课带领孩子各种操练,各种题型巩固运用新授单词及句型,让学生充分吃透教材,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朴实无华的课堂上给孩子们充分的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关注整体,学习单当堂反馈训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  不能来到现场的学校,也利用录播教室直播互动平台积极观课。</p> <p class="ql-block">  交流研讨</p> <p class="ql-block"> 集体评课中,共同体学校各位领导老师和兴华小学的老师们畅所欲言,开诚布公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四位老师的教学给予很高的评价和中肯的指导。常言道“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交流是知识保持鲜活的法宝,也是我们不断提升改进的阶梯。</p> <p class="ql-block">  不断学习,博采众长,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打造有效课堂。通过本次共同体有效课堂教研活动,我们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不断学习,并达到真正高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编辑:付斌 审核:王淑凤)</p>

教学

课堂

学生

老师

小学

教研

共同体

古诗词

课堂教学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