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18】——烈士陵园

西藏故事人

<p class="ql-block">  【小说连载18】生命在世界屋脊之巅“没有镇长的狮泉河小镇”——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  在狮泉河镇,现代革命文物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从新疆进军阿里高原的“英雄先遣骑兵连”,曾经用鲜血和生命在高原的荒漠碧草中,写下了壮丽辉煌的一页。烈士们的遗骨,永远留在了狮泉河畔。</p> <p class="ql-block">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狮泉河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 狮泉河镇的烈士陵园,不仅成为人们缅怀先烈事迹、激励革命斗志的重要场所,也是一处具有历史价值的革命文物点。</p><p class="ql-block"> 烈士陵园,建在该镇石油公司背后的山麓。陵园大门面向东南,进入大门之后,广场中心竖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上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下为圆形花坛,四周柏树常青,迎风招展。</p><p class="ql-block"> &nbsp;烈士墓地,可分南、北两区。</p><p class="ql-block"> 南区为陵园的主体,其正中安葬着和平解放西藏时从新疆进军阿里的先遣连指挥员李狄三烈士的遗体。墓前立有一碑,碑上用汉、藏文书写着先遣连进军阿里、不畏牺牲的英雄事迹,碑文正面为九个大字 “英雄连烈士永垂不朽”。此碑为1986年6月20日,由阿里军分区、阿里地区行署重新修葺时所立。</p><p class="ql-block"> 李狄三烈士之墓东西两侧,分别安葬着先遣连烈士康海荣、霍廷发、徐金宝、白长城等36位烈士的遗体。</p><p class="ql-block"> 陵园北区,安葬有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为建设和保卫阿里而光荣献身的革命烈士。1973年为抢救战友而英勇牺牲、被南疆军区追记一等功的夏锋宝烈士;1959年平定叛乱中光荣牺牲的拉拉、阿牛索等烈士;以及1971年5月22日在执行测绘任务中牺牲的武汉部队测绘大队战士姜清平、杨怀安烈士等。</p> <p class="ql-block">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狮泉河</p><p class="ql-block"> 烈士陵园,于1964年筹建。1966年10月,阿里党政军机关迁至狮泉河镇以后。于1965年7月开始选定园址,陆续将先遣连牺牲的烈士遗骨,分别从改则县、沃玛等处迁葬于此,形成了陵园的初期规模,以后逐年扩大。</p><p class="ql-block"> 1990年,为纪念进军及和平解放阿里40周年,由阿里军分区、阿里地区行署等发起,共由58个单位、4021名个人集资36.9万元,对烈士陵园重新进行修葺扩建,形成了现有布局及建筑。</p><p class="ql-block"> 1994年11月29日,阿里地委书记、阿里军分区第一书记、阿里地区政协主席——山东省援藏干部孔繁森,在去新疆自治区塔城考察边贸口岸途中,惨遭车祸,不幸以身殉职,年仅50岁。</p><p class="ql-block"> 随后,西藏自治区领导请示中央,关于孔繁森同志的骨灰安放问题,中央有关领导答复,分放拉萨和他的故乡(山东聊城)同一天举行骨灰安放仪式。</p><p class="ql-block"> 阿里党政军民纷纷要求,将孔书记的骨灰一部分放在阿里。阿里6万多 (为1995年的人口数)儿女不会忘记他们的好书记,阿里30余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将陪伴着他。</p><p class="ql-block"> 西藏自治区党委,最后只好采取折中办法。在阿里修建孔繁森的衣冠冢,以慰阿里人民怀念之情,以安阿里人民挚爱之心。</p><p class="ql-block"> 在此前24天,即1994年12月5日,阿里人民在狮泉河镇群艺馆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与整理孔繁森书记遗物的工作同时展开。</p><p class="ql-block"> 在烈士陵园里,几丛红柳结满厚厚的哀思,摇曳着沉沉的忧郁。冷风呜咽着,索索飘动的纸懈和花环。暮穴已挖好,可人们挑来选去,没有找到孔繁森书记几件象样的衣物。小小的黑色馆木里,最后,只安放有一套洗得发白的破西服,两条带补钉的裤子,一双破旧的胶鞋,一顶他生前最喜欢的藏式礼帽。</p> <p class="ql-block">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孔繁森之墓</p><p class="ql-block"> 一锹又一锹黄沙撒在黑色的棺木上,一捧又一捧冷土拌着热泪撒进墓穴,黑压压一片人跪倒在墓前——又是一片泪水的狂澜,一片悲天动地的哭声!</p><p class="ql-block"> 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流淌着绵绵不尽的泪水;一朵朵圣洁的素花,绽放着缱绻深深的缅怀;一块块黑纱,凝聚着阿里6万多儿女的敬意;一幅幅挽联,载不动人们重如山河的悲痛……</p><p class="ql-block"> 烈士陵园,增添了孔繁森书记的衣冠冢后,显得更加庄严肃穆,青松翠柏与英雄同在,雪山流水伴书记长眠,成为阿里人民凭吊烈士业绩、激励革命意志、为阿里的改革开放事业而奋斗的纪念场所。</p><p class="ql-block"> (待续)</p><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p> <p class="ql-block"> 杨年华,男、白族、党员,1967年10月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1986年在西藏拉萨某部队服役,1992年毕业于西藏大学,退出现役。曾任中共西藏阿里团地委办公室副主任、阿里地区文广局党组成员、地区群众艺术馆馆长,阿里地委信息督查科科长,中共西藏阿里地委宣传部部委成员、党支部书记,西藏阿里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阿里地区作家文艺家协会主席、阿里地区美术书法摄影家协会主席,创办《阿里报》、任副主编。现任西藏自治区文联,西藏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书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世界书画家协会华北协会理事(研究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研究员)等职。</p><p class="ql-block"> 出版文学作品:《神奇的阿里文化》、《雪域之魂》、《生命在世界屋脊之巅》、《圣土的诱惑》(英汉文)、《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汇编》、《崛起的噶尔县》、《踏着孔繁森的足迹》、《踏尘香巴拉》、《古格天梦》、《苍洱春秋》、《西藏阿里文化源流》、《国旗阿妈啦》、《系在金沙江畔的魂》、《家是玉麦 国是中国》等;摄影作品集《八宿神韵》;记录片《国旗阿妈啦》、《索桥上村落》;电影《雪域丹青》等。美术、书法、摄影、文学、影视作品在国际国内获金奖、五个一工程奖、山花奖等各种大奖,辞条入编《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世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等五十余部典籍中,并在各种报刊杂志、网站上发表作品。</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y6S7q2chqrK0Z-o6f-y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