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上世纪,从凤凰池到南门桥,长不过千米的南正街,却集中了“九和绸缎庄”“罗庆成金店”“邱宝成银楼”“傅成记中药店”等一批老字号,还涌现出一批能工巧匠,他们用精湛的手艺、各具特色的商品,满足了萍乡老百姓的各种需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制琴高手彭树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解放前,腊市人彭树鹏在南正街租了一个小门面经商,靠着售卖手工制作的土香烟赚得第一桶金。解放后,随着上海产的“大前门”香烟大量上市,彭树鹏搓制的土香烟失去竞争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解放后,萍乡教育事业迎来大发展,中小学生人数猛增,加上学校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习琴艺的青少年大量增加,二胡的需求量增大。而市面上从外地进货的新式二胡量少价贵,本地制造的土二胡(翁琴),竹子做的琴杆不仅短,而且多竹节,不能上下变换把位,只能演奏本地一些民间小调,当时最流行的《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二泉映月》等都无法演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彭树鹏抓住这一商机,买来蛇皮、马尾、胶水等制琴材料,自制二胡、京胡、三弦、板胡等新式乐器,开了萍乡第一家“彭树鹏琴店”,所制作的琴外观、音质和外地来的产品没有多少差别,而价格却便宜不少,很受欢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62年春节,著名二胡演奏家黄海怀同新婚的妻子回萍乡探亲,大年初二来我家拜年,应我们三兄弟之请演奏了《赛马》,使用的二胡便是从彭树鹏店里借来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巧扎灵屋的“曾矮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民国时期,在南正街武官巷对面,有一家“曾记纸马店”,店主因长得瘦弱矮小,被人称为“曾矮子”。别看他其貌不扬,但头脑灵活,店内出售的各种祭祀丧葬用品,除香烛外,其他如纸箱、纸笼、花圈、冥钱、青龙白虎、灵屋等,都是他亲手制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曾矮子”用竹篾编成的纸笼,不但结实轻巧,而且十分精致,中间还用彩色篾片编成福、禄、寿的图案。1938年,著名漫画家丰子恺逃难到萍乡时,在他店里看见这么多轻便的纸笼,便买了两只用来装衣物和书籍,而留下了“丰子恺买纸笼”的笑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曾矮子”还有一手扎灵屋的绝活。当地习俗,人去世后为了在阴间有房子住,丧家在出殡前一天傍晚要给逝者“烧灵屋”。灵屋没有现成的卖,要到丧家指定的地方临时制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曾矮子扎的灵屋很是精致,屋顶飞檐翘角、风铃摇曳,屋内厅堂、厨房、神案、桌椅一应俱全,连厅堂和大厅两旁的对联也看得清清楚楚,屋外花园内的花草树木栩栩如生,很受大家欢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萍乡毛笔制作第一人花文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自古以来,萍乡人尊师重教,读书人很多。读书人所用的文房四宝中,除纸可以自给外,其余的笔、墨、砚都要去外地采购,需求量很大,有时不免脱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上世纪20年代,有一个叫花文明的抚州人,来萍乡贩卖毛笔,发现了这一商机。他将在抚州的毛笔作坊连同一家6口迁到萍乡,在南正街孔庙对面,开了一家“花文明毛笔店”,开启了萍乡自产毛笔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花文明的妻子、儿女都是制笔好手,大女婿杨文林是个读书人,因找不到工作,也只好跟着岳父学做毛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毛笔的制作工艺虽不太复杂,但却是一个细致的手工活,不能有丝毫差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制作毛笔时,要根据笔的品种、大小,选择羊毛、狼毛,放置在像菜刀一样的木板上,左手掌压住木板上的羊毛,右手握着木柄,浸在水盆中,不停地拍打清洗,剔除毛中的绒毛和杂质,然后将排列整齐的羊毛分成一小撮,用棉线扎住一头,然后用锋利的小刀修理成尖尖的笔头。待晾干后,沾上融化的松香液,迅速插进笔管,待松香凝固后,松香与笔头粘合在一起,笔头便不会脱落。最后在笔杆上刻上店名或花草,用彩粉往上一抹,便现出各种花纹,至此毛笔才算制成。因为全县只此一家,花文明的生意很好,不仅满足了本县需要,连邻县和安福、莲花的商人也来采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勇于创新的张明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大会战中,为阻止日军进城,国民政府下令烧毁整个长沙城。机械厂工人张明生的家也被烧毁,无奈之下,他便和妻子逃难来到萍乡,在孔庙对面的禹门隔壁租了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店面,住房便搭在禹门上面的城墙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张明生经营的全是当时市场上走俏的商品,如自来水笔、墨水、手电筒、电池、灯珠等。当时城内还没有通电,所以手电筒销售火爆。为争取回头客,他向顾客承诺,凡是买他店内的商品,使用损坏了,全部免费修理,连换上的零部件也免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为了增加收入,张明生又从外地买来一部加工“人参”米的机具,在店里加工“人参”米,这是萍乡第一部“人参”米机。他加工的“人参”米,选用最好的糯米,加工时放点糖精,因火候掌握得好,“人参”米粒粒饱满、香甜爽口、入口即化,一时风靡整个萍乡城,成了老少咸宜的零食。许多进城的乡下人,回去时也都会买几包让家人尝尝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大家见打“人参”米赚钱快,便纷纷效仿,不到一年时间,打“人参”米的“砰砰”声在街头巷尾和农村到处都可听到。打“人参”米的人多了,生意也就少了,加上自来水笔、手电筒的普及,许多百货店、文具店都在卖,张明生的生意一落千丈,只得关门大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48年,萍城通电后,张明生买来一些加工铁丝、铁钉、螺丝、螺帽、扳手等五金器械,在武官巷对面租了一个大门面进行生产,因为这是城内第一家用机器生产的工厂,每天都引来大量的人在门口观看。解放后,为扩大生产,张明生又和几个懂行的人合伙,增购车床、冲床等大型机器,在北门开了家“群力铁器制造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56年,在工商业改造运动中,群力铁器制造厂被合并到县机械厂(市汽油机厂的前身),从此张明生成了一名国营工厂工人。因为张明生技术过硬、勇于革新,他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搞了许多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是整个萍乡工业战线的革新能手,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为萍乡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本文作者:刘兴(本人叔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