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锋”从“磨课”出——《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磨课反思

八仙筒学区 崔久艳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追风赶月莫停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平芜尽处是春山。</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时间不会辜负每一滴汗水,所有努力都是在为未来作铺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根据2020-2021第二学期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坊五年级组计划安排以及学校数学工作坊2020-2021第二学期推进工作安排,开学第四周我进行了《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磨课。</span></p> 第一次磨课 第二次磨课 第三次公开课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课的前面加一个“磨”字,其中的反复和历练可见一斑。有人说:磨课、磨理念、磨学法、磨学情才能赋予课堂第二次生命。这一点不假,教师要真正经营出一堂“好”课,其实是不断否定、不断完善,“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过程;是一个反复打磨、反思,让顽石通透金属般质地的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最近一周的磨课,忙的我不亦乐乎,让我每天的生活更加充实。白天讲课,课余时间看名师视频,看各位团队伙伴给我的建议。有时脑海中灵光一现,我就会迅速抓住灵感,把原来的教案进行一次“大手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深深地感受到磨课的过程是一次痛苦的过程,日日磨,夜夜思,一次次地颠覆,一次次地重整。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磨课就是在一次次的试讲中反思,在一次次更新中收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此,我要感谢教研室张海主任精彩的评课,让我醍醐灌顶,解开了我很多疑惑;感谢教研室张英杰老师给予我的指导,带给我特别多的思考;感谢小学数学工作坊五年级组的伙伴们,感谢学校的领导们,感谢学校的伙伴们提出的宝贵建议,谢谢你们每一次试讲都参与,感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最后,我要谈一谈在此次磨课活动中我的收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扎实活动 充分经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小学数学的活动中,学生最容易获得的是感官感受,但很多直观的感受活动往往流于形式,以至于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停留在知识的表面,造成学习中形成的浅层经验容易遗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教师只有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与深度,关注知识的呈现与学生的思维,关注学习的目标与过程,才能扎实推动活动的开展,不至于使活动流于形式;才能拓宽学生获取经验的渠道,获得更多更扎实的经验。而学生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就能更深刻更充分地经历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二、智慧操作,且思且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学生认识长方体特征之后,我安排学生进行一次搭建长方体框架的操作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这个活动中反应出问题。首先活动要求中,分工不明确;其次,学生不能进行有序思考,导致在活动中场面有些混乱。学生的有序思维,是需要培养的。可以在活动要求中,给予一些程序化的要求,在展示过程中,及时给予评价。比如,看哪一组搭建的又快又好?请他们介绍一下搭建过程。在说搭建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提升,其他同学也积累了活动经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立足差异,对比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感官经验往往是模糊、零散的,而且也不易被学生直接感受到,所以需要抓住活动中的“差异”促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将经验进行清晰化、条理化和系统化,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 “熔炼”经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由于各小组选择的小棒不同,搭成了不同的长方体框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辨清几种不同长方体框架的“棱”和“面”,学生就能透过差异,快速高效地看出真相与本质,将活动经验再一次提升与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写在最后:我的目标是能上出这样的数学课:既有生活趣味又有数学味道的魅力课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曾写了文章名为《磨你千遍也不厌倦》,我想说,即使磨你一生又何妨呢?</span></p>

磨课

学生

活动

长方体

过程

数学

经验

感谢

工作坊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