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热播《典籍里的中国》一、二集(考点、 金句、时评)一定要让孩子看看!(附视频)

文姐

<br><br><br><strong>老师说</strong><strong>:</strong>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部非常适合陪孩子看的——《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br> <p data-mid=""><strong>文化盛宴,传统再现生机</strong><br></p> <p data-mid="">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2月17日发布文章<strong>《中国日记丨假日文化盛宴:让传统走出历史》</strong>,解析了《典籍里的中国》火起来的关键原因。<br></p> <p mpa-is-content="t"><strong>传统经典,注入潮流</strong><br></p><h3>这个节目为什么火?</h3><br><h3>立足中华优秀文化是关键。</h3><br><h3>民族精神不在虚无缥缈只在口耳相传,节目把中国的典籍呈现在大家眼前,让大家在回望典籍中感受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h3><br> <p mpa-is-content="t"><strong>现代技术,精彩</strong><strong>呈现</strong><br></p><h3>《典籍里的中国》从电视节目的表达优势出发,综合运用了<strong>环幕投屏</strong>、<strong>AR</strong>、<strong>实时跟踪</strong>等新科技手段呈现经典,打造出穿越历史时空的感觉,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历史的源远流长。<strong>沉浸式的体验</strong>让存在于“故纸堆”和“象牙塔”中的传统文化,能够打破时空间隔,引发共鸣,得到网友的好评。这是节目的突破,也是文化的革新。<br><br></h3><br> <p data-mid="">民惟邦本,本固邦宁<br></p> 《中国纪检监察报》在2月19日发布的文章<strong>《文化之约丨民惟邦本 从〈典籍里的中国〉走近〈尚书〉》</strong>中表示,节目不仅呈现了精彩的舞台演出,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和“民惟邦本”的思想。 <p mpa-is-content="t"><strong>戏剧展现节目创新</strong><br>如何把《尚书》这样千年传承的经典变成让观众能够感知到的文化大餐?此次《典籍里的中国》创新加入戏剧部分让故事更有吸引力,演员在对角色的塑造上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br><br></p><h3></h3> <p mpa-is-content="t"><strong>主题立意相辅相成</strong><br>戏剧化结构和影视化表达是创新之处,而更大的创意是主题和立意的互相支撑。如大禹治水或武王伐纣都围绕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鲜明主题展开。如节目嘉宾介绍,千年之前《尚书》就能萌发出“民本”的概念。为执政治国者提出“民惟邦本”、“民心为重”的思想。《尚书》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传承了千年的文明力量,带来了不能忽视的巨大影响和伟大力量。</p><h3>历经千年,仍然能够历久弥新;弦歌不辍,依旧能够薪火相传。因为我们的文化在任何时代下都充满了新的活力,在新时代也能够与时俱进,成就新的鲜活力量。</h3><br><h3></h3> <p mpa-is-content="t"><strong>中华文明因每个人</strong><br></p><p mpa-is-content="t"><strong>而展现出惊人生命力</strong><br>在第一期节目当中,我们看到了“伏生护《书》”的故事,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书》(后称《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匿藏于壁中。途中,其妻为护《书》(后称《尚书》)而病故,其子为护《书》而死。《书》中的思想和智慧让华夏文明在每个微小个体上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而每个微小的个体也因华夏文明而充满力量。其中说到: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原因。</p> <p mpa-is-content="t"><strong>专业让节目更精彩</strong><br></p><h3>《典籍里的中国》为何一经播出就能够火出圈?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可共情的作品,不仅靠舞台硬件的升级和翻阅背后详实的史料支撑,更是像网友评说的用心、专业和细节。仅《尚书》第一期节目就咨询了<strong>65位相关专家</strong>,<strong>查询68本相关书籍</strong>和<strong>上千篇论文</strong>,整理<strong>几百万字的资</strong>料,剧本前后<strong>修改多达53个版本</strong>,专业让节目更精彩,精益求精让呈现更完美。</h3><br> <strong>  </strong><strong>《典籍中的中国》第一集</strong>《尚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用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让现代的读书人撒贝宁与秦朝博士伏生跨越时对话,共读《尚书》,传承经典。 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传承着华夏的精神和文明。“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清朝末年,1910 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现在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br><br>世代传承在 " 传承 " 中领悟中华文明千年来《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典籍里的中国》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秦末动乱,《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h3></h3> 伏生视《书》如命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h3></h3> 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strong>牺牲了自己的生命</strong>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strong>" 薪火相传 "</strong><strong>网友:敬佩!敬畏!