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婚姻给当代女性的启示?

鸿彬讲人物

<div><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D8av0TNE_7KjMEGDush__g"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更多文章在微信公众号首发,请大家打开链接关注微信公众号,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心得,一起成长。</a><br></div><div><br></div>张爱玲曾经叩问:“踮起脚尖,我们就能离幸福更近一点吗?”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她一直都想让幸福靠得更近一点点。世人都说她冷酷、超然,但是她的文字却充满了凄美和悲哀,让人读罢潸然泪下。<br><br>我们爱她作品中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小人物,爱她多愁善感的叹息,爱她所写的悲剧,她用一支笔写尽了世俗的凄凉,在文坛上留下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样,这样爱穿旗袍,爱打扮的女人也成为了民国时期的代表人物。<div><br></div><div>她曾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是那么痛快。”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一个如此高傲、具有强烈优越感的名门女子,会因为贫穷无奈打掉自己的孩子,甚至在三年之内搬了180次家,去世之时还衣不蔽体。<br>她是一个如此洒脱自爱的文人,如此勇敢无畏的女子,却活生生地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场凄美的悲剧!而这晚年凄惨的下场,还得从她的童年和家庭说起。<br>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经说过:“幸运的人能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同样,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中也提到过:“多数人心理失衡而导致行为偏差,都与父母带给他们的伤害有关。”<br><br><font color="#167efb">张爱玲的原生家庭</font><br><br>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虽然她出身名门,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还是李鸿章的长女,出生在这样显赫的家庭中,本可以像个娇贵的小公主一样长大,可是她拥有一个支离破碎的童年。<br><br>而影响张爱玲性格最深的还是她的父母,父亲张志沂虽然出生于豪门,可是却很不思进取,抽鸦片、娶姨太太……活得像个浪荡公子。而母亲黄逸梵是一个受到五四新潮影响的女子,她学过画、留过洋,是一位标准的新女性。这样的她怎么能忍受一事无成的张志沂呢?<br><br>这场婚姻也注定会风云流散,在张爱玲还只有4岁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家,事后张志沂虽然恳切地要求妻子回来,但是即便回国后,她与这个家庭也融合不了,在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之后,最终选择了放弃婚姻。<br><br>母亲获得了自由,可是孩子却要吃苦,加上父亲还有好几房姨太太,张爱玲没有母亲生活在家里由姨奶奶看管十分痛苦,等到了1931年,张爱玲入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她才能够获得比较自由的空间,摆脱家庭的束缚,并且在1932年,还只有12岁的时候就写下《不幸的她》。<br><br>“不幸的她悄然离去,因不忍看了你的快乐,更形成我的凄清!”童年的经历让张爱玲从小就不愿意在别人眼前被看到伤痕,永远独自承受孤独与痛苦,同样,这样一个从小缺爱的女孩,当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时,也容易奋不顾身。<br><br><font color="#167efb">张爱玲的第一段婚姻</font><br><br>在她24岁那年,与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凤凰男”胡兰成私定终身,胡兰成为情不专,同样也不在乎他是“汉奸”的身份,遇见了自己喜欢的男子,变成卑微到尘埃里,然而张爱玲的这份深情换来的却是胡兰成的背叛,他拿着张爱玲辛苦写稿赚来的钱,和别的女人生活在一起,甚至还觉得理所当然。张爱玲自然忍受不了,最终心灰意冷,于1947年和胡兰成分手。<br><br><font color="#167efb">张爱玲的第二段婚姻</font><br><br>这段感情结束之后,张爱玲直到1956年才完全放下,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段婚姻。此时张爱玲还只有35岁,对于女人来说,这是一个成熟的年纪,但是她却嫁给了65岁的德国人赖雅。赖雅也不是一张合格的长期饭票,张爱玲与他却十分投缘,两个人相处短短两个月后,她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但她必须去做人工流产。<br><br>赖雅此时的经济状态风雨飘摇,在他们婚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几乎是靠张爱玲独立支撑家庭开销,每到撑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打开张爱玲母亲留下的箱子。张母人生的最后阶段就靠变卖从中国带出的几箱古董度日,临死时,她把卖剩的最后一只箱子留给了女儿。张爱玲和赖雅闪婚后两个月,赖雅就中风了,事实上,这已经是他的第三次中风。<br><br>1967年,赖雅去世,经历了13年的婚姻生活,张爱玲再次变得孤苦无依。到了晚年,生活更加痛苦。<br></div><div><br></div><div>对于一般人来说,没有几个女子有勇气嫁给一个比自己大30岁的男人,而张爱玲这样选择,或许正如她曾经说过的:“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她追求的不过是一段纯粹的爱情,就像当初义无反顾地爱上胡兰成一样。