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辍保学同心筑梦,学法知法共育英才——梅河口市实验中学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

雪泥鸿爪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尊敬的各位学生家长:</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大家好!</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为了确保您的孩子更好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明确您的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享受的受教育权利,以及明确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家长必须履行的职责,我校特以一封信的方式,让我们共同重温我们国家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法律法规,以保证您的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国家为什么要实施义务教育?为什么要求家长送孩子到学校学习呢?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为了社会建设的需要,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能生活得更美好。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急剧增加、社会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享受现代文明。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尊敬的家长朋友们,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什么是“控辍保学”?“控辍保学”顾名思义就是控制学生辍学、流失,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就读,接受义务教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相关法律法规吧。</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节选)</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章 学 生</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四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节选)</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章 学生</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一条</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确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二条</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学生应当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纪律。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学校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对违反学校纪律比较严重、屡教不改的学生,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三条</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可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保障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其解决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其辍学。</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四条</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五条</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和剥夺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教育的权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没有条件设置的,应当安排本地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到异地学校就学,并提供财力、物力帮助。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章 家庭保护</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条</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一条</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二条</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 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三条</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四条</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五条</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十六条</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在重温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关法律法规之后,明确我们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携起手来,同心筑梦,共育英才!</b></p>

适龄儿童

义务教育

未成年人

应当

少年

监护人

或者

人民政府

接受

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