</strong>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strong>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strong><h3><strong>《典籍里的中国》第二集</strong><strong></strong></h3><br><h3>【导读】 </h3><br><h3> 农历牛年大年初一晚黄金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磅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一经亮相,就以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现象级爆款,也成功为文化节目树立起了新的标杆。</h3><br><h3>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在央视综合频道与观众再续“经典之约”,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h3><br><h3>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其中不乏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奇书”,在这其中,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又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h3><br> <strong>《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开物成务”,天工开物这4个字,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strong><br><br><h3></h3> 全书分为三卷,内容涵盖<strong>农作物种植、机械、制造兵器、制陶、榨油、造纸、纺织、染色、制盐、采煤、冶金等生产技术</strong>,是一次对我国古代生产技术较为系统的总结。<h3>《天工开物》发行后,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流行,书中炼铜、制墨、造纸等技术,对西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法国、美国的图书馆都将这本书珍藏。</h3><br><h3></h3> <h3><strong>《典籍里的中国》</strong></h3><br><h3>第二集</h3><br> <h3>【宋应星】 </h3><br><h3> 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字长庚,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中举人,但屡次进京参加会试不中,其后四处游历,总结各地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在公元1638至1654年间写成了一部伟大的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图书。</h3><br><h3> “士大夫之心理,内容干燥荒芜,等于不毛之沙漠,宋氏独自辟门径,一反明儒陋习,就人民日用饮食器具而究其源,其活力之伟,结构之大,观察之富,有明一代,一人而已。”</h3><br><h3>——地质学家丁文江</h3><br><h3>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首篇《乃粒》中的一句话。</h3><br><h3> 节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他们将用跨越时空的一次“握手”,带领观众感受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经世致用、为民谋福祉的不懈追求,也让观众看到中国古代的伟大创造除了“四大发明”,还有取之不尽的丰富宝藏。</h3><br><h3> 正如节目中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所说:“我们中华民族其实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古人就讲‘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苟日新 又日新 日日新’,创新精神本身就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特质!”</h3><br><h3>【交织人生思辨】</h3><br><h3>“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有点燃</h3><br><h3>《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尚书》中,“百岁老人”伏生一生舍命护《书》、讲《书》、传《书》的故事催人泪下。在以文艺的方式打开《天工开物》这部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时,节目延续了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个核心思想、一个文化故事的讲述方式,即将呈现的,依然是一个自带大家风骨和人格魅力的历史人物。</h3><br><h3>节目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游历于时间的长河。他从1961年湖南安江农业学校的一片试验田里启程,遇见立志让“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的袁隆平,而后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的江西稻田,拜访同样为了“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朴素梦想跋涉不止的宋应星。</h3><br><h3>本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晚年回到家乡后,他耕读持家,把书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教授给乡邻,继续福泽百姓。此外,舞台对《乃粒》《舟车》《乃服》《佳兵》等卷所涉及的明代社会生活、生产景象都做了细腻的呈现。</h3><br><h3></h3> <h3>《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写着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话——“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六次科考落榜的失意里,宋应星没有被打倒,他在数次赶考奔波的所见所闻中,认识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价值,于是他选择回归自然,走出了一条与当时的读书人不同追求的路。</h3><br><h3>节目中,当兄弟三人在舞台中央豪爽地一挥手,共同道出那句“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时,“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燃感定会扑面而来。燃感何来?正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所言:“每一次都落第而返,但对宋应星而言又是满载而归”。</h3><br><h3> 《天工开物》主要根植于中国的固有文化传统。天工开物取自“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当时占正统地位的理学相异。