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进行集体备课 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记乌市九中政治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刘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2021年3月23日,根据乌鲁木齐市第九中学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安排,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在教研室进行教研活动。李焕昶校长和席拥军书记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本次教研活动由政治教研组长沈忠辉老师主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刘燕老师进行集体备课的课题是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第一框题《政府:国家行政机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本框题主要介绍了我国政府的性质和基本职能,是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核心框题。本框是从“公民的政治参与”过渡到“民主政治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讲好政府职能,能起到更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本单元和整个《政治生活》教材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刘燕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教学方法、课前三分钟、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教学过程、本课小结、课堂练习、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集体备课,并就本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活动的设计、时政案例的运用及具体效果进行了重点探讨,既分享了本节课在进行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及较好的效果,也和各位老师们交流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预设与教学实效中存在的差距、困惑,并分析了不足和改进之处。</span></p> <p class="ql-block">  夏莉娟老师集体备课的题目<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的最后一框内容</span><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font-size: 18px;">《青春有格》,主要</span><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是引导学生把对青春的关注从身体、心理上升到精神层面,是单元的升华与提高。本框题设计立意在于让学生在青春探索、自我证明的道路上,既坚守道德和法律底线,又有向往“至善”的精神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span>这节课有两目分别是“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主要涉及到道德模块,学习内容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课备好第一遍之后,总共六个班,边上完课边进行修改,最后形成了备课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夏老师说:“六个班的课都上完,我的感触还是比较深的。尤其设计的两个探讨活动我觉得效果特别好。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说一说在校园和社会当中可耻的事情是什么并说明理由?另一个活动是你心中的榜样是谁?她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这两个话题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话题的讨论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了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从而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与升华。</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通过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设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活动起来,让学生畅所欲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们了解到青春有格,就是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人应该慎独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青春的探索应该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做到有底线、有格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于佳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把握好教学要求与教学重难点,做到位而不是越位。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随意拔高要求,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一节节的教学内容仅仅是教学大厦中的一砖一瓦,要想把这些一砖一瓦研究透彻,就必须把目光投向大厦。因此,备课时,不能局限于当下执教的一节节内容,还应该“追本溯源”。备课时,应该尽可能的多看一些参考资料,注重知识面的必要拓广和知识结构的合理重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崔倩老师:认真备课,需要深入钻研教材。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在部编版新教材面前我们仍然是新手,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夏莉娟老师: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策略之一。设计一个很巧妙的教学问题,对于有效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也要有概括性,把零乱的认知角度用一个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还要有利于组织教学,有人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同样,设计一个好的教学问题比解决一个教学问题意义要大得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解俊茹老师:除了从教材上面去备一堂课,还要从学生身上去备一堂课。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基础和个性差异,掌握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有效方式,也就是我们说的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基础起点,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起点要合适,要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意学;起点过高,学生无所适从,便无法学习。备课时,多想想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董婷婷老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是教学过程的起始和归宿。设计出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意义的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关键。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要从达成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来设计教学目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刘燕老师:通过本次集体备课,能真正静下心来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在钻研教材、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有所收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在备课的过程中,不要只想到自己有没有教到,而要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构建新知识、新认识,在理解中应用,才能在应用中理解,重要的是学生要有经历和感悟,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代他们。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方式:时政资料、视频、音频、图片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span></p> <p class="ql-block">  沈忠辉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备课是一个将学生、教材和教师自己进行多维整合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和情感准备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备课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需要老师的技巧和匠心,那么,关于备课有哪些新的理念和技巧呢?</p><p class="ql-block"><b>三个新理念</b></p><p class="ql-block">备课新理念之一:教师要成为学习设计师</p><p class="ql-block">备课新理念之二:始终带着产品的思维展开</p><p class="ql-block">备课新理念之三:充分放大关注学生差异这一维度</p><p class="ql-block"><b>四大技巧</b></p><p class="ql-block">技巧1:常听“老教师”的课</p><p class="ql-block">技巧2:反向设计教学</p><p class="ql-block">技巧3:用思维导图备课</p><p class="ql-block">技巧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p> <p class="ql-block">  沈忠辉老师以13中政治教研组为例,就新时期我校政治教研组的发展方向及理念进行了阐释,我们全体思政教师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指导下,在老教师和中坚力量教师的以身作则的示范引领下,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我们的教研团队中,凝聚了集体智慧,提升了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态度、教学作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席拥军书记就参加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前提是备好课,而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整体质量和水平的必由之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形成合作优势,才利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上达到更高的质量和水平。政治教研组的老师们同伴互助,以研促教,逐梦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李焕昶校长就本次政治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集体备课是教研组围绕课程目标,组织教师进行集体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制定教学方案、突破重点难点、反馈教学信息等的系列教学研究活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普遍实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全面提升教研水平。”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也要求“全面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通过参加本次政治教研活动,充分感受到了政治教研组团结奋进、互帮互助的浓厚的教研氛围。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一个团结奋进的教研组,各位思政教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师者的初心与使命!</span></p> <p class="ql-block">制作人:刘燕</p><p class="ql-block">审核人:吴浩 沈忠辉</p>

备课

教学

学生

教师

教研组

教研

老师

政治

集体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