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line-height: 1.5;"><font color="#9b9b9b">一座历经千年洗礼的文化古城</font></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line-height: 1.5;"><font color="#9b9b9b">一个用历史足音编制的五彩梦</font></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line-height: 1.5;"><font color="#9b9b9b">风雨铸就了她沧桑的脸</font></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line-height: 1.5;"><font color="#9b9b9b">岁月写下了她朝气的魂</font></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line-height: 1.5;"><font color="#9b9b9b">文物古迹记载了她昔日的婀娜</font></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line-height: 1.5;"><font color="#9b9b9b">璀璨灯火昭示着她今朝的风韵</font></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line-height: 1.5;"><font color="#9b9b9b">她期待世人渐进的足音</font></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line-height: 1.5;"><font color="#9b9b9b">她就是河北文化古城——宣化</font></span></div> <font color="#9b9b9b">古老的城墙,巍峨的钟鼓楼,折射出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之光。鼓楼小学的同学们对于鼓楼并不陌生,好多同学每天上学路上都可以见到它。今天鼓楼小学三一班的同学们在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将家乡文化课程由室内讲解转到室外实地探寻。同学们真正的登上宣化的三座城楼,感受宣化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学会更好的爱家乡!</font> <font color="#ed2308"><b>一、宣化的地理位置</b></font><br><font color="#9b9b9b">宣化区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东南距首都北京170公里,西邻“煤海”大同180公里,北接内蒙古草原,世称“神京屏翰”之域。</font> <div><br></div> <font color="#9b9b9b">说到镇朔楼上面冲北边的四个大字——“神京屏翰”,同学们被这四个字震撼到有木有~ 一个神字,还有北京的京,其内涵不难理解,保卫北京的一道屏障,可见宣化在当时是多么重要的一道边防线!土生土长的同学是不是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呢~</font><br> <font color="#ed2308"><b>二、宣化的历史文化</b></font><br><font color="#9b9b9b">我们宣化历来被称为古城,那宣化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城镇的呢?<br>中国古代只有大规模城镇建制建立的时候,才会出现城楼,古城宣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早在秦朝就是上谷郡的所在地,明朝时宣化是长城九边之一,有将近十万兵马屯于此处,永乐7年设置宣府镇。</font> <font color="#9b9b9b">宣化历史悠久。战国至秦汉属上谷郡,唐代置武洲设文德县,始建宣化城,辽改武州为归化州,金改归化州为宣德州,元中统四年,始置宣德府。明洪武三年,朱元璋改宣德府为宣府,清康熙三十二年,废宣府卫所,取宣扬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县,府县治所均在宣化城内,宣化由此得名。因其为北京城西第一座府城,人称“京西第一府”。</font> <font color="#9b9b9b">谁还记得什么是九边呢?看着大家高高举起的小手,想必是课堂上的知识记得很牢固呢~<br>在明朝建立以后,蒙古族的残余势力退败到长城以北,有数百万之众,为了防止反扑,设置九镇,加强北方边疆的防守。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嘉靖二十一年,《皇明九边考》称其为“九边重镇”。</font> <font color="#ed2308"><b>三、宣府镇的发展</b></font><br><font color="#9b9b9b">明朝的时候,朱元璋第十九子朱橞,十二岁被册封为谷王,统领长城九镇之一宣府镇。朱橞辖宣府后,一边兴建谷王府,一边搞戍边建设。三十岁前主持并参与扩展宣化城的建设,将始建于唐代的宣化城扩展至周边24里有城垣,沿城设“一关七门”。<br>一关即南关,关城面积一里见方,关内设月城和瓮城;七门即南为昌平门,宣德门,承安门;北为广灵门,高远门;东为定安门;西为大新门。城外建有吊桥、堑沟,城上设角楼和铺宇,攻守兼备,是明代早期城防建筑的典范。同时,他还参与构筑了常峪口至大境门60余公里的明长城,兴建了独石口和锁阳关的关隘,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袭扰,巩固明朝疆域 ,做出了贡献。</font> <font color="#9b9b9b">原来朱元璋的儿子还来镇守过我们宣化,当时他可只有12岁啊,就比我们大一点,果然还是古代的人厉害~我们还坐在教室里,人家就坐阵前线了~<br>听老师说“瓮中捉鳖”这个词就出自朱橞搞的边城建设,他在城门外又建了个城门叫做“瓮城”,这样敌人来进犯的时候就可以把他们困在中间,可以一举歼灭~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呀!</font> <font color="#ed2308"><b>四、宣化古城墙的构建以及拱极楼的历史文化</b></font><br><font color="#9b9b9b">拱极楼又名南门楼,它屹立在宣化的南大门昌平门之上。位于宣化南大街步行商业街最南端,与镇朔(鼓楼),清远(钟楼)二楼在同一轴线上。<br>明代称著耕楼,清同治年间改称拱极楼,意为拱卫神京,保卫北方边境,阻挡外来侵略。<br>拱极楼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重修于清雍正年间,连城墙共高24米,下有南北走向券洞。明朝宣化古城共有七门,但只有昌平门筑有关城,是七座城门中形制最高,防御力最强的一座。原来的昌平门大气,雄伟,是宣化人民的骄傲。</font> <font color="#9b9b9b">原来南门楼是我们宣化的边防大门啊,拱极楼居然盖在了边城上,城墙本身就够高了,上面还又盖了个楼。站的高,望的远,敌人进犯的话早早地就能发现,就能提前做好迎敌准备了,怪不得说是形制最高,防御力最强的建筑。