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老百姓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政府重视的“民生大事”,如何更好的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值得“商量”。为此,宁家埠街道“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从现实落脚、从细节着手,共同商讨和研究,破题垃圾分类这件民生关键小事,力求工作更顺民心、更合民意、更贴民情,让“新时尚”成为“好习惯”。 <h1><b><br></b></h1><h1><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有事好商量”征集“金点子”</b></h1> “垃圾分类宣传单纯的靠发发宣传单效果一般,我觉得以后要采取一些更接地气、更能吸引群众的方式,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我们宁埠不是有爱好戏剧的吗,要不动员动员他们,通过戏曲说唱方式,群众不仅感兴趣,还能听到垃圾分类的知识”“广场舞也可以,晚上村民爱跳广场舞,观看的也不少,可以组织关于“垃圾分类”的广场舞演出活动”…… 在宁家埠街道商量工作室,一场关于“如何更好的进行垃圾分类宣传”的商量座谈活动正在举行,政协委员、网格员、环卫工作人员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为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商量对策,提出“金点子”。经过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了组建“垃圾分类”文明实践说唱团、开展“小课堂”专题宣讲、举办专题广场舞演出活动等具有创新性和吸引性的宣传方式。在此基础上,一场场“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在各村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h1><b><br></b></h1><h1><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广场舞”舞动 “新风尚”</b></h1> 在宁家埠街道郭码村,一场“垃圾分类新时尚 宁埠文明我点亮”演出活动吸引了村民驻足观看,广场舞舞蹈队员们自编自演,用热情的舞姿和动感的音乐带给村民全新的感受,呼吁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br> “原来,跳广场舞只是锻炼身体,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可以边跳边宣传好政策,让广场舞的层次更高了,这种文明有趣的方式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郭码村的村民王大姐一提起广场舞,便禁不住兴奋地向我们讲述起来,我们要把广场舞从“文艺”跳出“文化”的味道。 <h1><b><br></b></h1><h1><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老说唱”点亮“文明宁埠”</b></h1> “撸起袖子加油干,垃圾分类成习惯……这蓝色垃圾箱盛啥?是专盛可回收物!对!盛可回收物!……”在嘉禾广场,“五老”说“垃圾分类”活动正在举行,活动吸引了不少前来购物的群众观看表演,熟悉了台词的群众还不时的与演员们互动,跟着哼唱几句。<br> “真没想到还能用戏曲的形式讲解垃圾分类,之前还没没见过,好啊”,“这种新颖的形式,我们老百姓都喜欢,比平常枯燥的宣传可好多了”,“咱宁埠垃圾分类工作宣传的真好,给你们点赞,回家我也要跟潮流,进行垃圾分类”,台下观众纷纷夸赞。<div> 针对老年团体记忆力差,垃圾分类知识接受慢的特点,街道成立文明实践“五老”说唱团,通过打快板、唱吕剧等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加深对垃圾分类的宣传,让垃圾分类更接地气。</div> <h1><b><br></b></h1><h1><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课堂”释放“大能量”</b></h1> “我们区采用了四类分类方式,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在刘家道村,第一期垃圾分类“小课堂”宣讲活动开讲了,接下来,网格员还要在各村陆续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我们每一位网格员都是宣讲员,大家通过“小课堂”的方式多讲、多说,群众的意识也就提高了”网格员张友海说。 如今,在宁家埠街道,通过群众文化生活和垃圾分类文明新风相结合的方式,垃圾分类政策正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宁家埠群众心中,以“有事好商量”平台提升协商质效,推动成果转化,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