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记(6) 东出川西

俞锦元

<div><br></div><div>第19天(10月26日)康定-泸定-磨西镇海螺沟<br></div> 大清早,甘孜州首府康定城还没醒来,我们已经驱车翻山越岭开始新的一天行程。<div>环行川西之旅从此折向东方,去完成闭环。<br>康定和泸定山水相连,近在咫尺。跨过号称川藏第一桥的大渡河泸定特大桥,一个多小时就到达泸定城。<br></div> 泸定的大渡河铁索桥,乃必游之地。 铁索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于两岸桥台落井,铁件重40余吨,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br>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22位勇士“飞夺泸定桥”,更为铁索桥历史添上浓浓一笔。<br> 在桥上晃荡地来回走一遭。桥身晃动,桥下激浪湍流,心惊腿软,拍照留影十分困难,更难以想象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匍匐过桥的险境了…… 岸侧望铁索桥细如一线,不知高处俯瞰是何等样貌? 铁索桥头依山而建的观音阁也是清代的建筑。 观音殿外,是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架设一门小钢炮的地方。 登上观音阁俯瞰,泸定桥窄如腰带,清晰可见,却再无惊险之感了。<br>历史的亲历与历史的遥望,终究还是有着质的区别。<br> 午后,离开泸定城区来到磨西镇。<br>磨西镇,地处贡嘎山东坡,是汉、彝、藏民族聚居地。<br> 入住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入口处的明珠花园酒店,放下行李便去游览磨西镇这座高原名镇。 磨西因始于汉代的磨岗岭茶马古道而成为川藏通道上的繁华重镇,更因海螺沟冰川而名声大震。 "磨西"为古羌语,意为"宝地"。镇名的来历另有一说,很有意思:"磨西"一词本是藏语,据说很久以前有一队汉商经过此地,向一静坐的喇嘛请教地名,喇嘛不懂汉语,用藏语回答了一声"磨西",意思是"不懂" ,汉商不知其意,即把"磨西"当成了地名,磨西由此得名。 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古镇民居大多翻新。<br> 偶见老式建筑,岁月沧桑感亦已淡去。 沿街店铺鳞次栉比,民族服饰、高原山珍最受游客喜爱。 法国传教士修建的哥特式天主教堂,礼拜祷告的钟声已回响了一个世纪。 1935年,两万名红军路经此地宿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曾入住这座教堂,开了长征路上著名的磨西会议,决定因粮草补给不足而不去康定,部队过泸定桥北上。而后,才有了“飞夺泸定桥”的壮举。 品尝绝对正宗的牦牛肉火锅,肉香汤浓,此等舌尖美味,只应天上(高原)有! 入夜,漫步海螺沟景区广场,期待明天相见冰川!<div><br></div><div><br></div><div>第20天(10月27日)磨西镇海螺沟-雅安<br></div> 昨夜宿磨西镇海螺沟冰川公园门首,今早悠闲入园。 坐景交车首发,换乘索道升空。 <div><div>索道长达3000米。<br>轿箱外,大雾弥漫。<br></div></div> 越往上行,雾气越浓,担心难见贡嘎山冰川。 岂料冲破云雾,到了海拔3500米的4号营地,气温虽冷冽,天色却清朗。 登临观景台,冰川在阳光下吐露冰舌。<br>贡嘎山簇拥着24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和74条冰川。<br>此处为最大冰川。<br> 据介绍,这条宽1000多米的大冰瀑布,直落1080米,乃举世无双。冰雪崩塌时,蓝光闪烁,雪雾漫天,倾泻而下,声动如雷,1-2公里外亦能听见。一次崩塌量达数百万立方米,堪称一大自然奇观。 蜀山之王贡嘎山为世界第11高峰。它显然感应到了我们的虔诚,揭开难得一见的面纱。远处云雾突然散尽,海拔7556米的金字塔形峰顶展现了恢宏峻峭的姿容。 不到五分钟,冰瀑沟里的浓雾升腾上来,很快遮掩了贡嘎山面目,眼前又是一片混沌。