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桃红柳绿。阳光暖洋洋地照在佃头小学的校园里,使人陶醉。瞧,在这旖旎的春光里,语文教研组的公开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今天聆听的是三年级韩伟老师执教的《元日》。</p> <p class="ql-block"> 上课伊始,韩老师让学生们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和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方法来理解题目的意思。谈到自己是如何过春节的,孩子们都兴致勃勃,课堂气氛被很好地调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 接着,韩老师提出问题,让孩子们边读古诗边想象,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汇报说说自己是从哪句诗中看到的,再顺势让学生提出诗句中不理解的字词,字词理解了,诗句的理解就不在话下。</p> <p class="ql-block"> 最后,韩老师通过对作者王安石及这首诗写作背景的介绍,学生了解了《元日》这首诗不仅仅写出了春节人们喜悦的心情,更表达了作者坚定改革,希望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决心。课堂在一片朗朗的读书中进入尾声。精彩的《元日》小课堂也落下帷。</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提升课堂教学的重要评课环节。听课老师们积极地提出宝贵意见,认真地剖析这堂课的优缺点,为老师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助力。</p><p class="ql-block"> 优点集合:在此次的古诗教学中,韩伟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结合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很轻松地就理解了诗意。在教学中,韩老师还渗透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如鞭炮为什么又叫爆竹?春联在古代为什又叫桃符?</p><p class="ql-block"> 不足:朗读部分比重略少,缺少画面感的营造,老师可以通过播放对应景象的图片让同学们以诗相对,使古诗的画面效果更加深刻,以此来感受诗中的欢乐气氛,才能更好地读出古诗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万里晴空,阳光灿烂。春姑娘晒得都眯缝起眼睛来了。佃头小学的师生们也将随着她春意的步伐,像那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奋力向上,生长着,成长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