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多萍乡人并不知道,萍乡人文的开山鼻祖乃是大唐进士唐廪。唐廪(875-936),字宏开,号虚斋。于唐乾宁元年取为进士,官至翰林院秘书正字,掌管国史、著作两局(即负责国史编纂、出版工作)。据《萍乡县志》记载唐廪:“淹通有学识,集贞观以前文章,凡三十卷,名曰贞观新书。宜阳集登唐廪诗十四首。”古时,唐廪即已列名萍乡孔庙乡贤祠内祭祀。之所以称唐廪为萍乡人文的开山鼻祖,这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p> <p class="ql-block">一、唐廪是萍乡最早的进士之一(以时间为序排列第二),也是最早列名《唐书•艺文志》的萍乡人。据史载,萍乡历朝历代共有129人科举取为进士,其中文进士122名(含莲花县21名),武进士7名。萍乡历史上第一个中进士者为唐宝历元年(825)的易之武,接踵者正是公元前894年应试而中的唐廪,时年20岁。唐廪身处于社会极为动荡的晚唐,他无限向往盛世大唐的早、中期,特别是早期一派升平气象的“贞观之治”,故此著述《贞观新书》一书,该书出版后影响很大,一时洛阳纸贵,极负盛名。正因如此,后人修唐史,唐廪有资格入史并列名“艺文志”。</p> <p class="ql-block">二、唐廪是萍乡最早的史学家和出版家,也是萍乡最早著书并出版著作的文人。在隋唐一代,正字一职与校书郎同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日复一日、积年累月地“字对字”,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很高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专业水准,更需要有感知入微、纤毫必较的细致和耐得住寂寞的秉性。唐廪任职期间,始终坚持“不诬古人,不惑来者”,矜矜业业,既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悠久文明,又矢志著述,以著明志,终成为萍乡历史上一位具有开创性的文化名人。唐廪与唐末著名诗僧、成语“一字之师”当事人齐己交情甚厚,二人经常互有唱和。唐廪《贞观新书》出版后,齐己作《寄唐廪正字》一诗曰:“新书声价满皇都,高卧林中更起无,春兴酒香熏肺腑,夜吟云气湿髭须。同登水阁僧皆别,共上渔船鹤亦孤。长忆前年送行处,洞门残日照菖蒲”。诗中首句所称赞的“新书”即指唐著《贞观新书》,可见当时即已声价鹊起,誉满京城。三、唐廪是萍乡最早留下诗作并最早吟咏杨岐山的诗</p> <p class="ql-block">三、唐廪是萍乡最早留下诗作并最早吟咏杨岐山的诗人,也是有唐一代唯一有诗作进入《全唐诗》的萍乡人。后人把《全唐诗》比作中国文学的最高峰,与宋词并称为中国文学的双璧。唐廪在《全唐诗》共留下四首诗(《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诗补编》补三首),成为萍乡唯一一个唐诗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诗人。</p> <p class="ql-block">唐廪也是最早吟咏家乡杨岐山和杨岐寺的诗人。他的诗多是与齐己酬和及游赏杨岐山所作,其诗《杨岐山》“逗竹穿花越几村,还从旧路入云门。翠微不闭楼台出,清吹频回水石暄。天外鹤归松自老,岩间僧去塔空存。重来白首良堪喜,朝露浮生讵足言。”诗中既描绘了杨岐山茂林修竹、古道山花、远山近水的秀美风光,也抒发了他对世事沧桑、人生朝露的深沉感慨。</p> <p class="ql-block">唐廪系我市上栗县长平乡人。由于唐廪的成就,长平乡在晚清曾叫唐公乡,以示乡人对他的敬重和纪念。而“唐公乡”三字刻在一块青石碑上,后来该碑曾置于原长平小学大门之横梁上。长平小学在拆建时该碑曾面世,有两米长,一米高。后来长平乡政府在建设该乡的烈士纪念碑时,利用该碑材质,在背面刻上本乡烈士名录嵌于纪念碑下座。如今,唐廪在长平的遗迹仅剩下一个唐家屋场,一座唐公廪衣冠冢,位于星辉村余家屋场。</p> <p class="ql-block">地因人传。没有唐廪,萍乡的文化至少要推迟到宋代。萍乡立县已经六百多年,然而直到唐末萍乡才由唐廪的文名诗名被时代所记住。对于这位萍乡人文的开山鼻祖,我们重视得很不够。为此,我们建议:</p> <p class="ql-block">一、由上栗县人民政府牵头,并联合其治下长平乡和长平村、星辉村,打造唐廪文化故里。上栗本已有建设“文化名县”之构想,启动建设“唐廪文化故里”正是题中应有之义。二、拟议中的唐廪文化故里,应该在保留、扩大其坟茔之时,着手建造—座唐廪故居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唐公(廪)书院。三、加强唐公(廪)书院与鳌洲书院(文昌宫)和杨岐寺的联动,通过恢复长平与杨岐山的古道,推动长平的唐文化与杨岐山佛教文化的结合,通过与鳌洲书院的互动推进长平唐文化的影响力,最终促进萍乡人文的开山鼻祖唐廪更加熠熠生辉,光照古今!</p> <p class="ql-block">执笔人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敖桂明,民进江西省企联会副会长、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民进萍乡市工委会委员、萍乡市政协常委、萍乡市工商联常委,市作协副主席、大唐幼儿教育机构董事长兼总督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马俊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