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感叫 — 发小

sunny

<p class="ql-block"> 有一段时光最美好,那就是少儿时代,无忧无虑,只有惬意的梦想和快乐。有一种情感最留恋,那就是发小。她们是你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见证,想起她们心中就会涌动一股温馨的暖流,勾起你对美好过往的回忆。想起她们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祖国的花朵,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学生时代。尤其在分别几十年后大家相聚在一起时好像又回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昨天。生活就是这样,小时候天天盼着长大,盼着飞跃,总是埋怨时间过得太慢;长大了,一旦想留住她时,却稍纵即逝,转眼六十多年过去了,退休后的时光感觉一年比一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我们就近了古稀年龄,澹泊明志,苍白了期待,可以踏踏实实心无旁骛的尽享生活,心绪平静时,许多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就会不由自主的浮现眼前历历在目。那毕竟是驻足心底深处挥之不去的过去时光。</p> <p class="ql-block">  摄于2020年11月海军大院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平凡的2020年即将过去,正是大院枫叶红正好,霜重色愈浓的深秋时节。终于能约了同学一起回到大院过去的家看看。</p> <p class="ql-block"> 这是现在的灰楼3号楼南侧,离开大院四十多年,不知何时300号楼改成3号楼。</p> <p class="ql-block"> 无论楼牌怎么改,灰楼还是那么庄严雄伟、大气凌然,楼顶的庙宇式飞檐斗拱的设计是当年梁思成先生建筑思想的体现。厚重的“大屋顶”更是彰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正是因为这种宏伟壮观的独特民族建筑风格,社会上习惯称海军大院为海军大庙。经过六十多年的风雨,如今的“大庙”成为当今的网红建筑,并且纳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行列。</p><p class="ql-block"> 三层最右边的几扇窗仍然是我熟悉的家,从少年到成年,从学生到步入职场,几经周折,离开后又归来,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是在这里度过。无论是过去大庙也好,还是当今的网红优秀古建筑也好,尽管已经离开四十多年,灰楼永远是我记忆里的家,往日那些感伤早已似水流年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时候的单纯美好,岁月青葱。</span>快乐欢笑就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  来到大院,不由自主的就会想起在这里学习生活的发小们。这张照片里的红领巾小朋友们都是我家在300号楼时的发小,我们是邻居、伙儿伴、同学、朋友。我们共同出生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年代,我们在大院相逢,正像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所有的一切都有它出现的理由。这便是天时地利的缘。</p><p class="ql-block"> 看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时空定格的那一瞬间,便把她们纯真灿烂的笑容永恒的留在最美好的少年时代。看见她们就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快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友情当自重,</p><p class="ql-block">忘情自古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父辈在同一个大院上班</p><p class="ql-block">黄楼是父辈们办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们同住在300号楼。</p><p class="ql-block">同一栋屋檐下长大。</p><p class="ql-block">300号楼承载了我们少年时代全部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我们同在一所小学读书</p> <p class="ql-block">七一小学是我们共同的母校</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同一年级上课</p> <p class="ql-block">看到上面的</p><p class="ql-block">少先队队旗</p><p class="ql-block">队徽</p><p class="ql-block">红领巾</p><p class="ql-block">就想起学校的少先队生活:</p><p class="ql-block">全校为一个少先队大队,每个班为少先中队,每个中队由几个小队组成。