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于2020年3月23日离开了我们,他的音容笑貌始终环绕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离去,每每想到父亲我还是气塞咽喉,泪流不止。父亲为人正直、善良、孝顺、敬业,正是他的言传身教,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要诚实。父亲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刘平(原名:刘国龙),1928年(正月初七)生于河北省清苑县冉庄镇东孙庄村。1943年4月入伍,1947年7月入党。历任战士、骑兵班长、飞行员、飞行大队长、检查主任、团长、飞行副师长。先后参加过冉庄地道战、辛庄追击战、石家庄攻坚战、察南、辽沈、平津、太原、兰州、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0余次,被评为一级轰炸射击能手。1955年荣获解放奖章,1988年荣获独立功勋荣誉奖章。曾在1951年、1952年的国庆阅兵式上驾机飞越天安门上空,并受到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2年授予少校军衔。1982年离休,享受正师职待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我军的高级干部,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是党培养了他,战争锻炼了他,空军成就了他。</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童 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兄妹七人,五男二女,排行老四,生他那年,军阀混战,百姓遭殃,爷爷给地主扛长活,奶奶抱着父亲,领着三个哥哥外出逃荒。一天,逃到一个村庄实在走不动了,就让9岁的大伯去讨口水喝,那人家给了水后,又送来一碗饭,一妇女上前对奶奶说:“看你拉扯四个孩子不容易,兵荒马乱的,不如把小的留下吧”。奶奶见状,抱起孩子马上离开了。多年后,每逢父亲探家,奶奶都讲起这段往事:“再苦再穷骨肉不能分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父亲小时从未吃过一顿饱饭。大约5岁那年,得了一场病,连续几个月拉肚子,没钱医,头都抬不起来了,只能爬行,生命奄奄一息。邻居老嫂子看到父亲可怜,给了一个偏方,独头蒜捣碎粘油条吃。奶奶哭着说,就算是最后送送这孩子吧,于是,硬着头皮借钱买了油条。父亲平生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好东西,狼吞虎咽的,不一会就噎着了,憋的喘不动气,大人吓坏了,以为这孩子不行了,突然,父亲咳出了一口黑痰,缓过劲来,慢慢恢复过来,保住了一条小命。</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八路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父亲的家乡—冉庄地道战遗址,东孙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父亲学习好,表现突出,当了儿童团长。参加救国活动,宣传抗日、侦察敌情、站岗放哨,后期把课堂转移到各户,边抗日边学习。多年后,父亲回家探亲,一入村口老乡们就风趣的说:“咱们东孙庄的儿童团长回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参 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43年4月的一天,父亲正在树上瞭望,发现远处有鬼子,急忙回村报信,“鬼子来了”,村民纷纷逃命。父亲跑到村头,机智的一个猛子扎到水里游到对岸,身后鬼子的枪声不断。鬼子的追杀打散了爷爷和两个大伯,爷爷以为两个儿子打死了,从此一病不起,不久就含恨死去。国恨家仇要报,父亲一跺脚当兵去,参加了平原游击队,那年父亲才十五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1945年2月,父亲所在游击队改编为正规军,编入晋察冀军区第九军分区,坚持在敌后根据地斗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日本鬼子投降后,部队扩大为晋察冀军区野战十三旅,跟随聂荣臻、杨成武的晋中部队,沿白洋淀向天津方向进发,途中消灭了一股敌人,缴获了200多匹战马。随后,父亲编入通讯连骑兵加强班,从此,成为一名骑兵通讯员,有了一匹大白马。这匹大白马跟随父亲驰骋内蒙古大草原、察南战役、夜袭化梢营、突出敌围。父亲的嘴角上永久的留下了从马背摔下的疤痕,大白马多次掩护父亲完成任务,直至父亲调入空军才分开。临别时。父亲抱着马头哭了,大白马也流泪了,不停的点头,直到父亲走出很远,大白马还用前蹄用力的刨土点头(后来大白马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一九四七年五月,父亲任晋察冀军野战八旅通训连骑兵班长,那年父亲十九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所在部队还西进打下张家口,追击傅作义到绥远(呼和浩特)又转战围攻大同,一年多的时间,后奉命从保定北进驻涞水、易州一带,从保定至北平的平汉线开刀,此时称八旅,三天三夜打傅作义增援保定的固守军。1947年秋,攻下石家庄,挥戈北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部队攻下石家庄后,由运动战转入攻坚战。