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武功的摄影著作《藏着的关中》一一秦地国风(上)

松青

<h3>  关中,陕西人自豪地称它为八百里秦川。何谓关中?有两说。其一,因地处函谷关与大震关之间故名关中。其二、说秦川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因此而得名。关中为渭河冲积平原,四面环山,富庶少灾,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优胜位置。<br>  关中的秦岭山脉,横贯中国中部,东西走向,长约一千六百公里,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是中国地理最重要南北分界线。<br>  独特的气候与地理条件,使秦岭会萃了世界上许多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其中主要有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朱鹮、独叶草、以及无数的名贵中药材。<br>  自人文初祖炎黄二帝起,历经周、秦、汉、隋、唐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在关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世间悲喜剧,成为至今被引为骄傲的华夏文明史。<br>  在渭河两岸厚厚的黄土中,埋葬着周、秦、汉、唐时代的帝王及爰妃宠臣的尸骨,形成壮观的古代帝陵群。西周车马坑、秦兵马俑坑、汉代石雕和唐墓壁画尽显那无比灿烂的古代文化。</h3> <h3>  <br>一、渭 河<br>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在二百万年漫长的岁月中哺育了令人瞩目的古代文明。</h3> <h3>品字泉被视为神水,平时严加看管,不许饮用。(甘肃省渭源县)2001年摄</h3> <h3>渭河上游的灞陵桥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现桥为1932年国民政府修建,桥内有蒋介石、孙科、于佑任等人题字。(甘肃省渭源县)2001年摄</h3> <h3>渭河上游常常干涸得只留下一条河床(甘肃省渭源县)2001年摄</h3> <h3>跨越渭河的陇海铁路(宝鸡县)2010年摄</h3> <h3>渭河上的吊桥(宝鸡县)2001年摄</h3> <h3>农民在渭河挖沙(宝鸡县)1992年摄</h3> <h3>宝鸡峡倒洪工程(扶风县)2009年摄</h3> <h3>充满生机的渭河平原(凤翔县)1988年摄</h3> <h3>黑水河畔的老子讲经地一一楼观台(周至县)1990年摄</h3> <h3>农民徒步涉水过渭河(周至县)1980年摄</h3> <h3>渭河上的便桥一般只能在冬春时使用,夏秋会被大水冲掉。(武功县)1992年摄</h3> <h3>20世纪70年代中期,渭河上还可以行驶大木船。(兴平市)1974年摄</h3> <h3>潏河边捉蟹的少年(长安县)1975年摄</h3> <h3>渭河边的鱼塘(户县)1975年摄</h3> <h3>在仿造的泥屋草庵体验新石器时代半坡人的原始生活(西安市)1996年摄</h3> <h3>渭河支流沣河(户县)2010年摄</h3> <h3>沣河边的养鸭场(户县)2010年摄</h3> <h3>在沣河边钓鱼(户县)2010年摄</h3> <h3>渭河湿地(咸阳市)2008年摄</h3> <h3>童年在浐河边度过(西安市)1982年摄</h3> <h3>在灞河中学游泳(西安市)1982年摄</h3> <h3>潏河岸边(长安县)1975年摄</h3> <h3>在华清池洗脚的青年(临潼区)2009年摄</h3> <h3>在灞河上洗衣(蓝田县)1992年摄</h3> <h3>周至沙河水街门脸(周至县)2014年摄</h3> <h3>周至水街小景(周至县)2014年摄</h3> <h3>二、秦 岭<br>  秦岭横贯关中东西,与南北走向的黄河形成坐标,从而确立了关中在中华版图上的位置。<br><br><br>川陕公路(凤县)1978年摄</h3> <h3>宝成铁路穿秦岭(宝鸡市)1990年摄</h3> <h3>相传姜太公垂钓50年的宝鸡蟠溪河钓鱼台(宝鸡县)1994年摄</h3> <h3>秦岭被誉为西安的后花园、天然氧吧(眉县)1992年摄</h3> <h3>太白山瀑布(眉县)1977年摄</h3> <h3>秦岭清风峡(眉县)2011年摄</h3> <h3>科考工作者收集标本(眉县)1977年摄</h3> <h3>查看大熊猫踪迹(佛坪县)1977年摄</h3> <h3>顽皮可爱的小金丝猴(周至县)2004年摄</h3> <h3>生活在秦岭佛坪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佛坪县)1977年摄</h3> <h3>秦岭宝石一一朱鹮2001年摄</h3> <h3>秦岭野生羚牛(柞水县)1977年摄</h3> <h3>太白山上塑有诸神的小庙(周至县)1977年摄</h3> <h3>太白山拔仙台上的木制庙宇和铸铁神龛(周至县)1977年摄</h3> <h3>迎接高考的山里娃(周至县)1990年摄</h3> <h3>农家养的土蜂巢(周至县)1997年摄</h3> <h3>科考人员在野炊(周至县)1992年摄</h3> <h3>太白山上的灵芝(周至县)1992年摄</h3> <h3>太白山上的玉皇池(周至县)1992年摄</h3> <h3>太白山上的双子松(周至县)1992年摄</h3> <h3>20世纪90年代远眺秦岭,还可见远山顶上的积雪(太白县)1991年摄</h3> <h3>科研人员在太白山发现羚牛尸骨(眉县)1991年摄</h3> <h3>太白山风形松(周至县)1992年摄</h3> <h3>太白山石海中的木屋(周至县)1992年摄</h3> <h3>太白山顶的石阵,神话故事中的封神之地。(周至县)1992年摄</h3> <h3>收获(长安县)1995年摄</h3> <h3>岭北坡的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蓝田县)1985年摄</h3> <h3>1964年在公王岭发现的蓝田猿人头骨(蓝田县)2009年摄</h3> <h3>复原的蓝田猿人头像(蓝田县)2009年摄</h3> <h3>冬日的秦岭(蓝田县)2008年摄</h3> <h3>秦岭原始森林(周至县)1990年摄</h3> <h3>植物学分类中不可或缺的独叶草(周至县)1990年摄</h3> <h3>太白山二爷海(周至县)1990年摄</h3> <h3>20世纪70年代秦岭山区多生多育是普遍现象(户县)1974年摄</h3> <h3>华山百尺峡(华阴县)1971年摄</h3> <h3>华山气象站(华阴县)1977年摄</h3> <h3>华山苍龙岭(华阴县)1978年摄</h3> <h3>远眺秦岭三公山(华阴县)1984年摄</h3> <h3>云涌华山(华阴县)1984年摄</h3> <h3>华山下棋亭(华阴县)2014年摄</h3> <h3>华山东峰(华阴县)2014年摄</h3> <h3>柞水溶洞(柞水县)2014年摄</h3> <h3>秦岭太平峪登山索道(户县)2014年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