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长明不冻港,层楼今为学员开,——A83班《普通教育学》学习篇

liufang

<p class="ql-block">  3月12日—3月19日,是第五期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项目开班之后阅读第一本教育专著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集中学习时间,分为自习自读、集体自读、专家导读、小组讨论、班级研讨、读书交流六大环节。</p> <p class="ql-block"> “灯塔长明不冻港,层楼今为海员开”原为老舍诗作《游秦皇岛》中的句子。化用而来,却是A83班在杨斌老师的导读下,学习《普通教育学》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初步自读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大多学员都感觉晦涩难懂,踟蹰难前。头四天的自读下来,大家像是坐上了迷雾中失航的船。许是源于德国语言表述过于严谨,在中德文化差异下,译文转述导致思维的阻碍。许是基于哲学和心理学创作的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专著,高深的逻辑思维与时空的断代,导致难以理解作者的思想体系。许是迢迢千里汇聚,身份角色转变,樱花烂漫的师大校园让学子们一时水土不服,难以进入学习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好在,3月16日早上,我们A大班迎来了我们的导读专家——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系主任杨斌老师。他身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师教育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他以他渊博的学识,为我们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他就是我们迷失书海中看到的那座灯塔!</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在导读课上,一来就询问大家的阅读体验。大家七嘴八舌地吐槽阅读中的艰涩,一下子把阅读的负面情绪倾吐完毕。紧接着,杨老师的一句“转换角色,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读书和思考中,让思想得到淬炼”,让大家都意识到,我们此行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放下心理的负担,转变角色,我们开始在杨老师的导读中,寻找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的真谛。杨老师从介绍赫尔巴特所处的时代开始入手,将其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三阶段讲得绘声绘色。他让我们基于史实,设身处地去思考赫尔巴特思想的起源。他告诉我们:赫尔巴特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明教育目的的,并且把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思想落实和体现在《普通教育学》的构建上。接着,杨老师为我们梳理了本书的主要内容,为我们解读了赫尔巴特教育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p><p class="ql-block"> 知其源而懂其理,杨老师重点为我们解析了赫尔巴特思想中道德教育为教育的最高目的,管理、教育性教学、训育是教育实践的三大维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四阶段理论。这也是我们最难理解之处。经杨老师的一番解析,我们联系教学实际,找到了理论应证,脑海中的迷雾顿散,眼前一片光明。在与杨老师的频频互动中,在轻松的氛围中,我们汲取了赫尔巴特的思想精华。</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再次拿起《普通教育学》,眼前的文字变得驯服乖巧了。杨老师这场历时三个半小时的导读课何尝不是一次教育性教学呢?我们在获取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了精神的富足,懂得了阅读经典,需要含英咀华,需要在学习和思考中交替验证,才能获得真知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17日的班级讨论,大家心中有底气了。我们围绕5个论题展开小组讨论。杨老师也亲临我们班级,加入我们的讨论,为我们释疑解惑。杨老师亲切笑谈,引导我们审题,也为我们的解答指明了方向。当天的晚自习上,我们班进行了精彩的班级研讨活动。研讨活动由班长杨颖涛主持,由岩布乐、朱云飞、陈聪勤、胡万庚、杨红苹担任评委,每个组的代表均讲述了本组对论题的理解。小组代表交流完毕,其他同学也自由发表了自己见解。</p> <p class="ql-block">  有了灯塔的光芒,我们心里都亮堂了。深入的研讨,加上充足的准备,让我们班在19日的读书交流会展现出应有的风采。虽然一开始有些许的紧张,但在杨老师轻松地调动下,我们也释然了。被点名上台的4名同学:杨永清、夏晶、朱云飞、杨坚均有不俗的表现。特别是学习委员夏晶同学,思路清晰,表达流利,落落大方,为我班拔得头筹。</p> <p class="ql-block">  《普通教育学》虽已合卷,但留给我们的老师是对教育教学深深的思索。杨斌为我们在教育学理论学习上点亮的第一道光。迷雾已消散,冰山已解体,层楼已开启,我们将借着光亮攀登教育高峰。</p>

赫尔巴特

我们

老师

教育

教育学

导读

思想

自读

教学

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