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告别连绵多日的阴雨天气,3月23日,我们迎来了久违的阳光,也迎来了景德镇市教研所语文教研组中心专家以及各校一线语文教师,他们携光而来,汇聚在浮梁三小,参加“课堂开放月”活动。</p> <p class="ql-block">时间:2021年3月23日</p><p class="ql-block">地点:浮梁三小</p><p class="ql-block">执教老师:徐琳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教师简介</b></p><p class="ql-block"> 徐琳婕,浮梁三小语文教师,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辛勤耕耘,力求创新。先后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德艺双馨教学能手”、市级“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多次荣获市、县级教学一等奖、“春华秋实杯”现场教学一等奖、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所写论文《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挖掘灵感》获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所写诗文多次在省级刊物发表,并多次获市级“谷雨诗会”一等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执教人:徐琳婕</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教学目标: </b></p><p class="ql-block">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p><p class="ql-block">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炫、怯”等6个生字及其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p><p class="ql-block">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读到写,学会用诗的形式描写一种景物。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教学重点:</b></p><p class="ql-block">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教学难点:</b></p><p class="ql-block">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b></p><p class="ql-block">1. 由原创诗歌《一首诗的诞生》导入课题,(板书:在天晴了的时候),齐读课题。</p><p class="ql-block">2. 介绍作者: 【出示课件】戴望舒简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二、 教授新课,体会情感</b></p><p class="ql-block">(<b>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b></p><p class="ql-block">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p><p class="ql-block">2.出示词语:炫耀 尘垢 胆怯 曝晒 赤脚 涉及 阴霾 光晕</p><p class="ql-block">3.指名读词语读准字音,读准多音字“曝、晕”,了解“晕皱”的意思。 </p><p class="ql-block">4.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找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板书: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新阳、溪水、云)</p> <p class="ql-block"><b>(二)深入研读,欣赏美景。</b></p><p class="ql-block">1.生自由读第一小节,交流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诗并谈感受。</p><p class="ql-block">2.指名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然后再读一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p><p class="ql-block">3.师:通过诗人的描述,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预设: 小路:湿润的、凉爽的、温柔的、散发泥土芳香的、柔软的、空气新鲜的、让人心旷神怡的、有生命的…… 小草:新绿的、充满生机的、干净的、顶着小雨滴的、戴着珍珠的、快乐的、可爱的、活泼的…… 小白菊:小心翼翼的、文静的、美丽的、自信的、绽放的、幸福的…… 凤蝶:自由自在的、美丽的、穿着五彩衣服的、快乐的…… </p><p class="ql-block">4. 师导:同学们,雨后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而清新!在天晴了的时候,我们真该到小径中去走一走。因为——(学生读描写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学生再次齐读)</p> <p class="ql-block"><b>(三)拓展思维,丰富画面</b></p><p class="ql-block">1.同学们,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小路、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节。 </p><p class="ql-block">2.指名提问:诗歌描绘的天晴了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p><p class="ql-block">3.【出示课件】(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显得那样的明朗:溪中波光荡漾,林中树影婆娑,天空云儿闲游……多美呀!我们一起把这三行诗句读一读。</p><p class="ql-block">4.师:“闲游”这个词在前面也出现过,出示含“闲游”这个词的两句诗,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p><p class="ql-block">5.指导朗读,注意诗句中两个破折号,读的时候适当的延长、停顿,读出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情。</p><p class="ql-block">6.出示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p><p class="ql-block">6.带着这样的体会,师生合作读第一和第三小节。</p><p class="ql-block">7.相机引导学生完成口头填空,仿写诗句。</p> <p class="ql-block"><b>(四)品味诗句,体会情感</b></p><p class="ql-block">1.雨后的景色如此之美,难怪作者建议我们——(课件出示第二节诗)</p><p class="ql-block">2.引导学生通过“赤、携、踏、涉’四个动词来体会诗人愉快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3.引导学生比较”在天晴了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与“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这两句诗的区别,进一步体会诗人对雨后小径美景的赞美与愉悦的心情。</p><p class="ql-block">5.带着这样的体会,生和着音乐齐读整首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三、拓展思维,由读到写</b></p><p class="ql-block">1.你留心观察过雨后天晴时的景象吗?请你到美丽的浮梁走一走,仿照课文的第一小节,把你看到的、听到的也写一写吧,记得在诗中表达出你的情感,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p><p class="ql-block">2.生在图配乐中完成小练笔。</p><p class="ql-block">3.展示学生作品,全班同学配合朗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四、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b></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自然风光图,景物清新自然,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只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和戴望舒一样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留心观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课后,寻道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景德镇市中小学教学研究所义教语文教研员周新桂,浮梁县教研室领导及其他老师对这堂语文课进行了精彩点评,既充分肯定了课堂教学的智慧与方法,又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与建议。同时周新桂主任还分享了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建议:教学中要懂得统筹规划,注意方法的指导,不断地激励学生去阅读。风趣幽默的语言,让人如沐春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教学反思</b></p><p class="ql-block"> 《在天晴了的时候》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课是一首生动、富有情趣的小诗,教学时主要是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和大自然的美丽。</p><p class="ql-block"> 上课伊始,我以自己原创的诗歌《一首诗的诞生》导入,为整堂课奠定诗意的氛围,把学生带入诗意的情境,明白写诗其实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采用先教授第一节和第三节,最后教授第二节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品味诗的语言,想象画面,体会诗的意境。通过最大限度地读,在个性化的朗读中抓住关键词语想象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体会作者使用的表达方式和所要表达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学生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达到了会背的程度,此时再由读到写,通过想象雨后去美丽的浮梁走走,仿照课文的第一节,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再一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写诗的兴趣。</p><p class="ql-block"><b>不足之处:</b></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对学生的精彩表现予以及时的点评和表扬,对朗读的指导也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一些细节上的处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