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

贵林

尊敬的家长:<br> 您好!<br>  随着科技的发展 ,手机日益普及,手机给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尤其是中小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经过我们调查,认为学生使用手机主要有几大“毒害”:<br><div><br></div> 一、手机进校危害<br>(一)损害身心,影响健康。一些学生由于过度使用手机,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身高增长减慢、视力低下、注意力分散、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怪异,不愿与外界交往,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br>(二)乱交朋友,埋下隐患。手机的过度使用加速了学生社会化,结交范围迅速扩大,将占用大量有效学习时间,给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埋下严重安全隐患,增加教育管理难度。<br>(三)炫耀攀比,不择手段。手机不同品牌助长学生间的攀比之风,影响校园风气。部分没有手机的学生更是找出若干理由,逼迫家长为之配备,给家庭增添不必要的经济负担。<br><div>(四)违规使用,伤人害己。一些学生在上学、回家路上边走路边低头玩手机,不注意道路、行人及车辆,易对自身及他人造成安全事故。<br></div> <div><br></div>(五)家庭缺位,亲情缺失。孩子过度依赖手机,手机成为亲情杀手,陪伴家人、做力所能及家务等事情时间减少。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家庭教育不到位,容易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亲情逐渐疏远。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一家人坐在一起,孩子却在玩手机,会让多少父母感到一些悲凉。<br>(六)成绩下滑,耽误学业。据权威机构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进行问卷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收发短信,约占40%;玩游戏或上网,约占25%;网络聊天,约占25%;与亲人联系,约占10%。数据证明,绝大多数学生手中的智能手机是用来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只要学生有手机,极易造成思想不集中、上课昏昏沉沉、成绩一落千丈的后果,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个别学生迷恋网络游戏陶醉在虚幻的世界里。<br> 二、家校协同管控<br>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手机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愈发普及,部分学生因缺乏自制力而不能正确规范使用,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希望广大家长能够与我们协同合作,共同努力做到以下几点:<br>(一)加强监督,有效管理。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希望广大家长能够行动起来,监督孩子使用手机情况,合理限制您的孩子使用手机时长。开学后请限制孩子将手机带入校园,并积极与学校沟通,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br>(二)积极沟通,增进交流。家长要营造和美家庭,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做好孩子情绪的观察,积极化解各种心理问题,走进孩子心灵,增进亲子之情,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br>(三)培养兴趣,全面发展。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鼓励孩子每天坚持锻炼,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积极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通过丰富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br>(四)榜样引领,言传身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对于已沉迷手机的孩子家长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勿暴力打压,科学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把“智能”手机留在家庭,将“智慧”人生带进校园。<br> <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家长,让孩子在校静心学习、潜心求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目标。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请各位家长切实履行好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责任,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共同关心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 感谢您的支持、理解与配合!祝您及您的家人幸福安康!</p><p class="ql-block"> 桦甸市永吉小学</p><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22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