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先进,义乌九三赴江干区“九三之家”调研学习收获颇丰!

九三学社义乌市委员会

3月17日,九三学社义乌市委员会主委丁光海带队奔赴杭州市江干区二号、九号“九三之家”调研学习,对“九三之家”建设相关经验做调研学习。社义乌市委副主委虞海菊、市委委员丁红仙、社会服务工作专委会主任董海宁、医卫支社副主委郭磊等一同调研学习。 上午十点,义乌九三调研学习小组一行7人来到位于杭州市江干区丁兰街道西子智慧产业园的二号“九三之家”。九三学社杭州江干区基层委主委张瑞旭、基层委部分班子成员在门口迎接,向前来调研学习的义乌九三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张瑞旭主委介绍,二号“九三之家”是九三学社江干区基层委与街道、社区合作,共建共享共创的基层服务阵地,面积达800平方米,包含党群文化中心、多功能厅、共享会议室等,被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列为“浙江省民主党派基层建设现场教学基地”。 在基地内,一块块讲述九三学社历史、九三学社先贤、九三学社杭州市委员会发展概况、九三学社江干区基层委履职成果的展板映入眼前,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张瑞旭主委向调研人员一边生动地讲解,一边与调研人员沟通交流经验。 随后,张瑞旭主委带领调研学习小组来到位于梵境新能源研究院的九号“九三之家”。 九号“九三之家”负责人、梵境新能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九三社员陈锋通过PPT向大家展示介绍:在区委、区政协、社市委的支持下,2018年10月在梵境新能源公司设立了九号“九三之家”,形成了同一公司既有中共党支部组织,又有九三学社参政党基层组织的格局,很好的体现了坚持共产党领导,各党派通力合作、共同繁荣的精神,也极大地提升了公司员工的政治信仰和品格塑造。 在九号“九三之家”,调研学习小组听取了江干区基层委“九三之家”建设经验介绍。多年来,社江干区基层委本着“因地制宜,便捷实用”的原则,逐步建设了各具特色的9个“江干九三之家”,并形成了“1-2-3-4-5”的构建模式。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1-2-3-4-5模式</b></div>“1”是指一个新平台,即九三之家为社员们提供了社员活动、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的新平台。<div>“2”是指两大原则,即借势借力和资源共享原则。</div><div>“3”是指遵循三个发展阶段,即从社员的工作活动室到社员之家,再到各方面人员共同的活动平台。</div><div>“4”是指活用四种模式,即自建式、共享式、定制式、拼图式。</div><div>“5”是指具有五个特点:一是凸显“爱国、民主和科学”宗旨;二是内涵丰富,兼具活动点、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基地参观点、委员代表联络点三重内涵;三是目标清晰,旨在搭建服务平台,提升履职能力;四是持续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发展新形态;五是履职扎实,以身作则做好民情联络信息搜集。</div> 丁光海主委表示,杭州江干区基层委借势借力、共建平台、融合发展,借势中共各级党委融合发展,借智九三学社各级专家资源拓宽综合培育渠道,借力区委各单位共促创新,广泛开展合作共建,已经发展出一条具有江干特色的“融合式”党派组织建设模式,这种模式可借鉴可学习,此次调研学习之旅让我们收益颇丰,我们将吸取“江干模式”经验,将义乌“九三之家”打造成综合性、多功能、复合型的多党合作活动基地典范。同时,张瑞旭主委对义乌九三创建“德赛同心”社会服务基地表示充分的肯定,“1+3+3+X”社会服务模式有亮点、有成效、有意义,有机会将一定到义乌参观学习。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文:孙畅馨</h3>

九三

江干区

九三学社

主委

调研

义乌

学习

基层

张瑞旭

九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