这种异端化的思想趋势,反映着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和时代取向。但是,个人的思想可以有异于主流,却不能超脱于时代。古代素以农业作为重中之重,所以宋应星的文章中也处处体现出贵五谷轻金玉的思想。</h3><br><h3>演宋应星的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李光洁坦言和宋应星“相见恨晚”,他非常喜欢这句“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我能感受到他豁达的自我性情和时代思辨,我希望能演出他的性格、思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h3><br><h3><br><br></h3> <h3>【再现神奇穿越】</h3><br><h3>你能想象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吗?</h3><br><h3>跨越多个朝代、发起“古今互穿”模式的第一期节目《尚书》,已然让《典籍里的中国》成为观众眼中的“穿越高手”。</h3><br><h3>人们无法忘记,饱经沧桑的伏生发出的灵魂追问:两千年以后的你们还读《书》吗?如果历史真的可以“复活”,那么这一定不是伏生一个人的追问。</h3><br><h3>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典籍里的中国》既是一趟精神反刍的求索,也是一场满怀自信的告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这样的庄严仪式,一面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汲取力量,返本开新;一面以今日之创造致敬先贤的付出,并在心怀敬畏、慎终如始中不辱使命,奋勇向前。</h3><br><h3>《尚书》让老年伏生来到现代图书馆,亲见如今典籍人人可读的一派生机。在《天工开物》这一期里,老年宋应星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带领下,感受三百多年后的“天工开物”:他昔日从江西到京城(北京)得花上半年的赶考路,如今坐上中国制造的高铁仅需三个时辰左右,若是坐上中国人自己造的C919飞机,则只要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当听说后世造的大火箭“长征”号可以把月球车载到月亮上,“奋斗者”号深潜器可潜入大海万米之深,尤其是在袁隆平院士的稻田里看到他心心念念的“乃粒”,他既惊讶又欣慰地连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h3><br><h3></h3> <h3>本期节目中,宋应星将以现代礼仪和袁隆平在稻田里上演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听闻袁隆平少年时读过《天工开物》,最喜欢里面的《乃粒》,宋应星激动到热泪盈眶。三百多年后的人们何止是还在读《天工开物》,更是在继往开来的科学实践中,在大地上奋力续写了更加恢弘而璀璨的“天工开物”。</h3><br><h3>蒙曼教授感慨道:“宋应星、宋应昇和涂绍煃这三个人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组合,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团队是创新组合,屠呦呦女士和她的团队也是创新组合。这一个又一个组合就是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始终秉持着用科技造福民族、造福世界的梦想,传承着深深地刻在我们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创新基因。”</h3><br><h3></h3> <h3>【点亮科技自信】</h3><br><h3>文化节目开啃科技典籍的“知识坚果”</h3><br><h3>《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探索传统典籍当代化传播的又一次有益尝试,正如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近期在《求是》杂志刊文中所说:“《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h3><br><h3>牛年伊始,全新亮相的《典籍里的中国》将博大精深的厚重典籍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着力从这些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入手,在钩深致远的求索之中,让年轻人和全世界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以及“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就敢于从佶屈聱牙的“上古之书”《尚书》入手,并且成功“出圈”。这一实践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这背后需要的,是文艺工作者开啃“知识坚果”的壮志雄心。</h3><br><h3>《天工开物》和作者宋应星作为中学课本上的知识点,对大众来说不算陌生,却少有深入解读。全书共十八卷,123幅图,初版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其中,不论是百姓汲水舂米的日常工具,还是制取海盐、炼铁纺织的精巧技术,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迸发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h3><br><h3></h3> <h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做客本期节目,在访谈现场为观众精炼讲解《天工开物》的意义和内涵。<br><br></h3><br><h3>三位嘉宾从“天工开物”四字的出处讲起,解读中国人自古传承的“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的技术观及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分享《天工开物》以《乃粒》开篇、以《珠玉》结篇的“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内在理念;他们从神农氏、后稷、宋应星讲到袁隆平、屠呦呦等一代又一代矢志不渝的追梦人,从《天工开物》论及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表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浩如烟海的科技典籍的积累,它们都是我国科技史的坐标,不仅构建了璀璨的中华科技文明,在文化交流中同样远播海外,造福世界。”节目希望让观众看到,科学精神、创新基因一直以来都刻在我们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继往开来,传承不息。</h3><br><h3>【后世评价】<br><br></h3><br><h3>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认为:《天工开物》不只是中国,而且是整个东亚的一部代表性技术书,其包罗技术门类之广是欧洲技术书无法比拟的,称此书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h3><br><h3>日译本称《天工开物》为“中国技术的百科全书”。