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附小之春”第八届教研节暨“项目化学习”教改推进系列活动</h3> <p class="ql-block"> 和煦春风,春之暮野。为助力青年教师全面成长,“灵动杯” 青年教师赛课如期拉开了帷幕。3月22日,数学专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着,本次活动有幸邀请了特级教师张国良倾情加盟,和校领导、各教研组组长及本学科教师一起担任评委,本校其他教师也积极参与听课研讨。</p> 扬 帆 <p class="ql-block"> 前期,青年教师们把此次赛课作为提升自己素质的一大契机,均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此次活动中,在师傅和同教研组教师的辛勤帮助下,积极试教,不断改进教案,在磨课的过程中得到一次次新的启发!</p> 争 流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让我们去一睹各位青年教师的风采吧!首先是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三位教师的课堂呈现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王佳丽老师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等活动,以及与不封闭图形对比,引导出面积概念,接着通过比较两个长方形大小,感受统一的标准面去比较的重要性,即面积单位,最后通过画一画、估一估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常用面积单位的大小,学生学习兴趣高涨!</p> <p class="ql-block"> 沈思娟老师通过喜洋羊羊和沸羊羊的对话情景导入,区分周长和面积。通过铺一铺,数一数等活动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的大小需要用到统一的标准。最后,通过练习巩固发现: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p> <p class="ql-block"> 陆琳平老师的提问具有启发性,能让学生积极思考,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并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那就是面积单位。</p> <p class="ql-block"> 接着是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课,两位教师的课堂别开生面。朱佳琳老师教学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利用圆形图,首先让学生任选圆的个数来表示1/4,再让学生任选圆的个数自行创造分数,在这个过程中揭示单位“1”以及分数单位,让学生更深层次地领悟分数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袁博文老师的课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既关注到全体学生,也尊重个体差异,从动手实践中思考:单位“1”不同为什么可以表示出相同的分数?单位"1”相同为什么可以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知识!</p> 启 航 <p class="ql-block"> 令人期待的研讨评课环节开始啦,由教导处吴春燕老师主持。首先,张特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课堂把握,都上了一个台阶,这是很值得表扬的;同时也指明了改进的方向,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注重学生立场,整合教材。从单元视角和学生起点考虑,将教材各版块内容进行适度整合、倾斜。2.注重材料选择,整体反馈。将材料由线性反馈转换为整体反馈,利于学生结构化思维的开展。3.注重生生互动,学思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让学习真实发生。</p> <p class="ql-block"> 张特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青年教师应多去听听“大同小异”的课,吸取别人在课堂设计中的优点,才能更好地调整课堂节奏,把握材料的反馈,在听课中快速成长! </p> <p class="ql-block"> 最后,分管教学的章锦梅校长对张特的指导表示由衷地感谢,同时激励青年教师们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将会遇见更多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一支粉笔,点染青春;</p> <p class="ql-block"> 半亩方塘,耕耘岁月。</p> <p class="ql-block"> 以赛促研、以赛促改,一批批青年教师在“陶然社”的熏陶中快速成长起来。相信南浔附小教师们将在不断学习,不断研讨中,走得更扎实,更长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