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美篇

远山

<p class="ql-block"> 不 尽 的 回 忆</p><p class="ql-block"> ——老照片中的故事</p><p class="ql-block">&nbsp; 父亲张正(参加革命后的姓名)离别我们子女至今已五十一年了。天人相隔间,虽然时空显得有点遥远、但他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脑海里总不时显现,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1970年,46岁的父亲离世前的几个月,我曾经在他身边陪伴过一段时间。当时他身患癌症医治两年不见好转,病情每况愈下,身体疲惫不堪,精力甚差,言语不多,终日卧床不起。唯遇老战友来看望时,父亲便像是换了个人,立刻精神亢奋、情绪激昂,置身体虚弱而不顾地和战友们畅谈过往的经历;尤其是听到窗外广播喇叭播放《新四军军歌》、《大刀进行曲》等历史革命歌曲时,父亲仿佛回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像一个正在勇往直前冲锋陷阵的军人一样,显得那么地果敢、坚毅、豪情万丈。只见他抬头目视着空中,合着歌曲旋律节拍唱着“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血染着我们的姓名&nbsp; 孤军奋斗罗霄山&nbsp; 继承了先烈的殊勋……&nbsp; 东进 东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目睹此情此景的我眼里充满着泪花,振奋之余、便是增添了一份伤感、苦楚与心酸......</p><p class="ql-block"> 如今已入古稀的我,常翻看父亲几个不同时期的老照片,回想并体会他为国为民奋斗一生的精神;常品味亲身体验的国家发展及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着国家日益强盛的荣耀。我知道,所有这些都是千万先辈努力与付出换来的。</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  第一张,报国从军入党。照片是1939年底父亲随新四军挺进纵队东进抗击日伪军,行进到苏北东台县并攻下县城后所拍。这是父亲短暂不到一年军人生涯中唯一的戎装照,此时他任职连队政治指导员。1939年5月,15岁的父亲在家乡苏中江都县大桥镇邻近的吴桥乡投考新四军挺进纵队军政学校征召学员时参军入伍。在校期间,学员们接受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重在强化、提升军政素养。无论是在政教还是军训中,学员队时常高歌刚由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新作词的《新四军军歌》,籍以鼓舞革命斗志。在校学习使学员们形成了坚定的革命思想和保家卫国的信念,确立了为国为民奋斗终身的目标,为走上抗日革命斗争奠定了能打善战的军政基础。同年8月毕业前夕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即毕业下到了挺进纵队老二团,投入到对日伪军的战斗第一线。</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  第二张,苏北、江苏人民广播事业开拓者之一。照片是1952年10月因江苏省政府成立随即组建省人民广播电台(现省广播电视厅的前身),当时是由苏北广播电台、苏南广播电台、南京广播电台三台合并组建省广播电台。此前,父亲为苏北(扬州)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党组书记兼总编,在电台撤并到省电台之前拍了全台工作人员合影照。1949年下半年,苏北行政公署(全国六个省级行政公署机构之一)党委领导交给时任扬州市委宣传部长的父亲一项任务,要求其务必在1950年底前筹建、建成苏北人民广播电台并做到即时开播。当时全国已解放的20多个省广播电台大多是直接接收国民党政权的广播电台而建立,而父亲接手组建的广播电台却只是上级批准建立广播电台的一纸文书,没有工作场所和人员及设备,即白手起家。父亲不畏困难,双管齐下、立即开展工作:向上,跑上海华东局申请办理电台呼号、无线电频率等开播手续,筹款购买无线电发射机及接收机等设备,四处联系招录懂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本地,解决办公场所和人员及部分家属的居所安置,并随时组织陆续到货的设备安装,同时抓紧组建了台务运行机构和人员的调入以及政治思想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业务分工和培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苏北人民广播电台的建立并按时开播,并以此开创了苏北人民广播事业的新纪元。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间,是在2000年苏北(扬州)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专辑《星空的记忆》一书中“又见当年”一文里,由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韩泽叔叔撰文。当年韩叔叔担任苏北电台编辑兼播音工作,他见证了苏北及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的成长历程和发展。他在文中写到,照片摄于扬州大汪边江苏省扬州中学“树人堂”前,“树人堂”是当时扬州市区最高建筑物、楼高五层,三层以上便是苏北台的工作场所。照片中人大多20岁上下,处于风华正茂之时。照片中人员排列三行,韩叔叔在照片上寻找时任台长的张正,前排不见、中排没有,到后排左侧靠边处才发现了。再找其他几位领导,也分散在中后排的人群中。他不禁发出感慨道:“我见到了两个文明:一是日常生活中的领导和群众无分彼此,二是尊重女性”。这就是在同事眼里中的父亲,行事风范低调、与人相处文明,平易近人毫无官架子,完全与群众打成一片。也正是这几十位工作人员,开辟了苏北行政公署管辖区域广播事业的天地,并成为了新中国建立后江苏省广播事业的中坚骨干和拓业者。父亲于此首任江苏省广播电台副台长、党组副书记和副总编辑职务(台领导职数为一正一副)。</p> <p class="ql-block">  第三张,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父亲在国家广播事业局(即现在的国家广电总局前身)工作时与同行的国际友人合影拍照。照片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新中国初建时期广播事业工作者与国外广播工作同行的友好交流。</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  第四张,是父亲上世纪60年代初中期在广州高校工作时的半身近照。之前的1957年国家开展了反右政治运动,为加强南方有关省的党在宣传文教部门的领导工作,从中央及国家机关抽调了部分干部异地工作。33岁的父亲由此被调到广东省某副省级重点高校党委工作。照片中的父亲年近不惑,风华正茂。由于他建国后长期在宣传、广播新闻部门单位工作,与知识分子朝夕相处,熟知了解他们的思想、人文情感和知识专长,便很快地进入角色开展工作。他真心、真诚地贴近他们,鼓励支持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所长,使之专心致志地进行教学科研及上课,不断提升科研及教书育人水平。在校工作的十三年间,父亲和许多知识分子结识成为亲密同志和朋友,团结民主,大家之间肝胆相照,畅所欲言,心情舒畅,从而形成互信、互动、融洽、融合的良好氛围,使学校成为教育为先、育人为重的场所和重要学研基地。父亲一贯为人谦逊、自律,勤勉工作,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给干部和教师员工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良好印象。</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