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直在路上——记童锋莲名师工作室第四次活动

一格小田

<p class="ql-block">3月18日,一个乍暖还寒的春日,锦城一中的会议室暖意融融,一场名为“指向真实情境与综合能力的中考命题研究”活动如约而至。舒永健工作室与童锋莲工作室以及初中语文命题与评价研究小组的成员,参加了这次主题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会上,几位组长就“如何命制具有真实情境的中考题”做了详实的指导,并随机抽取每组三位成员上台交流各自的命题思路。</p><p class="ql-block">下午,萧山临浦镇中的专家王青老师为大家做了《考查综合能力的试题研究》的讲座,使与会成员都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会后,童锋莲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对自己的命题进行反思与修改,希望能在中考命题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p><p class="ql-block">思考,我们一直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  (1)切磋·引领 ·成长</p><p class="ql-block"> 青云初中 凌岚</p><p class="ql-block">春天的雨,淅淅沥沥,湿润的空气中却满溢着万物生长的勃勃生机。3月18日上午,怀着略微忐忑的心情参加了 “指向真实情境与综合能力的中考命题研究”的主题教研活动。忐忑是因为自己第一次就文言文命题进行了尝试,内心存在着诸多疑虑、困惑,有着一种迷雾中前行找不到方向的不安。好在,这样的困惑、疑虑以及不安,都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慢慢消散,前路变得更为明晰。实事求是说,我的文言文命题更多地是一种模仿,从题型到内容,属于自己的完全独立的思考比较少。那么,在听了几位专家点评后,我逐渐明白,命题其实也是戴着镣铐跳舞,最大的指导方针还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所以,在命题的过程中,选材也应该契合初中生的学业发展水平,舒老师那句“题目出的难不是问题,出题看起来简单却又能将学生分层才不容易”让我记忆犹新,看来命题的难度把控还是要多做研究,无论选材还是题目的设计都要仔细斟酌,认真研究。此外,方老师提出我的命题中字词解释存在超范围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我非常惭愧,因为这说明我在命题前的本功课没有做好,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以后做研究时我一定要吸取教训。在这一天的活动中,每一道题型都有很多同仁上台讲解了自己的命题思路,他们的认真、勤奋和钻研精神给了我很多触动,思维的碰撞带来的不仅是智慧的火花,更是前行的力量。交流的过程中,其他老师也都提出了自己在命题中的困惑,比如什么才是真实有效的情境,命题如何能体现出对综合能力的考查等。针对大家的困惑,命题专家王青老师则侃侃而谈,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并且还为大家推荐了很多选材的思路和途径,让我们受益匪浅。同行的切磋让我感受到了命题研究路途中的勃勃生机,正如窗外雨雾中盛开的迎春花。专家的引领则让我看到了命题研究路途中的指向标,正如远航迷雾中闪烁的灯塔。希望在这样的切磋和引领下,能在命题研究的道路上一路努力奔跑,迎风成长。</p> <p class="ql-block">  (2)命题培训心得</p><p class="ql-block"> 锦城一中孙秀兰</p><p class="ql-block">这次命题培训收获颇多,听了专家的指导和小伙伴们的分享,让人醍醐灌顶。命题应该让学生有个人的体验和认识,应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其中有个老师还研究了近年来的基础命题,细化到字的结构,很是惊讶于她的细心钻研。过去我们的考试出命题的形式呆板,不外乎字词句、段篇章六大样。过于追求整齐划一,答案是死的。很少看到有比较灵活,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活题”。学生在死答案面前,是被答案“一刀切”的,很难评价学生理解认识问题的个体差异。更谈不上让学生有个体的体验和认识,所以也就造成了教师学生死抠教材的现象。认为把课本上的字词句掌握基本就可以了,为考试而考试,失去了考试的正确目的。觉得最有理的是:考试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教学为考试服务的。&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命题应注重考察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尤其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导致了考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说有些内容书本上没有,就在命题中没有了反映。 &nbsp;&nbsp;&nbsp;&nbsp; 命题应该重视综合能力的考察,淡化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无处不有,应重视学生的运用语文的能力,而不是将语文肢解成各成一体的单项训练。语言文字的训练应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锻炼,而不是单纯拿出来训练。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的命题应该是让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其中有位老师从身边的材料:杭州的环境、亚运会等进行命题,觉得很是不错。 &nbsp;&nbsp;&nbsp;因此,一切要以课标精神为准绳,不断探索语文考试命题新思路,寻找适合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命题方式。想来以后的语文教学之路还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和探索的内容,坚持初心,让语文教学更美。</p> <p class="ql-block">  (3)一个中年教师“成长的痛”</p><p class="ql-block"> 天目双语 施晓华</p><p class="ql-block">乍暖还寒的春日,一场语文中考命题交流会,让我感慨万分——这是一份来自中年教师成长之痛。感悟一:先学理论,实践才能“有的放矢”。想起今年寒假期间,刚拿到命题作业的时候的那种窘迫,“积累”、“名著阅读”、“文学作品”、“非连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命题”一字排开,单单选哪块进行命题都无从下手,更别说选定命题方向后开始实践的阶段,更是毫无方向,突然觉得自己不是教了10多年书的语文老师,完全是一个“生手”。究其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平时忽略了教学方面的理论学习。这次活动中,看到那些勤于理论学习的老师们侃侃而谈,真心佩服得很,暗暗在心里给自己立个flag:好好开始看书,从现在开始!