小队长戴一杠袖标,中队长及中队委为两杠袖标,大队长及大队委为三杠袖标。</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的小学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个学期学校都组织学生到农村去参加田间学农劳动,接受劳动教育。走向社会参观展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美德教育。劳动好、品德好、团结同学、积极做好事也是评价三好生的标准。带袖标的学生自然是学校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等生。</p><p class="ql-block"> 每天和带袖标的发小们同行在上学的路上,不由自主会产生一种值得骄傲的感觉,在那阳光灿烂的年代,我们接受同样的各种教育,沐浴朝阳,朝气蓬勃,沉浸在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享受着无比快乐的幸福时光。</p> <p class="ql-block">  300号楼是一栋南北走向的大屋顶建筑,五个门洞南北依次排开, </p><p class="ql-block"> 我和云云同住在300号楼1号门,门边那扇熟悉的小窗是云云的暖居。我家在三层,每次下楼玩儿时习惯性的首先钻进云云的小屋,就像进自家门那么随便。虽然屋子不大,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也十分令人羡慕不已。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既没有电脑手机,也没有电视游戏机,到现在我也没搞明白,那时我俩在这间不足十平米的蜗居一玩儿就是半大天,还那么乐此不疲,当时玩儿什么呢?绞尽脑汁怎么也想不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我和云云从小学、中学、直到参加工作我们都是邻居。随着父母离休,我们的父母又搬到同一个干休所。</p> <p class="ql-block">  待我们再次回到北京,云云一点没有变,圆圆的娃娃脸庞,弯弯的月牙笑眼,一说话就面带灿烂的笑容令人依然感到那么亲近舒服非常。有时我们可以在回家的同一辆班车上相遇,继续倾听各自的新闻趣事。</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在七一小学上小学一年级时的照片,衣服上用线缝上自己的名字就像身份证一样注明了我是住校生。那个年代学校规定住校生每周洗一次澡。每当洗完澡后,管理宿舍的老师负责把换洗的衣服集中起来送到学校的洗衣房,专门负责洗衣服的人员用大的滚筒洗衣机一起清洗。就像现在的洗衣店一样,把洗好的衣服整理平整,统一交给宿舍的阿姨管理,待下次洗澡换衣服时阿姨按照衣服上缝的名字发给大家。学校专门有一栋楼供住校生住宿,男生在一层,女生在二层。都是一些家不在大院,或者父母工作很忙,没时间照顾家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十六岁正是花季的年龄我离开了家</p>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岁恢复高考,再次离开了家</p> <p class="ql-block">  从上海四年学习归来,已快步入而立之年。</p><p class="ql-block"> 300号楼的家始终是我在外奔波劳累,归来后最温暖的港湾,这里有难舍的亲情,这里是满心充满阳光的世界。是父母慈爱的伞在这里为女儿撑起一片晴空。</p> <p class="ql-block">海翔、张晓红同住2号门</p><p class="ql-block">海翔、晓红从小都是乖女孩,温柔随和,与世无争,天生的好性格。无论别的孩子怎样把大王,她都能保持自己的谈定自若,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好心境铸就好性格,好性格成就完美人生。海翔成就了她医者仁心的天使之路。晓红成为文革后第一代清华学子。献身国家的海洋事业。</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张晓红有自己一个独立的单间正好在二层楼梯口,所以我们几位发小到她家玩儿特别方便,可以肆无忌惮、尽情欢闹、无拘无束。</p> <p class="ql-block">  文革期间学校停课,我们几位发小就天天聚在晓红家玩儿,打扑克、聊天……经常乐而忘返。</p> <p class="ql-block">晓英和玲玲的家同在3号门</p> <p class="ql-block">  晓英的这张照片当年在公主坟照相馆的橱窗里展示了许久,每当我们路过时总是忍不住多看上几眼。很佩服这张照片的摄影师,无论是角度、光线、聚焦点的选择部位,还是抓拍的时机都那么恰到好处,把我的发小晓英的优秀好学生,少先队中队长的风彩表现的淋漓尽致。