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以内数的认识》单元画图

<p class="ql-block"> 开学教孩子用正Y和倒Y画立体图,个个好像兴趣不大。我在周末示范两幅图后,孩子倒来了兴趣。</p> <p class="ql-block"><b> 比较25与31,你能想出多少种不同的表示方法?</b></p><p class="ql-block"> 这个活动放在上周末二单元都结束了才完成,一般这些作业都在周末布置,孩子才有更充裕的时间完成。</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想到了很多方法比较:最基本的用小棒、计数器、数线,还有用天平比较,用棋子摆数,带上各种单位进行比较……各各不同,美美与共,脑洞真是开了😁</p> <p class="ql-block">  这立体图画得漂亮吧👍👍👍还想到了都与30进行比较。</p> <p class="ql-block">  亮点在天平👍</p> <p class="ql-block">  想到利用人民币比较👍</p> <p class="ql-block">  从25往后数也是一种方法,饼干图,一盒装10个,联系了生活👍</p> <p class="ql-block">  想到了各种单位,构图也漂亮👍</p> <p class="ql-block">  鞋子码数和裤腰尺码都用上了😂👍裤腰单位改成25码就对了😁</p> <p class="ql-block">  把圆平均分成两份,各自表示在半边,也是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  这孩子在课堂上最先想到找中间数30👍</p> <p class="ql-block">  🐸比赛跳远,5个5个数,谁跳的远一下就好明显了👍</p> <p class="ql-block">  树的年龄也想到了👍不过只怕得自家的树才知道年龄吧😂</p> <p class="ql-block"> 手机电量也能想到👍不得不佩服😂</p> <p class="ql-block">  温度也有高低的👍</p> <p class="ql-block"> 用小黑点放在数位上表示数,位置制理解了👍</p> <p class="ql-block"> 教学这单元时,汲取了上届的教训,把用棋子摆数放在了单元结束。但是还是出现了问题,我只能给每个孩子提供9颗棋子,所以课堂上只摆到9颗,然后孩子回家自己用棋子摆。</p><p class="ql-block"> 家长反馈,我才发现很多家长不知道一个数位不能摆10颗棋子,用10颗棋子摆出了10这样的数。又让孩子带上小棒和计数器到学校一起摆。课堂上先用计数器和孩子复习满十进一,让孩子明白10只需要1颗棋子放在十位就是了,每个数位上最多用9颗棋子。然后孩子就用计数器代替棋子拨数,完成了10颗棋子到18颗棋子,但是一部分已经在家完成的孩子就无事可做,看来,下届还是就在课堂上一起完成吧😥</p><p class="ql-block"> 这个活动是帮助孩子理解十进制和位置制,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但是这届孩子,我没发现有上届孩子脸上那种发现猜想和实际不符时惊奇的、想一探究竟的表情。或许是我的安排出的问题。下届看看🤔</p><p class="ql-block"> 下面选了些特别好的作品供大家欣赏👍👍👍</p> <p class="ql-block">  每期开学上新课前,我都会先引导孩子观察目录,了解本期的内容。任何一本书目录都是它的眼,看了目录就可以大致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对于教材,可以看出哪些内容是重点,猜测哪些内容比较简单,哪些内容可能麻烦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因此我设计了结合目录进行数数的练习。一单元有20页,教孩子找到一单元页码后,正好先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在数轴上出示一段,标上10。</p><p class="ql-block"> “这一段长度表示1个十,那么20应该有这样的几段?”渗透单位累加的概念。接着出示3段、4段……问:“现在是多少呢?为什么?”理解整十数的组成,同时配合小棒帮助理解。到100时,动画演示:10捆小棒合在一起捆成一大捆,就是100。孩子看着都惊呼100这么多😂</p><p class="ql-block"> 二单元从21页到27页,孩子在数轴上找27,一个孩子找,下面孩子热心指导:错了,错了,再往右点……总算找到大概位置😁。孩子说:27离30近些,离20要远些。</p><p class="ql-block">“从21到27一共有多少页?”</p><p class="ql-block">“6页。”很多孩子马上算出来。</p><p class="ql-block">“真的吗?”我狡黠的笑。“咱们来数数。”</p><p class="ql-block">边数边掰手指,居然是7页!暂时不解释。🤓</p><p class="ql-block">“如果用小棒表示27,会怎么拿?”</p><p class="ql-block">“两捆,再拿7根。”“27里有2个十和7个一。”对于数的组成,多数孩子很明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面依次在数轴上标出每单元,同时进行数数,用不同色条表示每单元所占长度。这样,孩子一眼就看出本册哪些内容最多,也就是最重要的内容--认识数和计算。基本占了全册的一半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接下去我让孩子猜一单元会学些什么?提醒结合上期学的“20以内数的认识”想,孩子们能猜出一些内容,翻开一单元,找小标题,总结出来:<b>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序、比较大小。</b></p><p class="ql-block"> 孩子回忆“2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过程,发现是一样的。告诉孩子们:以后还会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其实方法都一样,都会经过这几个步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单元“位置”让孩子猜可能学什么?有孩子说“我们坐的位置。”有孩子说“左右”…翻开书发现是“上下前后左右”,“这么简单,我都会了。”孩子好兴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单元“认识图形”猜可能与上期学的什么有关?这个好猜,上期学的立体图形,这期应该学平面图形,因为学立体图形时经常会出现与平面图形进行对比的题。真的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了。😂孩子们一致同意“so easy”</p><p class="ql-block"> 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六单元认识钟表,寒假中就玩了人民币买卖游戏,家长教的认识钟表直接精确到了秒,经常有孩子说几点几分几秒😅不过开学测试,要求孩子把几点改成几时可是费了一点功夫。</p><p class="ql-block"> 就像寒假布置的读数,很多孩子都把中间的“十”吃掉了,读成“四五”,纠正又大费周章。我想起那个对联故事讲给孩子听:“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楹联缺一少十。秀才是真的缺衣少食了,你们爸爸妈妈也不给你们吃饭吗?”孩子哄笑,部分孩子就此改正,少数几个孩子还是常吃掉“十”。可见第一次接受正确的知识是多么重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单元和七单元都是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这是全册内容最多的部分。给孩子出了几道题,很多孩子都会算。这么一看,孩子们蛮有信心的,都觉得这册内容能学会,能学好。低段就是要先树立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接着教学数的组成,先估测,再数、摆,加入在百数表中找数的活动;数的顺序借助百数表找规律,孩子发现了横、竖、左斜、右斜的规律,还发现了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的个数,以及最大最小的位数等。</p><p class="ql-block"> 左斜时上下两个数相差9,右斜时上下两个数就相差11,但是孩子不能说出理由,我引导孩子数,发现左斜和右斜相隔的数不同。</p><p class="ql-block"> 比较大小利用游戏进行教学。一个个玩得很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龄大了,时隔三年常常就忘记了前一届的教学方法,我又是个懒怠写教案的人,课备在脑中😅,常常是边思考边做课件,课件完成,一节课甚至一个单元就完成备课了。记录下来,下届备查。😅</p>

孩子

单元

棋子

认识

以内

内容

数数

数轴

计数器

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