1947年深秋,为解放蔡南,野八旅 23团作为插入敌后的尖刀团,担任侦查化梢营桑甘河上桥头堡敌情,配合大部队强渡桑甘河的任务。父亲和另一通讯员跟随 23团行动,为师部带回侦查情况和作战计划,任务关系重大。父亲二人怀揣情报,催马返回时,刚入村口,发现黑压压一队人马迎面而来,躲已经来不及了,父亲急中生智滚鞍下马,来了个先发制人,大喊一声:“干什么的”,对面答:“别误会,我们是五大队的”;“过来一个”,只见一个腰插两把手枪的家伙,后面还有两个端着冲锋枪,离着十米左右,父亲大喊一声,“站住”,“他妈的,你们还在这耽误时间,我是化梢营大部队的,共军马上就渡河了,再不走就完蛋了”,敌人按父亲指的方向,奔我军23团三营去了。父亲吩咐那位通讯员,绕小路通知三营长,布口袋打伏击,自己怀揣情报直奔师指挥部。天刚亮,前方传来捷报,三营不费一枪一弹,活捉敌人164名,缴获长短枪170多支。前哨报和晋察冀前线报记者报道父亲的事迹,荣立了二等功,那一年父亲二十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所属的第一野战军,十九兵团,六十三军,一八八师。参加了辽沈战役,古北口以东马兰峪一带的拉锯战、平津战役围困北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聂荣臻所率十九兵团与徐向前所率十八兵团会合,要拔掉华北最后一颗钉子,阎锡山的老窝-太原城。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父亲接到师指挥所作战科的命令,要他发射总攻信号。这任务简单、重要,父亲聚精会神,寸步不离作战科长,只听的一声命令:“放”,父亲乒乒准确发出了两发信号弹。紧接着听到,咚咚......嗖嗖... ...乓乓... ...!空中传来爆炸声,顿时十二枚照明弹伞悬挂在空中。父亲是解放太原发起总攻信号第一人。经过战斗硝烟的考验,父亲迅速成长为一名革命意志坚定的战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空 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建国前夕,毛主席高瞻远瞩,“要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1949年8月父亲从陆军选调空军,在沈阳、长春、锦州参加培训,1950年7月毕业于空军第三航校。父亲是第一批,一期甲班飞行员,他手勤脑勤,理论考试各科都取得优异成绩。1950年1月16日是父亲生命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飞行升空”,飞完后,苏联教官表扬父亲“好样的”。但开飞后第三个飞行日教官不让飞了, 指着父亲对翻译说:“他是国民党飞行员,骗不了我的”。父亲很着急,情况反应到校部,查对档案结果:刘国龙是15岁入伍的小八路。父亲为中国人争了气,全校第一个放单飞,受到校党委通令嘉奖,荣立三等功。那年父亲二十三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父亲这批飞行学员是速成班,飞行时间不到一百小时,就赶上抗美援朝。当时,十三团从徐州北上,在开原组建强击机航空兵第五师,同时宣布为志愿军。1950年12月5日晚,在组建空五师大会上,父亲代表十三团全体飞行员发言:“美帝国主义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我们要誓以死战,炮弹打完了、油耗尽,用飞机撞也要撞下他来,不消灭侵略者不取得最后胜利绝不罢休!”,之后,便投入紧张训练,时刻听从召唤赴朝参战,由于机种“空中坦克”装甲重,耗油量大,航程短,不能长途作战,在朝鲜平康、水源修建了两个简易机场,都被美军B--29轰炸机,地毯式炸毁了,两次起飞都中途返航,飞行员急的嗷嗷叫,“英雄踏遍朝鲜雪,五师死守开原城”。就在这时,军委决定,空五师参加北京国庆检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51年夏季,五师接受国庆受阅任务,师组成四个大队,九机大品字队形,十三团、十五团各两个大队,共计36架飞机,父亲是第三机群领队长机。经过紧张训练,从东北转场北京。1951年9月 28日是受阅前最后一个飞行日,空军司令刘亚楼到西郊机场,传达毛主席指示:“空军阅兵关系重大,只许搞好,不许搞坏。”全体人员递上保证书,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以准确的时间、整齐的队形,通过天安门时,绝不动油门,不往下看,飞机出故障,要把飞机滑出城外,绝不跳伞,死我一个,壮我国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国庆节那天,四十多个飞行员在一个房间,是通铺。不等天亮,大家都醒了,起床哨音刚过,个个整好服装,提着飞行帽、图囊出发,饭后乘车去机场,整个队伍严肃、紧张。第一机群进座舱,做好了起飞前的准备,只听得,啪!啪!两发讯号弹,划破北京西郊机场的晨静,紧接着,轰隆隆,惊天动地的马达声,震的大地颤动,135架飞机,依次滑出跑道,,一架一架鱼贯式跟踪起飞,像离弦的箭冲向天空。他们飞过颐和园万寿山上空、转过琉璃河、通过镇国寺、到达闵各庄、过了通县就笔直向前对准长安大街,把稳飞机,保持好距离,屏住气,顺利的通过了天安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国庆当晚,在天安门广场与空政文工团联欢,第二天上午游览颐和园,下午游览故宫、北海公园。忽然,传来命令:毛主席要接见大队以上长机。全体飞行员一律皮夹克,乘车直奔中南海怀仁堂,与统一着黄呢子军装的将军们一同等待接见。不多时,毛主席和中央首长从外面进来,紧贴着父亲那张桌子边走过,进入怀仁堂里屋,父亲看的特别清楚,激动万分。