那喜人的笑脸,炯炯有神的大眼,透着可人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生年代晓英赢在了起跑线上。</p> <p class="ql-block"> 所以无论晓英走到哪里,中国版图鸡尾位置的地方—新疆,还是回到版图鸡腹的地方—徐州,晓英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许岁月静好安然无恙,祝晓英一生一世幸福安好!</p> <p class="ql-block"> 玲玲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了,最后一次也是分别二十多年后第一次相遇是在甘家口商场。那天是下班后到甘家口路口等班车回家,因为时间还早,就顺便逛逛商场。一进商场大门一个熟悉的柔弱的身影迎面而来,脸容蜡黄憔悴,目光黯淡无神,看了不由得令人担忧。</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家刚搬大院时和玲玲家住上下楼,玲玲妈妈陆阿姨热情好客,经常做好吃的送下来给我们品尝,对我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关心备至。一天下午放学后刚进家门陆阿姨就来了,说是带我去大院的澡堂洗澡。我才得知妈妈住院了。原本各家的卫生间里都有浴缸,每到周末时锅炉房就烧热水供各家洗澡。当时不知为何没有热水了,这还是搬到大院后第一次去大院的洗澡堂洗澡。在幼儿园时都是阿姨给我们洗头,上小学后学校里有理发馆,就在学校住校楼西面的一排平房里,每到周三下午上课时,学校的大喇叭就开始广播:一年级的住校生去理发室洗头。所以住校期间都是理发室的大师傅给我们洗头。直到二年级了我都不会自己洗头。陆阿姨就像妈妈一样手把手教我洗头,耐心温柔,那以后我会自己洗头了。</p><p class="ql-block"> 机缘巧合的是1970年我在太原63军军部与陆阿姨不期而遇了,太喜出望外,陆阿姨还是像以前一样那么热情,大热天抱着西瓜来看我,异地他乡能见到陆阿姨真的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一种回家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玲玲的大哥晨光当时也在63军当兵,相见时就像老大哥一样平易近人。在我们上小学时,玲玲哥已经上中学了,所以在大院时从来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也从来没有见过他在楼前跟其他孩子们玩儿。唯一的印象就是每天早晨看到他在大操场东边的高台阶上独自一人在默默的读书。特别羡慕玲玲能有这么一位好大哥。</p> <p class="ql-block"> 这个位于大操场东边的高台阶就是玲玲大哥每天清晨读书的地方,我们每天放学后都习惯地来到这里爬上爬下,放着下面大路不走,偏偏要小心翼翼惦着脚跟,蹑手蹑脚的沿着台阶上狭窄的墙根往北说笑着一步一挪,走到头是周希汉家的大门口,门前有一个宽宽大大的斜下坡,然后我们可以撒了欢儿的从坡上冲下去,痛快之极。</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在的高台阶</p> <p class="ql-block">晓芸周平住4号门</p><p class="ql-block"> 晓芸从小就比其他孩子看着稳重成熟。聪慧的大脑,睿智绝伦,好像她的人生一切都来得那么圆满,在学校时最突出的特长就是成绩优秀。从小胳膊上始终别着的两道杠少先队中队长的标牌就是她各方面能力的证明。长大了清华学子、部队科技战线精英更加成就了她事业家庭两不误的幸福美满人生。</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中学还没毕业,晓芸就最先离开我们当兵了,当时那种恋恋不舍的分别之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巾帼不让须眉</p><p class="ql-block">红颜更胜儿郎</p> <p class="ql-block">一身戎装</p><p class="ql-block">不负韶华</p> <p class="ql-block"> 晓芸的妹妹晓荃,是我的发小里最贴心的朋友。虽然她是我妹妹的同班同学,但在晓荃四岁时我们就相识了。记得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因为家不在大院,就特别羡慕那些每天下午放学后能搭帮结伙三五成群高高兴兴回家的大院同学,我们住校生只能自找乐趣了。当时学校有三个操场,有一个小操场的东边是幼儿园,幼儿园的院子里的秋千、滑滑梯、转椅……都是我课后消磨时光的乐趣。第一次来到幼儿园玩儿就遇见了晓荃。人常说:最好的缘分,是一次遇见,终生不忘。当时晓荃正一个人坐在秋千上,又瘦又小,看了不禁心生怜惜。她才四岁,父母很忙,把她留在幼儿园。小朋友们都被家长接走了,院子里只剩下她一人。从此我们相识了,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p><p class="ql-block"> 机缘巧合的是家搬到大院后同晓荃家在一栋楼里。有道是:莫愁前路无知己,有缘何处不相逢!盛夏我们一起到莲花池摘桑叶养蚕,一起去东单看戏,一起游泳滑冰……,不知不觉到了我们分手的时候了,我离开北京那天,晓荃一个人跑到车站去送我,当火车开动的那一刻,晓荃哭成了泪人,那令人心痛的感觉至今都无法忘怀。