</font>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font color="#ed2308"><b>五、镇朔楼的历史</b></font><br><font color="#9b9b9b">下面老师来给大家介绍介绍鼓楼!<br>镇朔楼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又名鼓楼,南与南门拱极楼、北与清远楼遥相呼应,是宣化古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古建筑。</font> <font color="#9b9b9b">镇朔楼下层四周围有回廊。镇朔楼上现存两块木制大匾。楼南侧悬挂“镇朔楼”大匾,是1987年复制的。北面顶层檐下悬挂“神京屏翰”匾,是清乾隆皇帝御书,大匾边框雕刻姿态各异的龙纹。神京屏翰的意义我们之前已经讲到过了,今天告诉大家这可是乾隆皇帝亲自书写的~</font> <font color="#ed2308"><b>六、镇朔楼的彩绘</b></font><br><font color="#9b9b9b">镇朔楼上的旋子彩绘主要绘制于建筑的梁和枋上。色调主要是黄色(雄黄玉)和青绿色(石碾玉);线条用金线和墨线勾勒;旋子花心用金色填充。按照用金的多少可以分为金琢墨石碾玉(金线雄黄玉)、烟琢墨石碾玉(墨线雄黄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五墨六个等级,贴金多的等级高,贴金少的等级低。</font> <font color="#ed2308"><b>七、清远楼上的文字</b></font><br><font color="#9b9b9b">清远楼,属明代中期建筑,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建成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清远楼建筑独特,造型精美,别具一格,全国罕见。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中国高超的古代建筑艺术佳作之一,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造型和著名的黄鹤楼相似,所以又被称为“第二黄鹤楼”。</font> <font color="#9b9b9b">钟楼顾名思义,上面有一口大钟啦,据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悠扬的钟声在四十五里外都能听到,这可不是吹牛哦,不信你看看城楼上面的文字!清远楼北面的城楼上就写了四个大字“声通天籁”,意思是钟声浑厚悠远,犹如天籁!古代人:“如果不是这个效果,我敢这么写吗~~”。除了北面的文字,咱们再来看看其他方向都是什么字,都是什么含义~<br>南面:“清远楼”:清明、高远。<br>西面:“震靖边氛” :大明王朝威震边疆,不可侵犯。<br>东面: “耸峙严疆”:威严的城楼,高耸在边疆,庄严神圣。<br>除了城楼,城墙上也刻着大字呢~</font> <font color="#9b9b9b">刚才提到一点!宣化的清远楼又被称为“第二黄鹤楼”大名鼎鼎的黄鹤楼大家都听说过,可是跟清远楼又有什么联系呢?</font> <font color="#ed2308"><b>八、清远楼构造</b></font><br><font color="#9b9b9b">是因为清远楼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的高大建筑。楼外观三层,内实二层,通高25米。楼建在高8米、东西长28米,首先是“重檐多角”:重檐就是很多重房檐的意思,多角指的是很多房檐的檐角。大家看图片,清远楼是多层建筑,每一层都会有延伸出的房檐,显得很有气势,每层房檐都有伸出的檐角,加在一起就有很多个。再看“十字脊歇山顶”,歇山顶是古代建筑的屋顶样式之一,我们之前的课中讲到堡子里号称北方民居博物馆,那里多是硬山顶,而歇山顶是用在官建上的,民居是不能用这种样式的。黄鹤楼同样也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的建筑!</font> <font color="#ed2308"><b>九、戗脊上的小怪兽</b></font><br><font color="#9b9b9b">脊兽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放置在房屋、宫殿等房脊上的雕塑作品。中国古建筑上的跑兽最多有十个,分布在房屋两端的垂脊上,那么大家看看镇朔楼的戗脊上有几只小怪兽呢,分别都是什么呢?他们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狎鱼、狻猊、獬豸 、斗牛、行什。”全中国只有故宫的太和殿才有10只小怪兽,宣化的钟鼓楼上面各自都拥有五个小兽,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再用故宫举个例子,东西六宫的殿顶上大部是5个,数量决定档次的话,钟鼓楼也是相当厉害了!</font> <font color="#9b9b9b">给大家送个福利,想要快速记住脊兽都有谁?那就试试这个顺口溜吧~</font> <font color="#ed2308"><b>十、钟鼓楼的历史影响</b></font><br><font color="#9b9b9b">钟鼓楼已屹立了500余年。几个世纪以来,它除了造型别致,还在不同时代,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在古代发挥着司报昏晓、兼预火警的作用,而近代则在民间用作敲钟、击鼓祈福。几百年来,无论是战乱、人祸还是地震、天灾,它们依然完好地矗立在古城宣化的中轴线上,成为宣化人心中的地标。随着历史的变迁,每一座城市也发生着戏剧性的变化,包括有着百年历史的宣化古城。作为宣化人的骄傲,钟楼楼不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被我们渐渐遗忘。要使它们依然成为宣化人民的骄傲、宣化的象征,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其艺术造诣、建筑特色,宣传它们的艺术、文物价值。这样不仅使古城人民可以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最重要是对其所承载的文脉实体、文化信息进行保护、传承,继承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font> <font color="#9b9b9b">课程结束后我们为积分币累计三个以上的同学发放游学帮定制小礼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如此积极,继续保持这份学习的热情,也希望没有获奖的同学们继续努力。我们也将继续带领同学们从用脚步丈量祖国,感受祖国的历史与未来。</font> <font color="#9b9b9b">最后周老师说到,爱家乡的情感不只是写出来的,也不只是说出来的,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感叹!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孩子们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家乡,也一定会以“我是宣化人”而自豪!也希望孩子们以后能够有更多机会从书本走向现实,感知这个世界的历史和未来,做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