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校际间的教研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21年3月24日下午,在区进修学校的组织下,由陈丽琴老师的带领的2位区骨干教师到星桥小学开展“送课下乡”活动。</p> <p class="ql-block"> 莘口中心小学的周宇蓿老师执教的是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课文选自冰心《繁星》中的三首短诗,诗歌意境优美,意蕴深长。</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用如诗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带领孩子开启诗歌的大门。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情境创设、补白想象等教学策略,通过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发现现代诗歌的特点。将习得的特点落实到笔端仿写现代诗,鼓励孩子大胆创作,激发对孩子们现代诗的喜欢之情,将现代诗融入生活中。孩子在仿写过程中,总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那是诗歌的一些种子,在孩子的心底开了花。这样行云流水般的课堂,让听课老师意犹未尽,沉浸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的林秋平老师执教的是统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这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教学时,林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活动中识字,让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寓教于乐,快乐识字。先让学生借助生动有趣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了其他生字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朗读形式多样,以读代讲,自由读、男女生读、小组比赛读、师生问答等多种形式,让孩子在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儿歌句式特点,并进行儿歌创编,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整节课,设计精致,上得精致,趣味性较强,很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在兴致盎然中学文、识字、朗读,学得扎实。</p> <p class="ql-block"> 参加教研的老师各抒己见,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了语文教学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本次小学语文送课下乡活动,促进了有效课堂教学,共享了优质教学资源,达到了共同提升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