</p><p class="ql-block"> 每逢回京探亲,晓荃总是第一时间来家里看我。我们又可以一起游泳,一起拉琴,一起海阔天空。</p><p class="ql-block"> 晓荃长大了,家庭幸福事业有成,我由衷为她感到骄傲。</p><p class="ql-block"> 真诚的友谊就是这样,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心里、能到永久,即使青丝变成白发也能在心底深深留藏。</p> <p class="ql-block"> 周平是烈士后代,她妈妈李阿姨一个人辛苦的把她们兄妹俩养大。在部队大院里对烈士家属特别照顾,组织上会千方百计在各个方面提供帮助,所以周平是我们发小中第一个当兵走的。也是我们发小中第一个成家立业生子。在我还是单身族时周平的儿子已经满街跑了。</p> <p class="ql-block"> 赵晓红家住5号门,清秀的容貌、甜美的微笑、温柔亲和的性格从小就惹人喜爱。是我们发小中的最秀气的小美女。</p> <p class="ql-block">如花岁月献军营</p><p class="ql-block">青葱四射露华浓</p> <p class="ql-block"> 我和晓红分别后几乎半个世纪没有见面,当我们再相逢时,晓红已是肩膀上扛了两杠四星的一级领导。滔滔不绝的谈吐绘声绘色、生动有趣、扣人心弦,就像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宏篇巨制,一旦倾听便令人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 海燕和晓芸都是五班同学,我家原本是她家,她家搬走后我家才住进来。</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间的是Rosa,比我们小一岁,住我家楼下,<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刚刚搬来大院就和我们玩儿到了一起。记得</span>Rosa刚从十一小学转学时胳膊上带着袖标,转到七一小学后袖标仍然带着,无疑是十一小学的优等生。父母退休后我们又共同居住在同一个干休所。多少年熬出来惜惜相映的友情不惧岁月沧桑世态炎凉。</p> <p class="ql-block"> 大院的大操场是我们从小经常玩儿乐的场所,早晨在这里跑步,一圈就是400米。学骑自行车,没有沟沟坎坎又平坦又安全。操场的四周摆放着各自练兵器械,我们在训练舰艇兵的浪木上行走,动荡状态下两手伸直保持身体平衡,就像在天上飞翔。在训练飞行员转圈的器械上躺着转,立着转直到转晕为止开心无比。操场的东北侧有篮球场,学校经常组织交流活动,请外校运动队的大哥哥姐姐们来校指导我们课后的体育活动。放学后可以经常和大姐姐们一起打篮球,那是最快乐的事了。中央是标准的足球赛场。球门各把南北两边。北京市的中小学生运动会经常在我们院的大操场举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于1984年的海军大院大操场</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大操场</p> <p class="ql-block"> 原来的大礼堂已被拆除,这是在原址又盖起新的礼堂</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题词</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屹立在我们上学放学的路边。</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的黄楼</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的灰楼</p> <p class="ql-block">游泳馆大门</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夏日里我们玩耍纳凉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院的室外露天泳池</p><p class="ql-block">一般标准游泳池长50米,宽21米,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要求宽25米。大院的泳池经常供专业运动员训练使用,自然按照奥运最高标准修建。</p><p class="ql-block"> 游泳是海军子弟从小的最爱。我们当中云云游的最好,一进泳池就像快艇一样,25米宽的池子在水中划动几下转眼就轻松的到了对岸。尽管我紧追不舍,但从来都被甩在后面。即便如此在步入职场后单位的游泳比赛中还拿过第二名的奖励。在单位经常组织游泳活动中,每当同事们用羡慕的眼光赞许我的好水性时,就情不自禁的想起过去和发小们一起在泳池尽兴玩儿耍的欢乐情景……</p> <p class="ql-block"> 大院的室内游泳馆是后来建造的,国家专业游泳队,跳水队的健儿们经常在这里进行训练。这里的十米跳台和泳池的规格都是标准的奥运比赛规格。全军水球比赛曾在这里举行。我的一个同班同学就经常在这里的十米跳台往下扎猛子过瘾,真是从心里佩服她的勇气和胆量。在没有脱单的那个年代游泳成为最酷爱的运动。