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勤春早忙教研,深植厚耕待花开。2021年3月23日上午,第32期山东省齐鲁科学大讲堂活动在钉钉平台如期直播。本次活动由陈云老师主持,为我们呈现了由临沂市科学资源开发团队打造的生命科学领域的三节课例,对科学课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示范引领。</p><p class="ql-block"> 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旨在培养全体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生命科学”领域与其他三个科学领域相比更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构建学生的生命观。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获得生命知识的启蒙阶段,在此时对其实施“生命科学”的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探索兴趣,而且能够帮其构建生命观,在接触自然界中生动活泼的生命实体时,让其感受生命的价值,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命的情感。所以,“生命科学”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必不可少。此次大讲堂活动的三个课例,为教师进一步落实生命科学领域的课程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引领作用。</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精彩课例分享</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林宏老师展示的课例《动物怎样生长》,向我们讲述了动物的生长过程,如何让学生认识了解动物生长的需要,在观察和体验过程中产生热爱自然然尊重生命的情感。</h1><p class="ql-block"> 朱录文老师展示的课例《动物、植物、环境(一)》中的教学内容突出了由部分到整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中通过吟诵诗句导入课题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科学联系的紧密性,让人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魏晓春老师展示的课例《生物与非生物》通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过程帮学生建立了生物与非生物的概念,并初步体验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各区县参训掠影</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沂源县教师参训采风</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临淄区教师参训采风</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高青县教师参训采风</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高新区教师参训采风</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桓台县教师参训采风</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张店区教师参训采风</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周村区教师参训采风</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淄川区教师参训采风</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博山区教师参训采风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专家精彩点评</span></h1><p class="ql-block"> 胡海涛、范明刚两位专家对三节课例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三位说课教师教学设计的做法,探讨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总结了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p><p class="ql-block"> 省教科院卢巍主任对本活动做了点评总结,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本身有着丰富的生命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培养科学素养和生命教育的学习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大家不要囿于固定的概念表述,要懂得变通,探索丰富多样化的教育路径。</p><p class="ql-block"> 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只有多关注科学课堂内外的生命元素,探索多样化的教学路径,我们的科学教学才能抓住生命的真谛,才能打造出科学课堂精彩的生命空间,让生命发出灿烂的光彩,真正实现我们课堂的有效教学,实现教学的真正价值。</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师学习心得</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厚植科普土壤 提升科学素养</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张店区兴学街小学科学组</span></p><p class="ql-block"> 3月23日,迎来了32期齐鲁科学大讲堂。兴学街小学科学教研组认真聆听了三位老师的说课和专家的点评,受益匪浅。 </p><p class="ql-block"> 1.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这是自然课与科学课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2.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p><p class="ql-block"> 3.课堂活动的形式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活动要为内容服务。任何活动的设计都应是围绕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应该获得的技能而设计的,而不是讲究形式。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任务可参与。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能得到发展。</p><p class="ql-block"> 在各位专家的点评讲解中,没有难懂生涩的理论,没有华丽繁复的表述,而是用最平实、幽默、婉转的语言,最容易让我们接受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最直接的信息,让我们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让我们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少走弯路,更易于把握住知识的要点。</p><p class="ql-block"> 听课学习中,除去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更多的是自我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次学习引发的反思能成为大家不断前进的动力,能成为坚定航向的指路标。只有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自我前进的内驱力,才会在教学中有所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教有所获,研有所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西山联校 吴瑶瑶</span></p><p class="ql-block"> 3月23日,第32期“齐鲁科学大讲堂” 在老师们的期待中再次各放异彩。</p><p class="ql-block"> 小学科学课程总体目标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本次教研活动我观看了莒南县第三小学林宏老师带来的《动物怎样生长》、沂南县经开区实验学校朱录文老师带来的《动物、植物、环境(一)》、临沂沂河实验小学魏晓春老师带来的《生物与非生物》三界精彩课例,以及卢主任、胡老师和范老师的专家点评,在三位老师的课例分享与专家的讲评中,我对生物世界领域这一单元的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教学过程更有思路,让我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通过观看课例,听取专家讲解,进一步了解生物世界领域单元的学科特点,掌握内容与知识的分布,清楚了讲解时应把握的深度与广度。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如何去进行教学。大家都知道,科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它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多采用生活化与情景化的场景,课前收集资料,使学生觉得学本单元的内容并不抽象,就在我们身边,并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挖掘学生的科学潜能打下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艺术,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特别是科学课,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灵活应用。教师的专业要提升,需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在科学课堂中不断总结,在完善自己的同时,将学到的名师的理论和经验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来,未来的教学之路还很长,我将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让自己以真诚之心对待课堂!</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