<div>后上来者大感失望。天有不测风云,我等值得庆幸。</div> 赶到3号营地,雾越来越浓重。 <div>前往红石滩,途经藏传佛教胜乐金刚道场。因这里红石规模最大,便成了主坛城所在。<br></div> <div>一路爬坡,一路红石相迎。<br>红石滩好像没有尽头,我兀自气喘吁吁坐倒路边。<br>近观红石,不觉得多么出彩。原来,石上红藻色彩受气候、光照、湿度的影响而四季深浅不一。<br></div> 看看网络图片,令人惊艳,真怀疑不是一个地方。 距红石滩不远,有一条山道通向登山英雄纪念碑。<div>贡嘎山自有山的尊严,登山者欲彰显力量与意志的自我挑战。<br></div><div>迄今仅有八支国内外登山队少数人登顶,不少人遇难。<br></div><div>海螺沟见证并致敬登山勇士!<br></div> 再次穿云破雾,被下行索道送到3号4号营地下方。<br>冰川融水潺潺,是岷江、大渡河的源头。<br> 海拔2700多米处,冰川雨林与高寒植物营造着神秘奇异的风貌。 数只顽猴一路跟踪上千米,直到送我们搭车下山…… “谢谢一路相送!” 目睹被猴子抢去苹果的游客匆匆逃离。<br>我们安然走出鸟语密林……<br><div>到达候车站,正在为走散迷路的老妹老弟担心,顽猴赶来表演露了一手。(录像)<br></div> 黄昏时分,从海螺沟冰川下来,经泸定穿过二郎山隧道群(最长隧道达13公里),就此告别甘孜州。入黑抵细雨濛濛中的雅安。<br>雅安年降雨200多天,有“雨城”之称。<br> <div><br></div><div>第21天(10月28日)雅安-大邑-青城山-都江堰<br></div>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带。中国西南地区著名的茶马古道就在这里。 天明初识的这座城市刚刚醒来,我们便要与她揮别,前往成都平原。<br>遗憾,雅安三雅:"雅雨"、"雅鱼"、"雅女",仅见识了"雅雨"。至于收藏女娲遗落宝剑于头骨间的"雅鱼", 融合藏汉两族女子姿容而风韵万千的"雅女",也许只能留给想象了。<br> 途经大邑,专程绕道安仁镇,参观刘氏庄园,即大地主刘文彩公馆。 庄园由南北两大公馆组成,总面积达5.8万平方米。 南部老公馆始建于1931年,180间房屋。 北部新公馆建于1938年,170间房屋,建筑中西合璧。 穿行其间,恍若走进迷宫,常常分不清进出口,更遑论南北。 建筑历经近九十年,用如今审美眼光看,无非是一方土财主的遗存,灰头土脸,可当时却是了不得的豪门宅院。 一个接一个展馆,讲述刘氏家族的故事,演绎着民国的历史,不乏生动,但毕竟久远,无意记取复述。 留有印象的往往依托实物。<br>刘氏博藏众多珍宝,令人叹为观止,几乎每件都有它不同寻常的来历,昭示着刘氏家族与军阀官僚的错综复杂关系。<br> 这套太平天国失败后的遗物——天王府紫檀木座椅,居然从南京千里迢迢来到四川腹地。 曾经轰动一时的“收租院泥塑”依然在此陈列。<div>脑际掠过岁月的烟尘。</div> 走出刘氏庄园,即兴游逛安仁古镇,原汁原味已然难寻。 画馆则淡定地提醒人们,巴蜀文化从来就是古镇的根脉。 驱车五六十公里,正午抵达青城山。 踏进山门,一侧道教宫观规模壮观,香火兴旺。 问道前路尚漫漫,头等大事信奉“民以食为天”。 寻得简餐饱腹。 “加了油”,有了脚力,绕月城湖行走二里地,赶往索道站。 去岁从云南入川,曾经问道了青城山,此次送老妹老弟等四人至索道站,原谅不再陪同上山。 <div>山上景象至今历历在目。</div><div>青城山,乃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div> 世称“青城天下幽”,其实青城之“幽”,“幽”在后山。 <div>前山到后山,交通不畅,只好留待以后再来寻“幽”了。</div> 返身下坡,月城湖上逍遥坐一回船。 随意溜达,步出山门。 漫步林荫道,不意走进了青城山道教学院。<div>学院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大专学历的弘道人才。</div> 如此清静仙馆,非我等凡夫俗子久留之地,自当重返世间红尘…… 夜宿与青城山“一步之遥”的都江堰。 川西环行多日,今在都江堰围合成环,成都就在眼前!<div><br></div><div><br></div><div>下一篇: 四川旅记(7)天府锦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