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健 康 教 育 从 心 开 始</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12, 233, 255); 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12, 233, 255); font-size: 18px; color: rgb(15, 88, 163);">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2021年3月24日我校开展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队会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希望您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教育孩子学会悦纳自我,学会关心他人,学会正视和面对生命中的困难、挫折和挑战,形成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b></p><p class="ql-block"> 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行为活泼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乐群、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等等。</p><p class="ql-block">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恐惧、生气、愤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叛逆: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护。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地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5.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6.孤独: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家长篇</b></p><p class="ql-block"> 1.养成合理的生活起居规律。心理疾病的发生,一般都从睡眠的改变开始,所以保持睡眠充足非常重要。另外,适当运动,劳逸结合,提高心理调节能力。</p><p class="ql-block"> 2.合理饮食及时调理。家长要调理好学生的饮食结构,不给孩子食用刺激性食物,不给孩子喝茶、咖啡等,多食用黑木耳、核桃、百合和蜂蜜等,有助清心安神。</p><p class="ql-block"> 3.经常开展家庭心理保健。家长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他懂得学做放松训练可以让自己身心放松,找人倾诉可以释放自己的压力感受,借助运动、散步、看电影等可以转换一下心境,通过改变思维、学会转换情绪、调整期待、适当满足渴望等方式来释放心情,使其鼓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p><p class="ql-block"> 4.理性看待考试压力。孩子平时知识的积累是考试成功的基础,而考前心态的调节则是考试成功的重要因素。各位家长要尽量维护孩子正常的情绪,避免过度焦虑。</p><p class="ql-block"> 5.遇到任何心理困惑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一旦家长发现孩子有异样,及时联系班主任老师,加强沟通;也可以寻求心理专业人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如果时间允许,您也可以阅读一些心理保健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老 师 可 以 这 么 做</b></p> <p class="ql-block">1、巧妙暗示,树立自信</p><p class="ql-block"> 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闪光之处,以各种方式:真诚的微笑、关切的眼神、鼓励的话语、看似不经意的表扬等向学生巧妙暗示,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卑,树立自信。</p><p class="ql-block">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p><p class="ql-block"> 老师应引导学生科学地、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让学生明白我们有别人羡慕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学会悦纳自己。</p><p class="ql-block">3、善于疏导,培养情感</p><p class="ql-block">老师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心理现象,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清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自尊与虚荣、自豪与自傲等不同心理品质的界限,指导学生通过合理释放、调节升华自己的情感,减少心理压力和紧张感,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胸襟宽广,能容人容事,情感丰富。 </p><p class="ql-block">4、组织实践,锻炼意志</p><p class="ql-block"> 学校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磨炼,通过积极克服活动中不断出现的困难,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教育,锻炼意志,形成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走向成熟。</p> <p class="ql-block"> 小学阶段是人生长发育初期,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一个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品质、兴趣爱好等都将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我们只有从小抓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快乐与人分享,就会变成两份快乐;烦恼有人分担,就剩下一半烦恼。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帮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能正确面对自己,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