<br><br>不过从心理上来说,或许张爱玲也不太清楚,她在这段情感上面想要寻找的可能不是爱情,而是弥补自己缺失的父爱。赖雅的确很疼她,但是他没钱,两人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无法挣到什么钱在这段贫困苦难的日子里,张爱玲也迫于无奈不得已打掉自己的孩子。<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张爱玲的知性与独立</font><br><br>那个时代夹杂在新旧之间。母亲提过一个很公允的办法:要是打算早早嫁人呢,教育费就可以省下来,好好打扮自己;要是打算读书,那就别添置什么时髦行头了。换言之,要么做旧女性,靠容貌和妇德博得长期饭票;要么做新女性,壮大自己,凭本事逐鹿中原。要么聪明,要么美,但你只能选一头。<br><br>张爱玲正在最爱美的年龄,还是选择了宁可不要衣装要读书,她要当新女性,她小时候看到的女性榜样都是新女性:母亲,姑姑,搭伴出国留学,连男人都不要了。所以她会写:平生最恨,一个有才华的女子,突然嫁了人。惋惜的是张爱玲既选择好好读书也选择了早早嫁人,可惜造化弄人,在婚姻的赌局中始终是个输家。<br><br>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常有一类女人,找老公就是为了找长期饭票。但张爱玲自己,却总是找不到这张长期饭票。她的一生,也像她笔下写到的那几个劳工阶层的女性一样,“总是自做自吃”,一点靠不到人。<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张爱玲的闺蜜友情</font><br><br>张爱玲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父母离异,有着一个十分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所以,她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没有安全感的女人,为数不多的几个真心实意的朋友,却没有能够发展出一生的友谊,很是遗憾。<br><br>炎樱,一个总是在张爱玲伤口上撒盐巴的女人<br><br>炎樱姓摩希甸,她的父亲是阿拉伯裔锡兰人(今斯里兰卡),母亲是天津人,她有一半中国人的血统。她家在上海开摩希甸珠宝店,《色戒》中描写的那个珠宝店就是炎樱父亲的产业,所以,她是妥妥的富二代。<br>张爱玲虽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家境到父辈已呈颓势,但是家族视野仍非等闲人家可比,母亲同姑姑都是留洋学生,文化和艺术修养是长在骨子里的。据说,晚年,炎樱给张爱玲写了好几封信,张都未予回复。<br><br>炎樱在某封信的开头说: “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使得你不再理我” 。可是接下来,炎樱又开始夸耀她挣了多少多少钱,全然不顾张爱玲当时灰暗的心情。不是所有人都能包容朋友得意洋洋的炫耀,高傲的张爱玲更是如此。炎樱不仅自我夸耀富有,也常炫耀自己的幸福。<br><br>她曾经给张爱玲写信: “你有没有想过我是一个美丽的女生?我从来也不认为自己美丽,但George(炎樱丈夫)说我这话是不诚实的——但这是真的,我年幼的时候没有人说我美丽,从来也没有——只有George说过,我想那是因为他爱我……”<br><br>不要向一个不幸的人,过多诉说自己的幸福,否则分分钟友尽。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友情,本来就很脆弱,愿后世的我们,可以引以为戒,守住自己的界限,不要让原本一生的珍视,在生命还未落下帷幕,就悄然烟消云散。<br><br><font color="#167efb">张爱玲的晚年</font><br><br>在晚年,张爱玲罹患一种古怪的皮肤病,用当今医学的观点来看,应该是长期精神压力造成的免疫功能紊乱,但她自己却固执地认为是某种虱子。她说这些虱子产于南美,生命力极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存活。为了躲避虱子,她在洛杉矶近郊的汽车旅馆间搬来搬去,最频繁的时候每周都要搬一次家。在这种搬来搬去中,她甚至遗失了许多重要的手稿和证件,她花费了大量心血的《海上花》英译稿就这么弄丢了。她不停地在找房子,寻找一间足够新的、虱子还来不及入驻的房子。<br><br>为了方便搬家,她几乎不用家具,所有的家当都放在十来个纸盒里,随时准备跑路。纸盒同时也是她的凳子和桌子,她就在箱子上写作。年轻时,她热爱奇装异服,此刻她早已放弃了打扮,可那些上好的衣服总也舍不得丢掉,只好跟着她搬来搬去。为了不给虱子可趁之机,她连头发都剪了,终日穿一双最廉价的拖鞋。她买了许多这样的拖鞋,方便随时丢弃。“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年轻时写下的箴言,此刻变成了如影随形的啮咬。她只身带着十几个纸盒在前面落荒而逃,而看不见的虱子永远在身后尾随而至。<br><br>台湾作家李昂说,张爱玲“这个女人好像替我及我们许多女人都活过一遍似的”。但这话反过来也成立。写小说的人历来是这样一种宿命:不是一次性死亡,而是分期分批地向死神兑付债权——他们在呕心沥胆的书写里一寸寸地死掉了,但只要这个故事还在人间流传,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招魂,只要阅读者的心还在怦怦乱跳,小说家就会在字里行间醒来,再活一次。<br><br>张爱玲是个爱干净的人,同样也非常惧怕跳蚤,为了躲避跳蚤,除了搬家以外,她设置剃光了头发。然而这样一个独立自主又有几分高傲的女子,一辈子如此爱干净、爱体面,死了一个星期才被发现,死的时候还衣不蔽体,不免令人唏嘘。<br><br><font color="#ed2308" style=""><br>最后说:如果您也喜欢阅读张爱玲的小说,或者有关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伤害,欢迎关注我的<b>公众号:鸿彬讲人物</b></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我们一起交流阅读心得,一起探讨如何走出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困惑,不要再把上一代留给我们的不好延续给我们的下一代。</font></div><div><br>鸿彬<br><br>2021年3月23日于深圳办公室<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