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公的烦心事

黉门耕夫

<p class="ql-block">  “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秦晋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以临郑都,亡国就在眼前。“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关键时刻,烛之武挺身而出,凭一言之力说退秦师,保住了郑国,也在秦晋之间埋下了纠纷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那么,郑国为什么会混到这步田地?是国君太菜,还是大臣无能?非也!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春秋时代,郑国不是挨揍,就是在挨揍的路上。究其原因,恐怕是郑国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p> <p class="ql-block">  当时,南方的楚国一家独大,并且已经僭号称王,国力强盛。北方的晋国,已是诸夏的邻袖,牛气冲天。郑国地处中原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楚国要中原争霸,必先服郑,而后才能与晋一较高低;晋国要经略天下,必先服郑,而后才能南下逼楚服软。郑国是两大之间难为小。郑伯说:“难,我真是太难了。”</p> <p class="ql-block">  春秋无义战。大国把小国胖揍一顿,甚至按在地上摩擦,司空见惯。但是,为了不给人以恃强凌弱的口实,还是会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披上道德的外衣,晋国的借口不过是晋侯的一块遮羞布罢了。毕竟,大哥还是要讲点脸面的。</p> <p class="ql-block">  晋楚皆大国、强国,郑国是小国、弱国。无论是晋,还是楚,都有碾压郑国的实力。郑国的目标是“活下去。”于是,服软似乎是它的唯一选择。生,容易;活,容易,生存不容易啊!</p> <p class="ql-block">  拨开历史迷雾,还历史予本真。笔者以为,郑国被揍,郑文公并无大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郑伯烦恼的根源在于郑国的位置尴尬,而这个问题根本无解。毕竟,春秋初期郑国的荣光已然不再,郑国也没有再产生庄公一类的雄主。苟延残喘,是郑国活下去的生存方式。</p> <p class="ql-block">  他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人笑尔书生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