空军司令刘亚楼带领大家高喊:“毛主席万岁!”。空军副司令常乾坤带领五师飞行员向毛主席敬酒,进门后,鸡尾酒桌,应是面对面,一人对一人,但大家都争着给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敬酒,那还顾得上礼貌,隔着人就去碰杯,有人从父亲背后伸手,洒了父亲一脖子。刘少奇微笑给毛主席讲:“他们年轻...。”毛主席对大家说:“你们搞的不错,过去我们没有自己的空军,净受人家欺负,光挨打,现在好了,有了咱们自己的空军了,帝国主义就不敢欺负我们了。你们都很年轻,你们要好好的搞啊!”。鸡尾酒会后,观看了由梅兰芳、梅葆玖演出的京剧—断桥。那年,空军组建不到一年,父亲只有二十三岁,双手举杯聆听毛主席的教导,永生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52年,空五师再次接受了国庆受阅任务,规模扩大了,五个大队、四十五机,总编队156机,父亲依然是第三机群长机。这次训练,牺牲了两位同志,牺牲的师长年仅30岁、领航保驾年仅19岁(至此,两年受阅训练共损失4架飞机,牺牲了师长及8名同志)。克服了机群大、临阵换将的难度,全体人员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十月四日上午十点整,朱总司令在中山公园中山堂大殿,亲切接见了机械师以上、机关排以上及全体空勤人员。总指挥刘亚楼喊,欢迎朱总司令讲话,朱总司令说:“要我讲嘛,就讲一个问题:就是战术问题,什么是战术?就是勇敢加技术...”。之后,父亲带领本大队飞行员向朱总司令敬酒,朱总司令高兴的说:“见到你们这些年轻的飞行员我很高兴,干杯!”。从此,总司令“勇敢加技术”的教诲,牢牢记在父亲心中。</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52年1月,父亲任华东混成四旅十三团二大队大队长。毕业不久就挑重担,边飞边学理论,不光自己飞好,要带全大队飞好。1956年6月,父亲任空军第五师飞行技术检查主任。1963年4月,父亲任空军第五师十三团团长。1965年1月,父亲任空军第五师副师长。那年父亲三十七岁。</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在二十多年的飞行生涯中,边飞行边学理论,任师技术检查主任和飞行团长期间,飞行原理课,穿云下降,从地面理论到空中带飞,都是亲自任教。带过多少飞行员,从未发生过责任事故,亲自试飞黄昏、拂晓、夜间轰炸、射击、喷气式飞机海上超低空等,排除过多次险情,大纲上有的要飞,大纲上没有的也要飞。父亲参与复杂气象训练班,先后组织带飞过五师、六师、十六师共计八期之多,提高了飞行员处置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把全师和27师一个团飞行员普遍用喷气式教练机带飞螺旋,从此,再没有发生失速螺旋而弃机跳伞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飞行几十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多次突发险情,都机智果断、处置得当、转危为安。其中第一次:飞依尓—10,飞机落地时,前机刹车失灵打地转,父亲在后面落地看不到前面(那种飞机是后三点,机头很长,视线困难),只听到塔台指挥员说:“左舵”,又急促说:“右舵”,当父亲发现前机时已形成两机相撞形势,父亲急中生智右满舵急刹车,父亲的飞机左翼尖从前机后舱擦过 ,再延迟百分之一秒,千分之一秒,很可能两机相撞、机毁人亡。第二次:带飞行员飞行,飞机起飞刚收起落架,只听到咚的一声响,强大的气流把父亲压的窒息几秒钟,直不起头,紧紧压在后舱座椅上,父亲用全力看了一下仪表盘,高度80米,速度350公里/小时,后来才明白,前舱盖因机械故障飞掉了。父亲试了一下升高,一加油门压的喘不过气来,父亲摇了一下操纵杆:“我来”,因为气流猛一吹,将父亲的飞行帽吹掉了,无线电也断了。父亲飞了一个高度100米,速度350公里/低空小起落,安全着陆了。要知道喷气式飞机飞这么低多危险,何况地面还有几十米高的山丘。第三次:带飞行员螺旋飞行,由于飞行员早推杆急改的把飞机改成了平面反螺旋,瞬时间失重悬空座舱尘土飞扬,眼前一片漆黑。因父亲是螺旋教员,顺利的改出来返航着陆了。第四次:带云中飞行遇到恶劣气象,下滑着陆时,机场降暴雨,能见度连100米都没有,飞机前一片白,过了近距导航台也看不见跑道,飞行员举起双手“我不管了”,父亲看了一下油量表指针,复飞是没有希望了,指针左右摆动的红灯快亮了,父亲决定降落,不断观测下滑两侧地形,当飞机进了跑道头才发现偏左了,父亲果断将飞机操纵到跑道中央,落地了,滑行不到200米,飞机滑不动了,塔台指挥员说“不能滑就停在那吧!”父亲说“可以滑”。父亲把飞机滑到停机坪关车,下了飞机问指挥员:“怎么不早点指挥”,指挥员说“我也是刚看到你”。出了座舱那个飞行员说:“又捡了一条命”。父亲始终牢记朱总司令的亲切教诲;“勇敢加技术”,经历数次空中险情,均化险为夷,为飞行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文化大革命中,父亲出席了空军第二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又一次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的亲切接见。</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文 革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文化大革命中期,受极左思潮的冲击,因父亲的一句话,被政治停飞,他毕生热爱的飞行事业戛然而止,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一呆就是八年。