日本学者评议道:“作为展望在悠久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h3><br><h3></h3> <h3><strong>【精神传递】</strong></h3><br><h3>一、<strong>志存高远的奋斗精神</strong></h3><br><h3>古代中国,“学而优则仕”是被广大知识分子普遍认可和遵循的“铁律”,凡是稍有志向之人,都会饱读诗书、参加科考,希望仕途亨通、光宗耀祖。<br><br></h3><br><h3>三百多年前的宋应星刚开始也是如此。29岁的宋应星考取了全省第三名举人后,自己倍受鼓舞,然而接下来连续五次会试都名落孙山。这对当时还一心追求功名的他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h3><br><h3>在历尽科考坎坷、深入接触社会后,他的思想便有了转变。他认识到大部分读书人只是埋头苦读圣贤书,却缺乏实际知识。吃的从何而来?穿的从何而来?与生活下息息相关的知识大家知之甚少,这也是读书人的耻辱。</h3><br><h3>于是,他毅然与科举决裂,转向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学问,向底层劳苦群众请教,立志有所建树。</h3><br><h3>当宋应星把志向从科考转向实学后,他便开始了不懈的实践和奋斗。他走遍南北,勤耕播种,让各类人员请教,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记录,终于完成《天工开物》这部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巨作。</h3><br><h3>我们应该应该学习宋应星志存高远的奋斗精神。一个人的成绩是靠奋斗出来的,但为何奋斗、心存何志,至关重要。</h3><br><h3>宋应星毅然放弃科考,树立起更高远的志向,他的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升华,与功名进取无关,但对历史进步和人们福祉来说大有益处。</h3><br><h3>二、<strong>造福人民的服务精神</strong></h3><br><h3>“古今穿越”是《典籍里的中国》带给人们的一大震撼。在第二期节目里,除了读书人撒贝宁的穿越,宋应星和袁隆平也上演了跨越时空的“巨人握手”。</h3><br><h3>当宋应星听闻当代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曾读过《天工开物》,还最喜欢其中的《乃粒》时,他不禁热泪盈眶。</h3><br><h3>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从《乃粒》开始,《珠玉》殿后,前者与民食有关,也是作者最为重视的部分。宋应星说:</h3><br><h3>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h3><br><h3>这正体现了他写此书的主导思想。他的初衷和愿望是朴素的,民以食为天,他希望天下百姓都能吃饱肚子。</h3><br><h3>因此,《乃粒》中详细介绍了水稻、小麦等谷物的种植、栽培技术,以及各种农具、机械的使用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本全面的教科书。</h3><br><h3>再来看看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立志让“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h3><br><h3>两大”巨星“的跨时空握手是富有深意的,他们心中有着共同的梦想:让天下百姓不再挨饿。</h3><br><h3>他们身上闪耀着同样的精神:造福人民的服务精神。</h3><br><h3>造福人民、服务人民不是空喊的口号,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是始终坚守初心的无悔践行。</h3><br><h3>宋应星和袁隆平的穿越时空的“握手”,最感人之处也正是他们身上的这种精神。</h3><br><h3><strong>三、</strong><strong>时代相传的传承精神</strong></h3><br><h3>从宋应星到袁隆平,几百年已经过去,早已沧海苍天、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但有些东西却始终没有变,没有褪去而已更加凸显,比如让天下人衣食无忧的情怀,比如对科学精益求精的态度等等。</h3><br><h3>《典籍里的中国》聚焦“典籍”,活用“情景”,不只是向人们介绍中国的珍贵典籍,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鼓励和引导人们要做好传承,把中国文化、中国文明、中国精神继承过来就、传递下去。</h3><br><h3>在节目中,蒙曼教授这样评论:</h3><br><h3>宋应星、宋应昇和涂绍煃这三个人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组合,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团队是创新组合,屠呦呦女士和她的团队也是创新组合。这一个又一个组合就是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始终秉持着用科技造福民族、造福世界的梦想,传承着深深地刻在我们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创新基因。</h3><br><h3>传承 ,让中国人历经数代但仍能血脉相连、心志相通;</h3><br><h3>传承,让中国文明不断展现出新的更强的生命力。</h3><br><h3>三百年过去了,当今的我们仍然在读《天工开物》;三百年过去了,古人的愿望在当代终于都一个个得以实现。</h3><br><h3>当宋应星感受到当今中国的强大和先进时,满怀惊讶和激动地说:“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让人不由感动得落泪,也愈发体会到传承历史的重任。</h3><br><h3><strong>四、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strong></h3><br><h3>《天工开物》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h3><br><h3>第一,不是古籍和文献的堆积,而是基于考察和实践的总结和提炼。</h3><br><h3>记述了当时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比如:利用浸种法育稻秧、改良养蚕术、改进炼钢术等等。</h3><br><h3>第二,在先进而又有特色的技术哲学思想指导下完成的。</h3><br><h3>”天工“是与人类行为对应的自然界的行为,而”开物“是根据人类生存的利益和规则把自然界中的种种由人类加工开发出来。</h3><br><h3>”天工开物“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人力与天力的相互配合。书里面蕴含着人必须要积极主动、敢于创新、勤奋劳动的主张和思想。重实践、轻空谈,重试验、轻考证,重实用技术、轻神仙方术的思想也较为突出。</h3><br><h3>第三,不但对生产过程进行了详细叙述,还对原料、耗材、成品率、设备构造、部件尺寸等都尽量给予了定量的描述。</h3><br><h3>对各技术过程的定量描述,是该书的一大成就,与传统的中国古籍相比,可以说是破天荒的改进和创新。</h3><br><h3>从以上可以看出,《天工开物》是一部极具创新精神的著作,作者宋应星是一位勇于开拓创新的科学家。