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自主游戏:娃娃家

Miss_HHR

<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小z</p><p class="ql-block">年龄段:中班</p><p class="ql-block">观察区域:娃娃家</p><p class="ql-block">观察实录:游戏时间到了,小z选择了娃娃家游戏。小z拖了两张小方桌,拿了一个粉红色的宝宝准备玩游戏了。小z看到两张小方桌没有对齐,就将宝宝放在一张小方桌上,开始调整桌子,小z在拉桌子的途中,宝宝掉到了地上。于是她立马将宝宝拎起来放在桌子上,拿起美纹纸在宝宝的身上缠了很多圈。</p> <p class="ql-block">师:宝宝怎么了?</p><p class="ql-block">小z:他摔下来了,我在给他包扎。</p><p class="ql-block">师:他都受伤了,不用去医院吗?</p><p class="ql-block">小z听完拎起宝宝,去医院了。在医院呆了不到1分钟,小z就带着宝宝回来了,继续开始给宝宝缠“绷带”。</p><p class="ql-block">师:怎么不让医生给他看看呢?</p><p class="ql-block">小z:他没事。</p><p class="ql-block">说着小z又拿起“绷带”在宝宝身上贴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小z给宝宝包扎完,又给另外一个宝宝(大头儿子)的头部也进行了包扎。包扎完就带着两个宝宝,在地毯上睡觉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休息了一会,小z拿着门票带大头儿子去户外的游乐场玩了,小z先带着大头儿子玩了跷跷板。当小z来到滑滑梯这边时,小z发现拿在手里得大头儿子,不方便爬攀爬架,于是她把大头儿子放在了地上,并对他说:“妈妈先替你玩一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游乐场玩了一会,小z就带着宝宝回到了家里。小z坐在椅子上,把宝宝放在桌子上打算继续玩一玩,旁边的小y看到小z将宝宝放在桌子上,就用手将小z放宝宝的那张桌子推了一下,说:“你们不要在这!”小z:“我们可以一起在这玩。”小y:“不行。”小z:“你总是不能理解我们。”</p> <p class="ql-block">小z没有在桌子旁边多停留,对着小h说:“我们去看电视吧。”小z就往电视机的方向走去,调整电视机,开始看电视了。</p> <p class="ql-block">分析:</p><p class="ql-block">1.在自主游戏中,可以看出娃娃家的游戏是自主的(场地、内容、互动)。孩子们在自由的游戏中,也体验了游戏带来了愉悦感。</p><p class="ql-block">2.在娃娃家游戏中,可以看出小z是娃娃家游戏的引领者,她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并用语言邀请同伴,一起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如:带宝宝去游乐园、看电视等,</p><p class="ql-block">3.在娃娃家中,能看到中班孩子交往更多了,随之产生的矛盾也多了,这符合中班儿童的交往特点,中班幼儿的社会性开始发展。在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小z能和平解决。</p><p class="ql-block">4.通过宝宝跌倒帮他包扎,反应了生活经验的再现,但在包扎的过程中只是一味使用材料、模仿生活动作,造成材料的浪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建议与措施:</p><p class="ql-block">1.与幼儿讨论玩娃娃家游戏哪些材料是孩子需要的。如:给宝宝包扎的“绷带”是否合适,可以持续利用吗?受伤要在哪包扎?</p><p class="ql-block">2.从儿童视角出发,参与幼儿的游戏,利用有效提问,促进幼儿游戏进程的发展。</p>

宝宝

游戏

包扎

娃娃

桌子

大头

幼儿

小方桌

放在

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