他的精神是苦闷的。不知有多少个夜晚父亲彻夜难眠,仰天长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群星无语又有谁能替父亲说句公道话,又有多少次抚摸着心爱的飞行服,期盼着有一天能重返蓝天,他还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啊!但是八年,人生又有几个八年哪?父亲犹如一只翱翔的雄鹰,突然折断了翅膀,从空中跌向地面,凭着顽强的信念和毅力,平稳着地。梦断蓝天,是父亲终生的遗憾!对空五师的飞行事业也是一个损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多年后,济空一位副司令对父亲说:“你刘平历史清白,‘两案’不沾,能挺起胸膛,理直气壮做人,你的子孙也会理解、敬佩你的”。父亲受了如此大的‘冲击’,蒙冤十年之久,能坚持到今天实属不易。父亲的形象在我们心中始终是高大的,让我们敬佩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晚 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82年,父亲离休到潍坊空军干休所,在人生的舞台上,调整心态,改变状态,很快的适应角色转换,热情积极投入到新的生活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有所学:离休后的父亲依然像过去那样酷爱学习,好学好问,感觉知识不够,便自费报考了老年大学,学习三年,提高自己。在老年大学里学诗词、练书法、学什么都津津有味。在社会的大课堂结交良师益友,开阔眼界,用脑健脑,与时俱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有所为:时间就是生命,父亲只争朝夕,发挥余热,到学校、机关、部队讲传统,1982-1999年间,报告37场次,听众达3万人次。被聘为潍坊十中校外辅导员,让后人记住昨天、珍惜今天、把握明天。担任过空干所党委委员,老干部支部书记,为所里建设做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有所乐:丰富文化健身生活,参加门球队、太极拳、太极剑、桥牌等。门球比赛成绩显著,1988-1998年,带队参加省老年大学和济空军内外长寿杯门球赛12次,获3次冠军、2次亚军、1次第三名,并通过考试,被潍坊市体委批准为二级裁判。家庭和睦,生活幸福,孙辈优秀使父亲感到极大的宽慰,老人尽享天伦之乐,精神愉快、健康快乐、安度晚年、颐养天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有所养:国家给予优厚的待遇,离休后医疗享受军级待遇,医疗保健卡全国通用。晚年的父亲住院期间得到了89医院(现为:80集团军)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照顾,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关心和探望父亲的空干所的领导及工作人员、父亲的老战友、老部下、老朋友。特别感谢干休所医务所长李春常,在父亲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时,及时赶来、采取救治措施、迅速送往89医院,主任阴彦龙亲自抢救,手术很成功,使父亲的生命得以延续。父亲把这一天(2013.4.13)视为自己的重生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是热爱生活的,豁达开朗,心直口快,善良正直、阳光向上,浑身充满了正能量。国家给了他很多荣誉和肯定,晚年生活是幸福的。</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对军队,尤其对空军的情结已溶化在生命中,2019年空五师吾思友战友,组织了重访辽宁大连瓦房店老机场活动,父亲非常积极,坚决支持我去,这是老父亲多年的夙愿,我克服困难参加,完成了两代人的心愿,并带回一件空军T衫,老父亲高兴及了。八一那天,父亲兴奋的穿上空军T衫,在病床上庄重的敬了一个军礼,这是他人生最后一个军礼。</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怀 念</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是个孝子,一直很孝顺母亲。他早年丧父,几十年如一日赡养母亲,困难时期宁可自己小家少吃,也要挤出粮食捎给奶奶。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每年都回老家看望奶奶。乡情难忘,父亲的行为影响我们这代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平易近人,与官兵打成一片,记得家里有台照相机,那个年代可是贵重物品,但这台相机几乎是公用的,不管战士还是干部都能借用,还回来时经常是“断胳膊少腿”,父亲再拿去修理。有时节假日家人要拍照片,发现相机不见了,不知道又借给谁了。2019年,五师老兵在大连聚会时,一个当年借过父亲相机的军人,担任整个聚会的摄影工作,。他对我说,很感激父亲借给他相机,成就了他今天的摄影爱好。</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63年夏季,父亲带领我们姐弟三人,在辽宁省瓦房店老虎屯机场,师值大楼前苹果园凉亭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是遮风挡雨的大树,对家庭有担当、负责任。