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桥游记

渔樵风

<h3>2021年3月21日,我到漯河郾城区的姨家做客,与姨家表哥一起,拜谒了小商桥附近的宋代将军杨再兴之墓。小商桥真正名垂千古的缘由是南宋时期的岳家军的名将杨再兴在郾城之战中殉难于小商桥的故事。<br>从郾城区尹庄出发,一路开车到小商桥杨再兴之墓,也就是30分钟的路程。春日阳光明媚,微风拂煦,城市的道路上,车水马龙,街道两旁高楼林立,都在说明着漯河这个新兴的城市的繁华和无限的魅力,一个内陆开放城市漯河,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中原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凭吊英雄之墓,是一件心情很低沉的事情,我认为,对英雄的凭吊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可以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更加向往、热爱、珍惜。小商桥位于漯河市临颍县与郾城区交界的小商河(颍河故道)上。小商河为古时商王经此而得名,桥因河而取名,河因桥而出名。小商桥始建于隋开皇四年(584年),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小商桥是一座单拱敞肩的古拱桥。现存桥主体结构属北宋建筑风格,使用并列砌筑法,主拱与两侧小拱横券均用20道拱石并列砌筑而成,拱券纵向使用腰铁加固,桥基、劵脸、栏板、栏杆等部位保留有历代精美石刻。小商桥造型优美,结构合理,做工精细,雕刻华丽,建造历史久远,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2001年6月25日,小商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小商桥旅游景区荣获国家4A级景区。</h3> <h3>绍兴十年(1140年),金国撕毁盟约进攻南宋。七月初八,金军统帅兀术(完颜宗弼)率一万五千铁甲精兵进攻郾城,受到了岳家军的顽强阻击。<br>七月中旬,杨再兴率三百骑兵出巡,在临颍小商桥和金兵遭遇,被12万金兵包围。杨将军面无惧色,带领所部官兵对金军主力展开正面冲锋,杨再兴和士兵们拚死冲杀,消灭敌兵两千多人。杨再兴一人就刺死金万户长撒八孛堇、千户长以下金军将佐100余人。其时金兵箭如飞蝗,杨再兴身上每中一箭,就随手折断箭杆,继续杀敌,尤如天人降世,神威凛然,最后因误入小商河的淤泥中,金兵万箭齐发,最终杨再兴和王兰、高林等裨将及三百骑兵全部阵亡壮烈殉国,时年36岁。<br>岳飞元帅随后赶到,收敛将军的遗体,拔出的铁箭头二千余只,杨再兴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其悍、其勇震撼人心,此一战令无数后人扼腕,岳飞元帅含泪将杨再兴将军安葬于小商桥,用枪尖亲笔书写&quot;杨再兴之墓&quot;。岳飞当时慷慨激昂奋笔写下了祭奠英雄将军杨再兴的诗句:“昔有张翼德,今有杨再兴。神勇丈八矛,千古传英名。兵灾负孺子,烽火护娘亲。尔曾结我仇,尔曾施我恩。十年为犬马,昼夜冒风尘。此生无所愧,愧对少将军。”</h3> <h3>现代人对当时的宋金之战的理解是复杂的。从大中华的思维,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的观点来看,宋金之战,包括后来元朝灭亡南宋的崖山之战,只不过是一场朝代更替的国内战争而已。兄弟阋于墙,也是迫不得已,尤其是在历史长河的朝代更替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但是,反思当时的宋金之战,我认为,从北宋开始,自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发动了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之后,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唐之后的50多年的五代十国混乱历史。宋王朝的建立,出现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在歌舞升平之中,宋的历代帝王们,开始声色犬马,沉湎于太平盛世的享乐沉迷之中,废武功,疏国防,自毁长城,朝廷贪腐横行,鱼肉百姓,从朝廷到地方的官员,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奢靡风气。这是宋王朝走向没落和灭亡的主要原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认为,以当时宋的国力,如果把强化中央政权、建立强大的国防,向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开疆拓土,作为宋王朝的第一要务,也许一个强大的宋帝国可以说是指日可待,那样的话,宋的历史将会改写。叹息之余,渔樵风在凭吊杨再兴墓之后,写了一首小诗,供有兴研究者参考、商榷:<br>凭吊杨再兴墓<br>将军墓前松柏泣,<br>商河杨柳眉低垂。<br>商桥石阶诉往事,<br>英雄壮志酬无期。<br>宋帝偏安江南隅,<br>志士北伐可否归?<br>马踏淤泥成千古,<br>桥下流水载青史。<br>(本文参考了部分网上资料)<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