另外,对照《语文新课程标准》避免超纲的问题也需要我们熟读新课标相关理论内容。感悟二:研究试卷,实践才能“正中命门”。印象很深刻的是二中一个非常年轻的老师,虽然才工作了半年,但却已经把近几年浙江各地市的语文中考卷研究了几番,她的那个命题虽然格式是仿照中考命题,但却充分体现了当下古诗文命题的大方向,并且细节处也显示了热门考点。感悟三:精选素材,实践才能新意满满。实验初中的张冬蕾老师的“文学作品阅读命题”让人眼前一亮。她选的材料是宗璞的《萤火》,隶属名家名篇作品,但又选择了那种不能轻易从网上获取的作品,是作家不大有名,却依然很优秀的作品。而且宗璞的作品我们在课文里学过,“知人论世”这块也不会太生疏,文章也会容易理解。她命题的四道题目之间,既有考查学生信息概括、批注赏析等基本阅读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思维梯度。让所有学生能下手,又能体现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差异区分度,也该是我们命题的方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方向主和童锋莲两位名师更是通过点评和修改证明了他们理论和实践上的硬实力。情境设置是否有效的考虑,题目设置循序渐进,链接材料关注时代和文化的背景,关注“读者反应”,考试形式避免套路化,提供抓手和支架,考试素材的有效压缩和扩大……这次活动信息量很大,我内心的触动也很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这条路道阻且长,吾辈当努力!</p> <p class="ql-block"> (4)指向真实情境的作文命题</p><p class="ql-block"> 锦城三中 许奕</p><p class="ql-block">如果写作命题超出学生已有的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学生就更加无法找到与题目相应的经验或体验,就会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无理可说。“美篇”作为一个中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APP,符合学生生活体验,容易引起学生写作兴趣。</p><p class="ql-block">贴近生活实际是写作命题应该坚持的方向。从写作规律来看,写作是表达自我的方式,也是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还是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只有贴近学生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及其生活实际,才能让学生对命题材料感到熟悉和亲切。美篇的制作需要积累大量素材:文字、图片、音乐等,学生调动感官体验,将自己的生活片段用文字配图片的形式呈现,不仅能唤起具体的生活体验,调动写作兴趣,激起情感波澜,还能生动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生活经历,真切的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充分展示自己真实的写作水平。</p><p class="ql-block">活动情境辩证是写作命题应该把握的主题。应用型写作体现学生生活体验与语文知识运用的整合,重点考查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和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美篇”中的优美文字,感人故事,随笔心得,都是学生愿意与人分享的美好事物,叙事性文体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审美;针对不会制作美篇的学生,如何将制作美篇的流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述出来,并能进行推广,这是说明文的作用;一部分家长不理解学生制作美篇有助于培养文字组织能力与编辑能力,如何说服其鼓励孩子合理使用美篇,是最后一类文体“书信类”的目标指向。这样的命题设计,考查了学生多元的价值取向:学生能有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能够在自我成长历程与他人交际过程中拥有源自内心的正能量,理解美篇的意义,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考查了学生规范的语体表达:能根据表达的需求,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5)非文学作品阅读命题反思</p><p class="ql-block"> 青云初中 章丽琼</p><p class="ql-block">从选材方面来看: 非文学作品阅读题的命制选材很重要也很困难,如果选择的是连续性文本,在选材的时候就要主要文章的实用性和多样性;如果选择的是非连续性文本,在选材的时候就要注意文章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同时还要注意文本契合时代的发展,紧跟社会热点,文本对学生要有正确的导向性,材料了组织还要体现逻辑性。本次命题我选择的是非连续性文本,在确定主题的时候,我想到了“脱贫攻坚”、“北斗”、“代孕”三个主题,考虑到“代孕”主题导向性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就舍弃了,“北斗”主题专业性比较强,要找到适合的材料也比较困难,所以最终选择了“脱贫攻坚”主题。但是我选的材料一“中国的精准扶贫注定要在扶贫大业的史册中留下最辉煌的一笔”和材料二“北京大兴区精准扶贫成绩单”两者之间缺乏逻辑性,同时缺乏真实情境,会使学生有一种陌生感,不利于学生答题。从文本字数上来看,我所选择的材料低于规定字数。从题目设置方面来看:非文学正一品阅读题目的命制要关注文本的写作对象和目的性,因为实用功能的不同,非文学类文本的信息呈现、语言特色、逻辑结构等方面也不同,在命制题目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同时在命题的时候设置有真实感的答题,有助于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真实阅读能力,有助于实现文本阅读目的和功能。命题者应该借助情境,将阅读引向生活,从而能够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命制题目的时候对于情境的创设做得不好,在题干的表述上欠妥,如第一题“脱贫攻坚有何重大意义”,材料的内容是“精准扶贫”,题目是“脱贫攻坚”,从这点来看,在命制题目的时候还是不够细致、不够精确严谨。</p> <p class="ql-block">在研究中考命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社会和人生,联系生活体验和认识,进行思考,并应注意生活化、时代感、实用性,唤起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和看法。这是我们今后思考的方向,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思考,一直在路上!</p>

命题

学生

语文

情境

美篇

题目

文本

考查

能力

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