小时候,每次回家都把舍不得吃的巧克力带给我们;长大后,在商品极度缺乏的年代,为保证我们的营养,骑车到几十里外的乡下买鸡、买蛋;自己种菜补贴生活,亲自为我们烹饪,父亲烙的大饼是我的最爱,真的是幸福满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东北机场偏僻,为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珍贵的回忆,买了一架照相机,每逢节假日为我们拍照,童年的美好记忆至今印在脑海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是我学游泳、学滑冰的第一任老师;游泳的奶功夫里深藏着多少父亲的爱。长大后陪伴我们打羽毛球,培养运动健身好习惯,真的是身心愉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有生以来第一首歌“小燕子”是父亲教唱的,现在,我又在教小孙子,这首歌传唱了几代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虽然工作繁忙,但对我们的照顾细心备至,小时候我头上长疮,哭闹不止,父亲抱着我去把头发剃光,细心为我擦拭、涂药;上中学时,有一次弟弟没赶上班车,父亲竟骑自行车20多里地,一路寻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从不浪费一粒粮食,每次吃饭都是我们受教育的课堂;小弟从小捡哥姐的衣服穿,飞行员逗小弟穿花衣服,小弟诙谐的回答:“我这是学雷锋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已成为家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学无止境勤为路。父亲崇尚知识,一辈子热爱学习,直到卧床不自理,清醒一点就要看报纸。受父亲的影响,我和弟弟在工作后,自学报考广播电视大学,学业有成,所学专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身上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他虽然生活节俭,但乐于助人。当人们有困难时,他乐于帮助;当亲属有需要时,他尽力资助;当国家有灾情时,他积极带头捐款。2020年1月,当新冠病毒肆虐武汉时,经常处于半昏迷状态的父亲,还心系国家、心系受灾地区,在病床上完成了人生中最后一笔捐款。父亲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父亲是我们人生的领路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光明磊落、为人正直,善良宽容。无论我们在外面受到了什么委屈,都鼓励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不做违背良心的事。生活中我们也一直坚守着这条信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奖 章</b></p> <p class="ql-block">解放东北纪念 1949年 </p><p class="ql-block">八一华北解放纪念 1950年</p> <p class="ql-block">解放西北纪念章 1950年</p><p class="ql-block">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 1954.2.17</p> <p class="ql-block">1937–1945 独立自由奖章 1955年 编号040525</p><p class="ql-block">1945–1950 解放奖章 1955年 北京 编号61637</p> <p class="ql-block">独立自由奖章 解放奖章 证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p><p class="ql-block">独立勋章号码 06290 1988.7.25</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证书 </p><p class="ql-block">军勋字第006号 总政治部 1988.7.28</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空军司令部政治部</p><p class="ql-block"> 1956年度一级优秀轰炸射击手</p> <p class="ql-block">黄海部队司令部政治部</p><p class="ql-block">第三航校飞行大队 第一名放单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立功证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功字第026737号 三等功</span></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立功证明书 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勤奋的一生,无论是为国家还是小家,都做了很大贡献,我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骄傲。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span></p><p class="ql-block"> 刘 敏</p><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