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乐小札(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一长假,微恙在家静养,我心安理得地闭门谢客,整日整夜地读书听乐。难得拥有如此整段的听乐时间,我找出平日无暇听完的各种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挑取其中的第十五号,一版一版地听过去。</p><p class="ql-block"> 在室内乐中,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大提琴是经典组合。四件乐器如切如磋、娓娓而谈,演绎出细腻织体和精妙韵味,最能体现古典音乐的纯粹之美。贝多芬特别钟爱弦乐四重奏,共创作了十六首弦乐四重奏,其中早期六首、中期和晚期各五首,首首都是熠熠生辉的精品杰作。</p><p class="ql-block"> 晚期的五首弦乐四重奏,历来是公认的博大精深。这批作品,承载了大师最深邃的思想和最高深的技巧,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这五首不可多得的天才之作,无论从音乐内涵还是从技巧手法上看,都是弦乐四重奏这一音乐形式的巅峰。贝多芬传记作家蔡德里克•杜蒙认为,这是作曲家“真正的遗嘱,是他对艺术的表白”。</p><p class="ql-block"> 其中《A小调第十五弦乐四重奏》,作品编号Op.132,开始创作于1824年。当时,身处海立根的贝多芬患了严重的肠道疾病,在写完第一、第二乐章后无法继续创作,直至次年病愈后才完成,由此得名“海立根感恩颂”。</p><p class="ql-block"> 与传统的四乐章结构不同,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以三个乐章代替中间原来的两个乐章,因此共有五个乐章。第一乐章序奏,连贯的快板。这是晚期四重奏中最为暗流汹涌的开篇,表现出焦虑不安、遭受病痛的气氛。第二乐章,从容的快板。流淌着宁静、明朗的旋律,描写了乡间养病的生活场景,让人似乎呼吸到了鲜甜的空气。第三乐章,很慢的柔板,是一段氛围宁静、感恩至深的颂歌。这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漫长、最深刻的慢板乐章之一。它的标题为“痊愈者的颂歌,异常高贵,采用利第安调式作成”,注明“感受新生力的行板”。这个乐章,通过轻响力度的交替和节奏的生动变化,表现了作曲家身体康复、重现活力的快乐。第四乐章,很活泼的进行曲,穿插出色的宣叙调风格的间奏。第五乐章,热情的快板,回旋奏鸣曲式。开始主题是舞蹈歌唱,过后又出现些许紧张尖锐的气氛,似乎在回忆前面乐章中的体验:疾病虽然痊愈,但痛苦不会被忘记。曲终时极度安宁静谧的气氛,将人带入一个超然的精神世界。这个乐章,原定为大师前一年创作的《第九交响曲》终曲,因最终使用了《欢乐颂》合唱,而用在了这首四重奏上。整首四重奏的色彩变化,也与《第九交响曲》惊人相似,都是由小调转为大调,光线由暗到明,被认为是“与命运的抗争,吹响了用欢欣盖过痛楚的号角”。</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的交响曲给人以鼓舞,而弦乐四重奏更多的是慰籍。由于四重奏的演奏特点,不会像交响曲那样给人强烈感官震撼,初听只觉晦涩难懂,但久听滋味自然长。而且,唯其精神内涵不易把握、不好理解,经过艰辛智力挑战后得到的愉悦,才会更加复杂、深刻和持久。</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历来名版辈出,但也正如他的交响曲,没有所谓最正确、最权威的演绎,只有在精神上更接近乐圣。检视手边的这些版本,都是近百年来最优秀的演奏,企鹅评价多在三星以上。</p><p class="ql-block"> 首先聆听的是布什组30年代的经典录音。布什组的琴声纯朴自然,温暖亲切,就像汩汩涌出的地泉,平静中蕴含深意,默默地滋润你的身心。他们的演绎,没有对观点的证明,也没有强加的概念,只有对音乐本身的热爱,这应该就是四重奏炉火纯青的境界了。接下来,听的是维格组50年代和70年代的两个录音,录音都不算太好,但其招牌式的率真演奏,冷峻洗练,粗砺的线条,入木三分,直抵人心。听到悲凉处,没有哭天喊地,却是一派肃杀秋气。整首45分钟的曲子听下来,感受到的是心无旁骛的深沉和宽广。来自捷克的塔利赫组,音色纤美素雅,演绎空灵飘逸,录音清晰透明,感觉澄净平和、清雅恬适,却又刚柔相济、不失深度,另有一番风味。再听奥地利的阿尔班•贝尔格组,音色特别的饱满健康。殊为难得的是,乐句的张力、情感的爆发力和听觉的冲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音色的美度、演奏的力度和思想的深度,更是完美结合。听他们的演奏,弦声擦耳,拳拳到肉,震人心魄,血脉喷张,实在是过瘾。</p><p class="ql-block"> 大名鼎鼎的意大利组,常年盘踞各类音乐榜单,我是抱着很大的崇敬和期待去听的。他们的演奏,纯熟细腻、精致华美,技巧尽善尽美,录音也是绝佳,可谓美轮美奂。但听完这个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版本,禁不住还是怀疑,这是彻底耳聋后的贝多芬的心声流露吗?这个演绎,更像是托斯卡纳的暖阳,而不是贝多芬心中迸发的火焰。同样录音精良的东京组,配合默契,声音优美,但也许还是更适合表现早期的悦耳和中期的激扬。再听下去,多是当代的新近录音,爱默生组、塔卡契组、哈根组,技巧都很完美,诠释也很精彩,但总感觉少了老派录音的谦卑内敛,不易体会音乐的沉浸感。</p><p class="ql-block"> 集中比听这些名版名演,虽然有些许遗憾,但也有惊喜,而且是双份。有幸经前辈乐友指点,拜网络发达所赐,几天时间内,久寻未得的苏斯克组和格万豪斯组两套CD先后到手。这两组前东德四重奏团,技艺精湛自不待言,并且他们的技巧与音乐完全交融,真正地运转随心,无拘无束地把握音乐气息变化。他们的演奏有着共同特点,生动而不肤浅,深刻而不晦涩,知性而不枯燥,刚劲而不张扬,圆润而不软弱。如此纯粹的演奏,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好像贝多芬本该就是这样。美好的事物也都当如此吧!比较东德双雄的不同,格万豪斯组更加忠实原意、庄严朴素,而苏斯克组投射更多的个人情感,意境更为旷达开阔、寂寥深远。这两个杰出的录音,通篇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聆听这样的演奏,已变成对于贝多芬的一次朝圣,隐约可闻大师内心深处灵魂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人在病中是脆弱的,病愈过程中的感觉,也会比平时灵敏些。反复聆听贝多芬的这首感恩赞歌,细细体会大师对人生真谛的最后感悟,感觉他不光是在感恩命运的眷顾,更多的是生与死形而上的思考。他向尘世间诉衷曲,将病愈的喜悦和对光明的希望,逐渐演变成“我自归去”的哀伤感,最终是超尘脱俗的升华。贝多芬临终前所言的“一切灾难都带有几分善”,在此曲中已预先揭示。</p><p class="ql-block"> 长假已尽,身体复原如初。经过此番特别的精神洗礼,身心皆适,是谓俱泰。一阕听罢,余音袅袅,听者心潮难已,百感交集,惟思东海西海、心理攸同,惟念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惟愿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