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教育实验,有营造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写随笔等,其中,营造书香校园更多的体现在晨诵、午读的儿童生活方式中,而师生共写随笔则更多的反映在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中。</p><p class="ql-block"> 常店镇中心小学以此理论为指导,迅速行动起来,在学校里推行晨诵、午读、暮省,以此推进师生阅读、写作。</p> <p class="ql-block"> 一、 晨诵——与黎明共舞</p><p class="ql-block"> 新教育实验晨诵的意义,在于希望师生们在一天的开始,与经典诗歌共舞,让他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灵魂得以灵动,师生共同传达一种愉悦、饱满的精神,并以此开启一天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常店镇中心小学以此为实验目标,在全校开展了晨诵活动。各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及气侯特点,选择适合本班学情的儿歌、古诗、经典,于学生到校后带领学生诵读。诵读时间固定在7:40—7:50。</p> <p class="ql-block"> 单红英老师选择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弟子规》,在琅琅的书声中,孩子们明白了做人的准则。</p> <p class="ql-block"> 丁青老师带领学生朗读的是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高昂的诵读声,读出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对毛主席的钦佩。</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马春丽老师带领孩子们诵读的是英国济慈的大自然的诵歌《蝈蝈儿与蟋蟀》,歌诵了大自然的美好如诗。由此诗开启美好的一天,是幸福的。</p> <p class="ql-block"> 一场贵如油的春雨,滋润了万物。二(2)班的诗歌区,出现了杜甫的《春夜喜雨》。感受着丝丝细雨的微凉,看着因春雨滋润而更蓬勃向上的植物,诵读着古诗,孩子们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喜雨”。</p> <p class="ql-block"> 二、午读:用美丽的图书滋润童年 </p><p class="ql-block"> 午读,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学科性质的阅读,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p><p class="ql-block"> 学生与老师共读,是学生与书籍、老师与书籍、共读同一本书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灵对话,营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是一种真正的生活在一起的幸福状态。</p> <p class="ql-block"> 三、暮省:学会反思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暮省,指的是学生每天在完成学业以后能够思考和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并且用随笔、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同时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日记、书信、批注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会反思生活,学会反思学习,让反思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是暮省的重要价值所在。</p><p class="ql-block"> 常店镇中心小学在晨诵、午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以随笔、日记等形式反思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经过三个星期的实验,学生们的暮省成了他们记录生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p> <p class="ql-block"> 晨诵、午读、暮省的推行,为常店镇中心小学营造书香校园、推进师生共写随笔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载体,为新教育实验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