</h3><br><h3>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黄铜的科学家。“粹精”中介绍中国汉代发明的水碓装置,把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三部分连在一起,比英国试用一个水轮带动两盘磨要早1000多年。“作咸”中的顿钻打井技术,比俄罗斯钻井技术早300多年。</h3><br><h3>从古至今,中国便是一个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国度,科技成果曾经傲于世界。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始终坚持和秉持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精神。</h3><br><h3>”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创新精神本身就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特质。</h3><br><h3>现在,我们再次宣传和学习《天工开物》,就是在宣扬一种创新精神。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更需要我们具有创新精神。</h3><br><h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必须敢于创新、不断创新。</h3><br><h3>读通以上”四个精神“,便更能体会到《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安排的深意,也更能领会到中国典籍里蕴藏着的巨大力量和财富。</h3><br><h3>为《天工开物》点赞,为《典籍里的中国》点赞,为那些历史的突出贡献者们点赞!</h3><br><h3>精选时评</h3><br><h3><strong>典籍里的中国:从经典中感悟中国精神</strong><br><br></h3><br><h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沈东方</h3><br><h3>历经磨难的《尚书》如何被一代代中国人保存至今?《诗经》三百篇怎样承包了我们今天大部分的口头禅?为什么有人从《道德经》里看到了兵书的影子?</h3><br><h3>……</h3><br><h3><strong>惟殷先人,有册有典。</strong>浩瀚中华留下典籍万千,你或许在图书馆偶遇过它们,或许在课堂上与它们的碎片有过交集,但可曾了解过它们的身世流转,看到它们的熠熠光华?</h3><br><h3>2月12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节目以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故事,实现“护书人”与“读书人”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h3><br><h3>第一期和观众见面的,是被称作“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节目组之所以选择以《尚书》开篇,是因为它流传了两千多年,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是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h3><br><h3>很多人都说《尚书》佶屈聱牙,这部典籍究竟讲了什么?</h3><br><h3>据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介绍,《尚书》记载着尧舜禹、夏商周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智慧。按照时间顺序一共分为四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共五十八篇。“古代君王做什么事,必定有史官记载。一个史官专门记录君王讲的话,另一个专门记君王的行动,这些材料编纂起来,就编了《尚书》。”</h3><br><h3>古今对话是《典籍里的中国》一大亮点。“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镜头一转,主持人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br><br></h3><br><h3>看节目时,不少网友感动落泪:“<strong>华夏为何是一体?自古就是一体。</strong>这句话太戳泪点了。”“古今对话很有戏剧冲突,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要靠我们年轻人,从今天起多读书,让这些故事代代相传。”……</h3><br><h3>而最让观众动容的,是节目中伏生向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用生命诠释“薪火相传”的片段。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书》(后称《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匿藏于壁中。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strong>他们为何能有如此决绝的力量?因为《书》中思想和智慧的鼓舞,让华夏文明在微小个体上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strong></h3><br><h3><strong>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原因。</strong></h3><br><h3>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看来,“‘中国’这个词,在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尚书》里。”蒙曼说,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也是中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也是中国……</h3><br><h3>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不仅靠舞台硬件的升级,更依赖于背后详实的史料支撑。据悉,仅《尚书》一期节目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53个版本,将专业精神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h3><br><h3>据了解,《典籍里的中国》共有11期,介绍11部典籍,包括文学、科学、哲学、医学等领域。在《尚书》开篇之后,将有《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典籍陆续与观众见面。</h3><br><h3></h3> <strong>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strong>慎海雄<h3>牛年新春,《典籍里的中国》甫一开播,就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新媒体传播后,节目还变身“网红”,带旺一波“典籍热”。  </h3><br><h3>这,其实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马克思在评价希腊艺术和史诗时说过,希腊艺术和史诗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strong>“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奥秘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而典籍,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永远给中华儿女以精神滋养、提醒我们不断进行精神反刍的范本。 </strong></h3><br><h3>所以,节目火起来,我们高兴;典籍“活”起来,我们更自豪。 </h3><br><h3><strong>“人能弘道,非道弘人。”</strong>谁都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根本在于一代代华夏子孙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在我们的古汉语词典里,韦编三绝、汗牛充栋、洛阳纸贵……中国古人往往用赞美、敬佩的词语,称颂典籍的魅力和文化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这些经典的无形内核便是中国精神,有形载体就是中华典籍。 </h3><br><h3><strong>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strong>老先生的痛,让人警醒。如果典籍高悬在象牙塔,尘封在藏书馆,即便散落在教科书中,却没有人自觉赓续文脉香火,那不是随着岁月流逝而丢掉根和魂吗?  </h3><br><h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strong>“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strong>。党中央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举措,在全社会点燃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h3><br><strong>文化如水。中华文明看似柔和,实则坚强。</strong>这也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为什么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等文明古国早已进入了博物馆,唯有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风吹雨打,依然挺立、生机勃勃,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知来处,明去处。正是中华文化典籍的代代传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坚强屹立,中华文明饱经沧桑而薪火相传。 <strong>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strong>优秀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既见证了我们的昨天、观照着我们的今天,也将福泽我们的明天,福泽中华民族后世千年。我们感到,从优秀典籍入手传播传统文化,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今天的中国已经快速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阅读的便利性、丰富性已经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虽说“书当快意读易尽”,然而,我们也要扪心自问:今天的中国,到底还有多少人在安安静静地阅读传统经典?又有多少人读得懂、读得进传统典籍? <strong>再辉煌的文化,一旦失去传承就必然衰败。</strong>作为重要的传播阵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责无旁贷,必须与时间赛跑。总台成立以来,我们连续推出《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中国地名大会》等一大批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节目,都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不少节目还在欧美国家畅销。我们从中也领略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的强大力量!<strong>书里乾坤大,心中日月长。我们坚信,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strong>《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strong>益智增德,如沐春风。</strong>《典籍里的中国》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是集中储存在典籍、至今仍然指引今人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想宝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华文化典籍是古圣思想的载体,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绝不是象牙塔中泛黄的辞章,不是沉睡的故纸堆,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液中永远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长河永远奔腾不息的文化密码。 <strong>优秀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中华传统典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资源。</strong>优秀典籍一直是吸引国际汉学家濡染中华文化的磁石。瑞典学院唯一会中文的马悦然先生当年的汉语入门读物就是《左传》;荷兰著名汉学家高罗佩曾经翻译过竹林七贤嵇康的《琴赋》;公元9世纪,白居易的《白氏文集》就已成为东瀛皇室争读之文献……今天的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传统经典正是我们与世界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大优势。世上没有登不尽的山,只有读不完的典籍。苏东坡有云,要“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我们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是五千年象形文字垒起的一座座精神高峰。多攀登这样的精神巅峰,登高望远,于我们个人,可以拓展拓宽自己的人生长度和宽度;于我们民族,可以夯实精神厚度,进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strong>“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strong>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引我们履职尽责,创新再创新,继续用新的传播方式扬中国精神、传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