下班后、周末、节假日的时间经常经常在这里尽兴,成为当时泳馆的常客即便闭馆时间到了,仍可享受畅游无阻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对游泳运动的酷爱还要得益于位于军事博物馆背面的八一湖。当年周围各个部队大院的全体官兵、家属、我们小孩子也不例外都参加了八一湖的挖湖劳动,这也许就是八一湖名称的来历,八一湖便成为当时京城最大的天然“游泳池”。</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学三年级暑期,大院组织去八一湖游泳,我有了第一件妈妈给我买的漂亮的游泳衣,妈妈又委托300号楼4号门的一位阿姨教我学游泳,这位阿姨就是我游泳的启蒙老师。</p><p class="ql-block"> 当时部队根据八一湖的面积按照单位划片管理,司、政、后……各为一个划片区域,岸上各单位自用纬席围个圈便是更衣室。我们自然被分配到海政管理的区域游泳。</p><p class="ql-block"> 自此以后每逢春夏来临,八一湖便成为我们发小们嬉戏游玩儿的乐园。</p><p class="ql-block"> 正巧上中学时,学校就在八一湖西域附近,有时甚至是课间休息我们也要换上泳衣跑到湖水里游上一圈。无论入春还是炎夏八一湖总能看到我们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下班后、休息日、节假日,只要有时间不由自主的就会与家人、朋友一起来八一湖。可能是触景生情,看到清澈明朗的湖水就想起当年和发小们在浑浊不堪杂草丛生的八一湖游泳玩儿耍的快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在颐和园昆明湖划船</p> <p class="ql-block"> 年龄二八,正是碧玉年华,转眼要毕业了,大家纷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要分别了,好像仍然一脸的懵懵懂懂,不知所措。</p> <p class="ql-block">  十六岁的晓红清纯秀丽,就像含苞待放的莲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p> <p class="ql-block">  这是云云、晓红在海军草坨子农场时的照片。身后是她们的宿舍。墙上的标语依稀可见:“五洲震荡风雷激”,左边的一条一定是:“四海翻腾云水怒”。这两条标语在当时那个年代到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摄于1970年海军草坨子农场</p> <p class="ql-block">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p> <p class="ql-block">阳光灿烂,楚楚动人的晓红和云云</p> <p class="ql-block">缘份不是巧合,那是天意,</p><p class="ql-block">友谊沒有模式,只有珍惜!</p><p class="ql-block">没人能留住岁月的脚步,但可以留住美好的记忆。</p><p class="ql-block">珍重友情,感恩相遇!</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都老了,不知不觉便多了一份牵挂。牵挂是人生的缩写,也是一种心灵的释怀。牵挂是人之间最珍贵的情谊,是深深的祝福和默默的祈祷。</p> <p class="ql-block">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p><p class="ql-block">古人云:</p><p class="ql-block">“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p> <p class="ql-block"> 珍惜眼前的人与事,怀着敬畏之心对待自然和这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大小,不在乎彼此距离的远近,不在乎认识时间的长短,而是当你白发苍苍之时,当我步履蹒跚之时,仍能重逢相惜,感恩相知!</p> <p class="ql-block"> 人生太短,我们相聚的时间太少。匆匆来匆匆去,想说的话太多,即便做万千准备,离别在即却忘如何表述。</p> <p class="ql-block">  年少时我们度过的一程青春,年老时我仍想念你们。你们陪我一程风雨,我对你们一生惦记。</p> <p class="ql-block">《贻友人》</p><p class="ql-block">唐·杜牧</p><p class="ql-block">自是东西客,逢人又送人。</p><p class="ql-block">不应相见老,只是别离频。</p><p class="ql-block">度日还知暮,平生未识春。</p><p class="ql-block">倘无迁谷分,归去养天真。</p> <p class="ql-block">  时光带走了我们以往的容颜,却带不走心中那份孩童时建立的纯真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感谢有生之年我们有幸相遇,在一起变老时还能继续一起相聚,一起玩儿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2021.3.22</p><p class="ql-block"><br></p>