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文化成佳作 送教共研齐传承

平湖漫步

<p class="ql-block">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地风俗民情不同,习俗迥异,千百年来,形成浓厚且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以“民俗风情”为主题,为学生打开了一幅幅民俗画卷,让学生感受到了我国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本周星期二早上,段瑞老师以“家乡的风俗”为主题,进行了一堂精彩纷呈的作文公开课。</p> <p class="ql-block">  段老师利用视频图片巧设情境,热闹欢快的音乐瞬间把学生带入到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她巧妙引导,和蔼亲切,和学生就家乡各个重大节日及特殊日子的风俗进行了充分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  “谈风俗”的环节充分进行后,段老师先给学生出示了范文《端午节风俗》,和学生分析了文章结构、内容、写作方法,梳理板书了文章结构图。之后引导学生列提纲,学习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p><p class="ql-block"> 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是习作课的主要目标,段老师充分举例,佳段展示,让学生掌握了方法,打开了思路。</p> <p class="ql-block">  学生先列出了简易提纲。</p> <p class="ql-block">  之后进行当堂片段练习。</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习作虽然文笔稚嫩,但结构合理,内容充实且有条理,能够写出家乡风俗的特点,已属成功。</p> <p class="ql-block">  听课老师们认真听课,详细记录,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这堂民俗文化之旅,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公开课后语文组老师们进行了评课活动。段瑞老师先进行了说课,反思了自己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其他老师们肯定了课堂上好的设计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为了下午和第二天的两个学校送教活动能更精彩、更合理、更贴近学生认知,段瑞老师争分夺秒进行了二次备课,设计了表格,改进了课件内容。</p> <p class="ql-block"> 本周星期二下午和星期三下午,段瑞老师分别赴古城小学和雷畔小学进行送教活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同样的求知欲,两堂课同样精彩,孩子们和听课教师所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习作一直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难点,习作水平直接决定着孩子们的语文成绩。学生不会写作就要求老师上好习作课,把好的习作方法教给学生。段瑞老师的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本次送教共研活动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很多优秀传统日益被忽视遗忘,本堂课的教学对孩子们了解家乡民俗,传承传统文化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p>

学生

老师

习作

段瑞

送教

风俗

民俗文化

进行

听课

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