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师互听课活动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前提是带着交流学习的初衷,而非仅仅理解成完成一项“任务”。</p><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趁着第二节课空闲,到六二班观摩了颉亚涛老师的这节“圆锥的体积”新授课,从他的第一次汇报课到今天的授课,对比中能深刻感觉到颉老师的快速成长,更感受到了最近为期两周的高端培训在他授课中的效果展现。</p> <p class="ql-block"> 本课是建立在学生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并熟练应用基础上的新探究活动课,通过亲自实验归纳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而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p><p class="ql-block"> 对于部分新手教师来说,可能更多地关注知识而非过程,比如让孩子们记住计算公式并分类型强化练习,让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回想自己走过的路,从教最初的时候,我总感觉“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让学生用任何一种方法得知验证就可以了,最为关键的就是知道已知条件求未知问题的多种题型练习,内心深处感觉“量、折、拼……”多种方法有啥必要啊,烦不烦?可后来自己慢慢发现自己竟是那么无知。</p><p class="ql-block"> 今天颉老师的这节课,他没觉得操作活动“烦”,也没过分注重“练”,而是站在数学角度和儿童角度开展了循序渐进的“探”。现将自己点滴听课感受记录如下,以自勉!</p> <p class="ql-block"> 一、导入——“聚点”成“一片”。</p><p class="ql-block"> 2017年在西北师范大学参加国培,有关“单元主题”教学的内容涉及较多,从理论的解读到一线教师的案例分享,都力求让每一位参训学员在大脑中建立起此“单元”非彼“单元”的概念,但总感觉仍有理解上的困难,今天突然在颉老师的导入环节有了“感觉”。</p><p class="ql-block"> 导入从老师的一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那么还有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也用这个公式?”提问开始,顺着一个问题的引发思考,形成了一串知识点,既独立又关联,从体积概念到体积单位,从体积单位到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由来,再到正方体的公式“不同仍同”,最后到圆柱的体积实为“转化”思想助力下的长方体再现,哦,原来他们都是“一家人”!我想这便是整体观念,大概类似于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观”吧?</p><p class="ql-block"> 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都能拥有这份帮助各路知识“认亲归祖”“广交好友”甚至“喜结连理”的能力,那么孩子们建立起来的概念也将是鲜活而富有灵气的。数学学习,还会感觉到累和枯燥吗?</p> <p class="ql-block"> 二、探究——“挖坑”抱“金蛋”。</p><p class="ql-block"> 世界因为曲折而显得美轮美奂,群山因为连绵起伏而显得美,电影因为跌宕起伏而显得美,就连每一个人都因为外在和品质的“曲线”而显得美……那么,一堂课的美也离不开设计和组织上的高低起伏和轻重缓急。这堂课,那两个尽管认真实验而最终结果不同与众的小组让孩子们在“等底等高”条件的理解上显得轻松自然,因为自己实验的结果与其他组不同,寻求原因:一组是因为等高不等底的学具,另一组是因为等底不等高的学具。</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设计,就像给孩子们挖了个大坑,因为已经有孩子们在预习时“囫囵吞枣”式的知道了那个“3倍或1/3”的关系,所以实验的结果会让他们产生新的认知冲突:嗯?怎么会这样?带着问题解开谜底后大家内心感觉到通透畅快,当然对于那种在小考判断题中“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也可能用反表示为1/3)的问题会不再“上当受骗”。</p><p class="ql-block"> 我想,如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与其你唠唠叨叨提醒他小心地上的石头以防绊倒,还不如放个小石头让他绊倒后再扶起来提醒,那样他会理解得更透。对于一位数学老师,不妨变得适当“坏”一点,坏坏地挖个坑,掉进去的孩子爬出来一定会抱出一个“金蛋蛋”。</p> <p class="ql-block"> 三、练习——“私访”解“困难”。</p><p class="ql-block"> 没有通透的理解和推导,练习只会停留在模仿层面,多练的结果只能是重复的记忆而已,多练得到的考试分数更有欺骗性,如果稍稍变式,有些重复练习得来的的方法和解题模式便“套”不上了。但是如果从本质上搞清楚了知识间的联系以及来龙去脉,那么练习就轻松多了。</p><p class="ql-block"> 在整堂课中,尤其在练习环节,颉老师像康熙皇帝一样深入每一个小组,关注那些急需关注的孩子,不是为了“盯着”他们,而是为了“体察民情”。因为他明白这些孩子更有可能成为真正检验本堂课学习效果的“显示器”,因为此时“当局者迷而旁观者也迷”,唯有练习题反映出的问题和“错误”最清,找到抓稳,顺藤摸瓜,我们便在不同的错误中追寻到不同的思考以及理解上的偏差,然后查漏补缺,对症开药,就像华应龙老师所说——错若化开,成长自来。</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节常态课,所以最能反映一位老师的个人能力。颉老师毕业于全日制本科师范学院,专业知识基础扎实,但是记得第一次上汇报课,课后他心情很是不好,因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正因为这种在乎,他在学校兼职工作负担中仍然没有放弃成为一名优秀数学教师的追求,不断学习与思考,经常和同事们交流,观摩网络优质课例和讲座……付出就有回报,今天他的常态课远远超过了当年公开课的水平!</p><p class="ql-block"> 你,容貌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可授课已不再是当年的你!向你学习,共同进步!</p> 2021.3.24 董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